“十三五”時期是象山加速寧波南翼崛起的關鍵時期,在區域競爭愈演愈烈和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牢牢把握象山發展的特色優勢和關鍵環節,深入實施“雙突破雙驅動”戰略,突破工業和旅游兩大經濟支柱,強化象山崛起支撐力,突破改革和創新兩大動力源,強化縣域轉型升級驅動力。
全力突破工業經濟。始終把工業強縣擺在全局工作首要地位,整合發展新能源及電力裝備、海洋高技術及生命健康、汽車部件及模具制造、針織服裝及時尚休閑等四大重點產業,突出抓好龍頭企業的引進和培育、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創新聯盟、重大產業創新工程、重點投資項目,推行“產業基金+龍頭企業+配套企業”的產業集群模式。整合優化工業園區,實施“一區多園”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聯動共享機制,形成開發合力。健全“一號工程”推進機制,積極推進工業強鎮(鄉、街道)建設,形成“重點聚焦工業,服務圍繞工業”合力興工濃厚氛圍。
大力突破旅游經濟。以“全域景區化”理念謀劃全縣旅游發展,以休閑度假和體驗為方向,以海洋旅游為龍頭,加快發展影視文化旅游和鄉村休閑旅游,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全面提升旅游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打造象山旅游升級版,培植象山崛起振興新支柱。著力構建海洋旅游經濟圈,以百里黃金海岸帶為主干線,四大旅游區為核心,整合全縣旅游資源,構建覆蓋全縣、輻射象山港和三門灣區域的海洋旅游經濟圈。整合國有旅游企業,做大做強旅游集團公司,推動企業上市,增強旅游開發投資能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強化創業、創新、創投聯合驅動,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構建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基地完整的創新創業平臺體系,加強各類創業平臺與專業園區管理機構或創投機構合作,重點引進科技成果,依托大目灣新城,打造集科創、教育、人才為一體的科技創新核心區。建立產業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資源和智慧,發揮其在招商引資、創業企業不同成長階段,以及成熟企業重大項目投資和并購重組中的作用。深化人才平臺建設,探索建立產業集群人才發展聯盟、產學研技術戰略聯盟和海洋生物科技人才聯盟,提升發展海洋科技創業園區、電子商務人才集聚區等平臺,著力打造“人才洼地”。
實施改革驅動。充分發揮改革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全面推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的縣域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國家海洋資源管理創新試點,突破海洋資源使用權收儲、海島產權分割,健全資源使用權交易出讓機制,規范海域、海島二級交易市場。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引進培育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推進金融保險產品創新,推動小微金融深入發展,構建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整合重組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率。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拓展投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
責任編輯:林依臻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