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理念”把協調發展放在我國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笆濉逼陂g,我市該如何堅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補齊短板、縮小差距,努力推動形成各區域各領域欣欣向榮、全面發展的景象?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寧波一直非常重視協調發展問題,也取得顯著成就,城鄉統籌、文明建設、基層治理等方面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當前,按照五大發展理念要求,我市正在謀劃“十三五”發展藍圖。根據規劃設想,未來一段時期,寧波深化落實協調發展理念,重點是從短板上多著力,加快“四個聯動”,提高協調發展水平。
以打造港口經濟圈為抓手,推動港航灣區聯動發展
建設港口經濟圈,是中央領導對寧波發展提出的重大戰略使命,內涵非常豐富,不僅指“港”方面的建設,更包括港航物流服務等“航”方面的建設。2015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箱超越香港成功躍升世界第4位,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第1位,在“港”方面毫無疑問是大港了,但在“航”方面還有很多文章要做、也大有潛力可挖,下步重點要在推進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適應未來船舶大型化、專業化及多式聯運趨勢,繼續加大深水碼頭建設力度,強化沿海、沿江、滬昆三條大容量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內陸無水港建設,鞏固提高攬貨能力,成為東亞國際中轉中心。二是要依托東部形成航運服務集聚區和甬商所、航交所、海絲指數等平臺,做大做強大宗商品交易、國際航運服務和貿易物流功能,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港航物流服務中心。三是要統籌推進杭州灣、三門灣、象山港三大灣區保護與開發建設,加強灣區基礎設施互聯、海域環境共治、沿海產業提升和灣區新城建設,實現海港、海灣、海島“三海聯動”,打造陸海統籌發展的戰略支點、港產城融合的戰略基地和藍色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以建設寧波都市區為抓手,推動城鄉區域聯動發展
構建寧波都市區,是省委省政府對寧波城市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核心要義就是要從“全市一盤棋”理念出發,統籌區域城鄉資源配置和功能建設,提高寧波引領帶動都市區整體發展升級的極核功能。事實上,從寧波來看,城鄉統籌方面一直做的是比較好的,下步,更多的是要在增強區域發展聯動和中心城區極核功能上做文章。一是要交通先行,抓緊謀劃建設寧波與舟山、臺州、紹興、嘉興等周邊城市的城際交通,形成以寧波為中心的都市區“一小時”交通圈格局,通過交通聯系增強寧波對周邊城市的經濟聯系和帶動。二是要區域聯動,實施“中強、東優、西拓、北提升、南統籌”的區域發展戰略,特別是要理順新材料科技城、梅山新區、空港新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等重大功能區與轄管行政區的關系,讓功能區真正發揮開發建設的主體作用。三是要提升品質,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統籌城鄉、全力推進高效城市、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設,提高城市整體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水平,建設集約高效、綠色智慧、和諧宜居的品質魅力都市。
以構建產業新體系為抓手,推動二三產業聯動發展
產業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每個城市產業發展邏輯起點不同,發展路徑和方向也不盡相同。寧波改革開放30年來,依托開放和港口帶動,走的是出口導向型和臨港布局型的發展路子,形成了以重化工業和塊狀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這種路徑為寧波經濟快速騰飛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全球產業分工布局、技術變革和市場結構的調整,這種產業結構到了不得不加快調整的階段,亟需構建新的產業體系。一是把握好路徑,不能一味地強調制造業或強調服務業,也不能一味的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而是要把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引領產業、制造業和服務業聯動起來發展,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二是把握好領域,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和綠色化的產業發展規律和趨勢,集中資源、全力打造綠色石化、新材料、高端裝備、節能環保、信息經濟、時尚消費、港航物流、金融、健康、旅游十大千億級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需要正確理解的是,這十大產業既有制造業態、也包含服務業態,是一個融合發展的概念。三是把握好布局,既要整合提升傳統產業平臺的存量空間,提高土地產出,打造先進制造集聚區;也要高水平建設一批產業集聚區,引導大產業項目落戶,打造全省有代表性、國內有影響力的產業大平臺;還要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形成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樣板。
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抓手,推動“兩個文明”聯動發展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最能代表一個城市的軟實力、競爭力和吸引力,沒有人文氣質的城市是不能長久繁榮的。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姆渡、天一閣、大運河等響徹世界,浙東文化、史前文化、青瓷文化、商幫文化、藏書文化底蘊深厚,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因此,寧波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僅要把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好,還要與現代城市建設相結合,把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好,讓文化復興、煥發新顏、發揮作用、提升價值。一是繼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心寧波·尚德甬城”社會風尚,弘揚“誠信、務實、開放、創新”寧波精神,共建全域現代文明之城。二是讓群眾獲得更多文化滿足,繼續建設一批公共文化設施,繁榮創造一批文化精品,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書香港城建設,提高全民文化素養。三是保護傳承復興歷史文脈,塑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展豐富國際人文交流,以東亞文化之都為載體,建設國際人文名城。
責任編輯:陳 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