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沒有維生素,豬就不能長成養豬行業希望的那樣。在本專欄的文章中,我們將對維生素的一般知識加以補充——存在哪些維生素?哪種維生素是豬不可或缺的?如何利用維生素配制日糧?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1-0017-03
許多年來,維生素營養得到深入了解,并已成為綜合研究的主題。這已經產生了可以確保家畜能夠獲得發揮其在健康、生長和飼料轉化率方面遺傳潛力機會的有價值的手段。維生素不僅可以顯著提高生產收益和動物福利,它們還在減少動物養殖和食品生產中的碳排放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正常情況下,維生素通過日糧的預混料添加到飼料配方中,同時通常按每噸成品配合料加25 kg的水平添加。某一特定維生素估測的添加量可能為每噸成品飼料5 g~ 50 g,維生素和預混料生產者、配合料生產者和自行混料的養殖者必須小心地控制好混合擴散和飼料生產的均勻度。
維生素,也曾被稱為“重要的胺類”,從缺乏癥狀明顯(這些都有大量的文獻記載)的低限度逐步增加到與動物生產性能相關呈曲線關系的中等范疇,其在動物飼料中具有一系列活性。隨后,維生素添加水平會到達很高的上限,此時維生素的作用集中在特殊用途,如促進免疫應答,或改善肉質性狀。
在制訂全價料配方時,行業采用的是上述的中等水平。圖1給出了根據斷奶后仔豬預期生長速度計算出的維生素總體攝入水平的示意圖。應該避免添加到極端攝入量,但還要出于經濟需要考慮選擇正確的最佳水平以使生產利潤最大化。
1 維生素的定義和功能
首先介紹關于維生素功能的一些基本概念。維生素是動物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活性物質,其可用于仔豬、生長或肥育豬、母豬和公豬。維生素有2個基本特性:
● 每種維生素的日需求量非常小,通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計。
● 維生素是一類有機化合物,因此在化學特性方面與微量礦物質不同。
維生素具有催化功能:它們可以促進其他營養物質的合成和降解,因此在機體代謝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通常是維持最佳健康狀況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的,如生長、機體發育和繁殖。大多數維生素不能在動物體內合成,它們必須從飼料中攝取。
表1給出了動物營養所需的重要維生素及各自基本功能的大致描述。可以看出,這些化合物會影響動物的總體生長、飼料效率和健康狀況;換言之,它們會對動物的總體生產性能和利潤產生深遠的影響。
2 豬的維生素缺乏癥狀
維生素缺乏癥經常可在豬場中見到。癥狀可能是由于生物素缺乏造成的嚴重壞死(圖2),母豬因維生素C缺乏造成肚臍出血,以及由于泛酸缺乏引起的八字腿(圖3)。
造成維生素缺乏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尤其是采食量不足(由于管理原因),這與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密不可分。飼料中存在維生素拮抗劑也是原因之一。混合錯誤和配制不合理是主要問題。由于慢性或急性疾病造成的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礙也是重要原因。
3 維生素需求
某一特定維生素的需求量變化很大,并受到許多維生素彼此之間存在的正向或負向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不能孤立地考慮維生素,更應作為一個整體方案進行考量。例如,脂溶性維生素必須以正確的比例飼喂,因為它們都會競爭腸道的吸收。水溶性維生素還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量)中間代謝的調節劑,缺乏任何一種都會增加對其他維生素的需要。
圖4展示了維生素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其結果是在飼料中很難達到對個別維生素的特定需求水平。從該示意圖可以看出,表1中列出的維生素中,幾乎所有維生素均能夠通過三羧酸循環對能量代謝以及通過控制氨基酸庫對蛋白沉積和瘦肉組織生長產生交互的作用。
4 影響
維生素應用在成品飼料中的添加量相對較少,但該組分在成品料中的作用是會對生長、飼料轉化效率、食欲和繁殖過程有重要的影響。一些維生素還對胴體質量具有顯著影響。在商用營養中的實際價值非常像一個“可流動的盛宴”,因為遺傳進展會不斷改變維生素的生理功效,且進一步的研究會給出新的見解。DSM公司估計,由于生豬遺傳的持續改變,維生素的總體需求每年可能會有1 %的變化。
隨著持續的選育和飼料轉化率的不斷提高,采食量本身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減少。因此,需要重新修訂維生素的實際飼用濃度,以維持每頭動物的日采食量。另外,在最佳飼養密度下和在集約化飼養條件下的大群體飼養時,還存在現代動物生產方法學效應。這可能會誘發家畜的慢性應激反應,從而影響維生素的需求和飼料中的濃度。
給生產者和農場管理者的建議是:他們應該知道這些問題和關系,并了解其對動物和農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