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中歐的文明古國
立陶宛地處歐洲地理中心,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接拉脫維亞,東鄰自俄羅斯,西南靠波蘭,并與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隔波羅的海與北歐三國相望。立陶宛文明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在距今約12,000年的舊石器時代,在今立陶宛境內已有人類居住活動。
立陶宛是歐洲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湖泊2,833個。立陶宛唯一的港口城市克萊佩達市也是波羅的海東岸唯一的不凍港,與世界上200多個港口有水路聯系,擁有先進的鐵路輪渡通向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立陶宛加工的琥珀工藝精細,造型精美,久負盛名。
日漸頻繁的雙邊活動交流
依托雄厚的科技產業基礎,立陶宛每年也會舉辦一系列貿易展會,包括生命科學、食品、旅游、紡織等行業展。其中,生命科學領域的展覽會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除了當地展商,主要國際展商來自亞洲和海灣國家。此外,由于立陶宛有著在歐洲范圍內也毫不遜色的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因此,每年,立陶宛也會針對海外國家舉辦教育展,介紹當地高等學府的教育資源。
大使非常認可展會對相關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她說,2013年,立陶宛展團參加美國圣迭戈的一個手機產業展并設立了一個國家展位,在展后即收獲了美方兩千萬美元的訂單。
立陶宛的文化與體育產業也非常發達。大使認為,國家之間文化交流與商業合作必須同時并行。近年來,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的文化、體育交流也更加頻繁。文化領域,今年,立陶宛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歌劇團等來華表演的活動非常豐富。此外,還有攝影展、兒童現代舞等活動。體育方面,立陶宛是籃球強國,跟中國之間有著開展籃球友誼賽的優良傳統。此外,立陶宛有終年積雪的山谷,一些中國奧運選手亦前往訓練。
通過會展活動了解中國企業需求
作為地處北歐與中歐的經濟發達國家,立陶宛也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是歐盟成員國中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過去十年中,立陶宛的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發實力提高了20%以上,每兩年一屆的立陶宛生命科學周活動吸引了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各國領先企業的參與。
IT領域也是立陶宛的強勢產業。立陶宛全國共有54個IT研發中心。在今年5月份舉行的第四屆(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期間,立陶宛科學,創新及技術署和立陶宛教育科學部及立陶宛駐華大使館聯合主辦了立陶宛主題日活動,主題為“立陶宛的開放型研發——我們的能力成就您的企業實力”。參會代表來自立陶宛各地的知名大學,展出成果涵蓋未來食品技術、智能和可持續城市發展、激光及照明設施、生命科學等數個行業。立陶宛國內新科技平臺“開放型研發”網絡作為一個新推出的合作平臺,涵蓋14所立陶宛大學,13個公共研究機構以及10個科技園。基于自身高水平的研發智力潛能、基礎設施和資源,成員機構為商業和社會問題提供以科學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大使表示,雖然這是第一次參加京交會,但立陶宛方面做了非常積極的準備工作,以期更好地了解潛在的中國合作伙伴的商業需求,并以優秀的立陶宛科技資源幫助這些企業取得更好的發展。
悠久的民俗文化
作為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也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風光秀麗,歷史遺跡比比皆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是該國最大的城市和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歷史、文化、經濟中心。維爾紐斯城堡和廣場,維爾紐斯大學的校園,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歷史建筑、圣安妮教堂,林立的哥特式建筑,無不顯示著立陶宛深厚的歷史人文氣息。而十五世紀建成的特拉凱城堡里則同時展示著史前文物以及從克里米亞帶到立陶宛的卡拉特的十七八世紀應用藝術的佳作,映射出昔日立陶宛大公的生活場景。歷史和現代,在立陶宛交融得如此自然。
浸潤于悠久的文化,立陶宛人民還創造了豐富的民俗活動。每年9月16-18日,立陶宛民俗節在維爾紐斯舉辦。立陶宛國內知名的手工藝人、美食制作者都會齊聚一堂,各地人民載歌載舞,氣氛熱烈。在這里,賓客們可以鑒賞手工藝品、各地美食以及精細的菜譜。大使透露,雖然立陶宛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但與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相比,對中國游客而言仍相對陌生。因此,今后一段時間,立陶宛將在中國展開以社交媒體為重點的推廣活動,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前去體驗這個“清潔、純凈、聰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