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注意保護陽氣。因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上主要是護肝。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護肝要從心情著手,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
春季陽氣開始生發,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香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可以多喝花茶、玫瑰花等,以幫助驅散一整個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氣和邪氣。同時芬芳的香味和天然的營養物質,又能夠促進調節血氣和陽氣。
“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春捂”是說春季氣溫剛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而且氣溫變化又大,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