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中的各種有機廢棄物經發酵后,可在蚯蚓消化系統蛋白酶、脂防酶、纖維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轉化為易于其自身或其他生物利用的營養物質,經排泄后成為蚯蚓糞。因此,蚯蚓糞從本質上講是大自然的產物。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自然界除了蚯蚓糞粒之外沒有沃土,蚯蚓能夠將樹葉、秸稈等轉化為優質有機肥,是一種高效“生物發生器”,500 g品種優良的蚯蚓種苗每年可消耗掉3畝左右的秸稈,生產約600 kg蚯蚓糞和近百斤蚯蚓鮮體。另外,蚯蚓具有“土地凈化器”功能,能夠消除農藥殘留,還可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具體而言,蚯蚓糞有如下作用,生產中應大力提倡果園養殖蚯蚓(或堅持施用蚯蚓糞)。
1)養分全面。蚯蚓糞不僅含有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而且含有鐵、錳、鋅、銅、鎂等多種中微量元素和18種氨基酸,有機質和腐植質含量達到30%左右。更可貴的是,蚯蚓糞中還含有拮抗微生物和未知的植物生長素,這些都是任何化學肥料、有機肥或微生物肥無法同時具備的。
2)富含微生物菌群。我國的果園由于長期單施化肥和大量使用農藥,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有益微生物含量逐年下降。蚯蚓糞中微生物含量在1億儋左右,還含有至少兩種拮抗微生物。這些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后,能夠迅速抑制有害菌繁殖,減少土傳病害發生,同時增加植株根部的固氮、解鉀、解磷能力。研究表明,大量微生物的代謝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使土壤養分更易于被吸收,并產生土壤肥力形成和發育的生物能,提高土壤在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能量轉換的動力,保護土壤生態。
3)富含有機質。蚯蚓糞所形成的有機質易溶于土壤,易被果樹吸收,可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保肥力,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增強土壤吸收養分和儲存養分的能力,從源頭上解決化肥施用次數多、數量大、易流失、利用率低等問題。據國內相關研究機構研究,施用1 kg蚯蚓糞等同于施用10 kg農家肥。
4)富含腐殖酸。蚯蚓糞中腐殖酸的含量在21%-40%之間,并且含有多種消化酶和能夠中和土壤酸堿度的菌體物質,可提高土壤中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從而增強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結構,平衡土壤酸堿度,最終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有機質經蚯蚓消化后產生的腐植酸,不同于一般有機肥中的腐植酸,因為蚯蚓把許多有機營養成分有規律地消化混合使其轉變為簡單、易溶于水的物質,作物可輕而易舉地攝取,這是施用其他有機肥料無法達到的效果。
5)抗旱保肥。在蚯蚓糞中特有而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奇特的理化性質的共同作用下,作物抗旱能力提高,化肥用量減少,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樹勢健壯。
6)抗重茬。蚯蚓糞與其他化學肥料混合使用,肥效長久;蚯蚓糞對植物、人畜無害,還可以增強植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抑制植物土傳病害發生。多年試驗結果表明,連續養殖蚯蚓的果園,即使重茬栽植果樹,也可保證樹體生長良好。
7)改善果實品質。蚯蚓糞同時具有生物肥、生物有機肥、有機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菌肥、微肥的特點,但又不是這些肥料的簡單組合,而是蚯蚓億萬年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最適合植物生長的組合。堅持長期養殖蚯蚓(或施用蚯蚓糞),在提高果實內在品質、恢復果品自然風味方面效果突出。
8)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蚯蚓糞可使黏土疏松,使沙土聚集;可促進土壤空氣流通,加速微生物繁殖,有利于植物吸收土壤養分;可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防止土壤流失;能吸著鹽基成分起交換作用,防止過量施用化肥帶來的危害;能分解土壤中的礦物質,供作物利用。經蚯蚓消化后的有機質顆粒細小,表面積比消化前提高100倍以上,能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土壤與空氣接觸,從根本上解決土壤板結問題。
陰暗潮濕正是腐木性真菌繁衍的必要條件。真菌的繁殖使有機物質如樹葉、草木等廢物中的單糖、纖維素、木質素等營養物質分解出來,給蚯蚓帶來豐富的營養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