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意義
將大櫻桃產業作為優化陜西綏德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優先選項,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考慮。
1.1大櫻桃是高品質、高附加值的黃金種植業大櫻桃在國際市場被稱為“鉆石水果”,其胡蘿卜素含量是蘋果的2.7倍,維生素C含量超過蘋果和柑橘,鐵含量在水果中居首位,是所有果品中比較效益最高的一個。在國內市場,大櫻桃的平均售價是蘋果的4倍,畝收益在蘋果的3倍以上。設施栽培的早熟大櫻桃效益更高。大櫻桃無大小年結果現象,而且其果實、根、枝、葉、核還有藥用價值。在陜西綏德發展晚熟大櫻桃,將可能成為該縣繼核桃、蘋果、紅棗之后一個新的產業板塊。
陜西銅川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銅川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大櫻桃,現有栽培面積3萬畝,掛果面積1.4萬畝,年產量1.2萬t,產值超過3.6億元,占全市農林牧漁業年增加值的18.5%(2012年數據),而所用土地面積僅為全市常用耕地的3%。銅川新區陳家坪村共有村民2 715人,有耕地5 000畝,大櫻桃栽培面積4 500畝,掛果面積4 000畝,2013年大櫻桃純收入9 010萬元,全村人均大櫻桃收入3.3萬元。該村村民陳軍平,全家6口人,承包了6畝地,過去種糧食,秋麥兩料收入10 800元,除去成本,純收入6 000元左右。現在改種大櫻桃,年收入26萬元。除了大櫻桃銷售的直接收入,村里每年還有一二百人被新疆、云南、陜西寶雞等地高薪聘請去做技術指導。
由此可見,大櫻桃作為富民產業,的確有著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明顯優勢。陜西綏德大櫻桃若能發展到10萬畝,每年即可為當地農民創收10億-13億元。
1.2大櫻桃是涵養水土、富有生態效益的綠色產業
大櫻桃種植能實現經濟林與生態林的統一。大櫻桃對土壤和氣候適應性很強,栽培管理簡單易行(比如不用疏花疏果),成本較低;大櫻桃果實發育期短,從開花到成熟僅需30-60天,其間打藥很少,容易生產綠色果品;大櫻桃樹冠開張,根系發達,具有涵養水土、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據專業機構對山東煙臺市福山區8個鄉鎮土壤樣品的分析,經過長期種植管理的大櫻桃產區,土壤養分含量顯著增加,有機質含量增加65.36個百分點,全磷含量增加93.21個百分點,堿解氮含量增加128.4個百分點。綜上,在陜西綏德規模化種植大櫻桃,對于防風固沙、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除了直接的生態效益,大櫻桃種植形成的大面積景觀林還能帶動觀光農業、生態體驗旅游業的發展。
1.3大櫻桃是具有市場發展空間的朝陽產業大櫻桃除可即時鮮食外,采用氣調設備還可貯藏數月,調節市場供應;大櫻桃可加工成罐頭、櫻桃酒、櫻桃汁、櫻桃醋、櫻桃脯、櫻桃醬、櫻桃干等20余種產品,產業鏈條長。據專家測算,我國大櫻桃(甜櫻桃)供需平衡的栽培面積為300萬畝,小櫻桃(酸櫻桃)為100萬畝,目前全國大櫻桃栽培面積150萬畝,酸櫻桃尚無規模化種植。陜西包括小櫻桃在內,栽培面積總共只有30多萬畝,遠期發展空間很大。
據有關數據顯示,全國目前人均大櫻桃消費量不到歐美平均水平的1/10。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還將為大櫻桃產業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2.可行性分析
經對陜西綏德的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綜合分析,以及對現有成功栽培實例的調查,筆者認為在陜西綏德發展大櫻桃具有可行性,理由如下。
2.1綏德具有適合大櫻桃生長的自然條件大櫻桃適宜比較涼爽干燥的氣候,一年中要求日平均氣溫10℃以上的天數達到150-200天;需要年日照時數1 600-1 700小時以上。年降雨量500-900 mm的地區都適合栽培大櫻桃,但這并不意味降水量少的地方不能栽培,像美國華盛頓州的雅基瑪和韋納奇大櫻桃產區,年降水量不足250 mm,因為有灌溉條件,照樣能生產出高產優質的大櫻桃。大櫻桃對土壤比較敏感,適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透氣性好、保水性強的沙壤中種植。
陜西綏德為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具備大櫻桃生長的各項自然條件——年平均降雨量486 mm,年均溫9.7℃,無霜期165天。一年中最熱的是7月,當月平均氣溫24℃;最冷的是1月,當月平均氣溫7.5℃。氣溫年較差31.5℃。年極端最高氣溫38.4℃,年極端最低氣溫-25.4℃。一年中日平均氣溫10℃以上的天數在180天以上。一般年份4月中旬晚霜結束,大櫻桃開花時間在4月末到5月初,比西安地區晚20多天,此時已避過晚霜,不易受凍。綏德海拔607.8-1 287 m,年總輻射量(光量)為132.49 kcal/cm2,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等有機物積累,大櫻桃品質好。
綏德的降雨量近年明顯增加,雖不及陜西關中地區,但由于雨熱同季,加之地表與地下水相對充足,完全能夠滿足大櫻桃生長對水分的需要。土壤為黃綿土,土質疏松,透氣性和儲水性良好,適合大櫻桃生長發育。
2.2陜北北部已有大櫻桃成功栽培的實例陜西安塞縣沿河灣鎮方塔村的7戶村民,在該縣科技局的支持下,2006年栽培山地大櫻桃(7個品種)15畝,90%的苗木一次成活。2012年為掛果第2年,還沒進入盛果期,平均畝收入就超過2萬元。最大的一株樹單株產量40 kg,賣了2 400多元。由于品質好,售價沒下過60元/kg,且不用到市場去賣,都是游客在園子里自采自摘賣完的。當地群眾看到大櫻桃是個金餑餑,2012年又新栽了60畝,全村30多戶全都加入了大櫻桃生產行列。
方塔村的事例說明了以下三個事實:第一,陜北北部能栽活大櫻桃,冬天凍不死,開花能結果。原陜西省山川秀美辦公室主任周萬龍在家鄉靖邊紅墩界種了4株大櫻桃,5年樹齡,樹圍30 cm,樹冠大,開花繁,說明大櫻桃在榆林北部越冬也沒有問題。綏德縣崔家灣核桃園2013年秋種400株大櫻桃,成活率90%以上,現在樹干粗5 cm左右,今年就可掛果。創新林果園區2015年春在生土上種了1 000株大櫻桃,成活率85%以上,干粗3 cm左右,預計2017年可掛果。第二,陜北大櫻桃不僅能高產,而且因晝夜溫差大,果實品質好。第三,安塞大櫻桃4月下旬開花,6月10日左右成熟,比西安地區晚上市20多天,而且在氣調庫條件下,可貯存4個多月。這說明在綏德發展晚熟大櫻桃,實現錯峰上市有現實條件。
2.3支持大櫻桃產業發展的各種生產要素具備 綏德發展大櫻桃產業的兩個核心問題有充分保證:首先是土地。陜西綏德農耕地面積153萬畝,其中水地4.9萬畝、壩地3.6萬畝、梯田51.7萬畝(含寬幅梯田)、坡耕地92.8萬畝,發展大櫻桃產業有充足的土地。其次是技術。陜西大櫻桃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在苗木培育、整形修剪、花果管理、防凍防蟲等方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除了農業院校專家、主產區農技干部,還成長起一批農民技術員,聘用這些技術人才提供技術服務,對果農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可解決綏德發展大櫻桃產業對技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