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年生產實踐和所聞所見,筆者深感水肥一體化技術好處多多——不但可以給樹體高效補水,速效、準時、可控地提供全面養分,而且不破環土壤團粒結構,不損傷根系,同時還能與土壤覆蓋技術完美結合。特別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無論是簡易水肥一體化,還是現代化設施化的水肥一體化,應用于包括果樹在內,凡栽植成行的作物(蔬菜、玉米、花卉、中草藥)上均有提高產量、提升品質的顯著效果。以下,筆者就親眼所見或自己用過的水肥一體化方法(經驗)作以歸納和總結,供農友們參考。
1)淺坑瓢灌法。筆者2006年在甘肅省甘谷縣指導當地果業生產,親見該縣康家坪村民在每年蘋果開花后,家家戶戶習慣性地給自家果樹刨坑用瓢澆灌尿素液,這個村的蘋果比別村的蘋果不但要多賣錢,而且早早就會被客商訂購。筆者分析,這是一種最為簡易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其肥效因為正好發揮在落花后10天左右——蘋果樹的養分臨界期,使得果實細胞分裂數多,幼果高樁整齊。從這一做法可以看出,水肥一體化能夠準時為作物供肥。
2)隨灌溉水給肥法。在灌區,早有先撒肥再澆水的做法,但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撒下的肥料往往被沖刷到地勢相對低的地方聚集起來,造成地勢高的地方無肥而地勢低的地方發生肥害。如今水溶肥已得到廣泛應用。這種肥料遇水即溶,不會出現聚積成害的不良后果,但生產中還是提倡再次稀釋。做法是將溶肥罐放在進水口較高處,用軟管吸出自流,進水前讓流出的肥液滴答在一塊磚石上,將肥液打散,均勻入水。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水肥一體化的給肥量具有很好的可控性。
3)液體施肥槍給肥法。干旱半干旱果區,液體施肥槍是實現水肥一體化的好幫手?,F在的施肥槍品類很多,有的產品開關還是電子版的。肥量具有很好的可控性。陜西旬邑縣唐家村的唐行軍還加工過雙頭施肥槍。
就筆者的應用經驗,這類產品的整體質量還有待提高,特別是鋼材的質量;出水孔有三四個就合適,入土深度25-35 cm就行。有工廠曾把槍身做成透明的,以方便掌握施肥量,其實這個并不是農戶關注的重點。農用器械價格合適、堅固耐用是最重要的,憑經驗掌握肥量不是什么難事。
目前流行的施肥槍開關多不理想,應設計成手捏即開、手放不關的。使用過程中要長時間手捏開關,實在是很累人的事情。筆者碰到這個問題,不得已左手拿一楔子,出水時用楔子卡住開關不讓其回彈,關閉時再拔掉開關。有人干脆用細繩將開關扎死,廢掉開關功能,操作時拔出土和人土時間很短,影響不大。
應特別注意肥料的選擇。肥料選擇不好或過濾不嚴,對施肥設備或零件(如活塞、螺桿泵、逆止閥以及一些開關)會有很大的損傷。一般稀釋濃度純元素以0.5%為宜,商品肥在5%上下加減。為充分發揮水肥一體化中水的功效,肥水溶液寧稀勿濃。常規水溶肥以1%加減,每次每畝保證1 000kg水。若施肥對象長勢不佳,寧可增加施肥次數,也不要單次加大濃度。
以果樹為例,施肥前先計算每株樹每個窩所需的注肥時間,方法是:拿1個可裝10 kg水的容器,用施肥槍在正常運轉狀態下給容器內注水(為模擬施肥槍在地下的工作環境,可在槍頭上套個小布袋),看注夠10 kg水所需時間。若用時1分鐘,說明注1kg水大概需要6秒。1畝園60株樹,共需要注入1 000 kg水,每株樹16 kg水,8個施肥窩,每個窩要2 kg水,需時12秒,整株樹大概需時100秒。算好后即可開始工作,水完樹完,沒有浪費。
如果用雙槍,最安全的辦法是把手動開關臨時用細繩扎緊,避免兩人同時關槍,壓力驟然增大,引起輸水管破裂。一般要求輸水管最少能承受4個壓力。
用單槍,藥泵一般調到2個壓;用雙槍,調到3個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