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葉片的正面是一層角質層,起保護作用,不易透水但能透光;角質層下面是柵欄組織,多在葉片向陽一面含較多的葉綠素,排列緊密顏色較深;柵欄組織下面是海綿組織,多在葉片背光一面,葉綠索較少,排列疏松呈海綿狀;最下面一層是氣孔,由半月形保護細胞構成,能夠根據水分供給狀況而開大開小或閉合,是空氣和水分進出的門戶,也是調節氣溫的機關。氣溫高氣孔關閉,減少蒸騰,氣溫正常氣孔打開。由于氣孔活動頻繁,結構疏松,抵抗力相對薄弱,常是病蟲侵害的首選對象。像早期落葉病中的褐斑病和斑點落葉病,以及炭疸葉枯病等都是先從葉片背部侵入危害的。
生產中我們注意到,同一時間、同樣的藥,給同一果園噴,有的人噴了有作用,有的人噴了沒效果。這大多是因為噴藥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靶標(病蟲活動區)。噴藥如同步槍打靶,子彈要打在靶上才算有效。就拿防治早期落葉病來說,果農站在樹體外圍噴藥,由于葉片正面不透水,稍噴就見水往下流,誤以為已經噴到位,其實葉片背面根本沒有藥液,故而病菌依舊活著,起不到防治效果。正確的噴藥方法是葉片正面噴濕后,鉆到樹下,噴頭朝上噴濕葉片背面,這樣病菌活動區(靶標)都附著了藥液,病菌就無處躲藏了。
(李有法 044107山西省臨猗縣北辛鄉
王申欣 豐蘋果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