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原北京農業大學李維炯教授應邀去日本學習EM技術,回國后即在北京郊區的蔬菜田做了一系列試驗,只用EM稀釋液噴灑或澆灌黃瓜、番茄、洋白菜等,證實EM確有增產作用。
同樣的,用EM菌液拌飼料喂肉雞,不僅比對照增產,而且試驗雞舍不臭。經檢測,雞舍中的氨氣、硫化氫等臭氣濃度大大降低,基本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1994年8月23日,由來自新華社、共青團中央、國家外專局、國家環保局、相關省(地縣)、北京農大等單位領導和技術人員組成的中國生態農業考察團,去日本對EM技術進行了實地考察。1994年11月,新華社國內部原主編馬成廣先生在《半月談》雜志上以《生態農業的新話題:關于EM》為題,報道了中國生態農業考察團赴日考察EM技術應用情況,并提到我們正在進行的有關試驗和取得的初步成果,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就這樣,我們走上了研究推 廣EM的道路,也堅定了發展中國生態農業的信念。
1 EM日本考察所見
在日本,中國生態農業考察團參觀了一些使用EM菌液的種植和養殖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1個葉腋處長4個小黃瓜、拳頭大的獼猴桃、非常疏松的牛蒡地等。日本的水稻田較多,我們看到沒有用EM技術的已經大片倒伏,而用EM技術的稻苗茁壯。
令人感到意外的還有,使用EM技術可以減少農田雜草、蟲害。秋季在田中噴灑EM菌液,讓雜草種子提前萌發,然后耕地,將雜草深埋,來年春季沒有了雜草種子,田里的草自然就會減少或消失,隨之一些害蟲也就消失了,而那些有益的昆蟲,如蚯蚓等反而明顯增多了。由于不需要很多的農藥和化肥,農產品的品質自然就能提高。我們現場品嘗了用EM技術生產的水果、蔬菜,不但品相好,而且味道好。
真正令我們震撼的是EM卓越的除臭 作用。8月下旬,我們參觀地區的最高氣溫是38 ℃,1個有3層樓高的巨大的牛糞堆居然沒有臭味,也沒有蒼蠅。當我們在悄悄尋找原因的時候,發現有個工人手持一種特殊的噴灑設備插入牛糞堆,正在向牛糞中噴加 EM稀釋液。我們還參觀了幾處養豬場、養牛場,凡用EM稀釋液飲水、噴灑場地的都沒有臭味和蒼蠅。
眾所周知,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農業。當時,我國的生態農業正處在積極研究和發展階段,非常渴求能用于生態農業建設方面的新產品和新技術。EM技術在增產、土壤改良、環境保護、提高農產品質量等方面的作用,對于搞生態農業的人來說,毫無疑問太有吸引力了,因而受到廣泛重視和歡迎,成為生態農業新話題。
2 對EM技術的應用探索
日本考察歸來,我們便開始了EM技術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試驗與探索。各項試驗數據均表明,EM技術應用于生態農業效果顯著。
上世紀90年代,我們曾參加了在日本、泰國、德國、法國、南非、朝鮮、新西蘭等國舉行的國際EM技術研討會,并進行了實地考察,在種植業、養殖業和環境凈化方面,使用者對EM技術的試驗結論和效果評價是驚人的一致。
總結起來,EM的顯著功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產效果明顯而且穩定。20多年來,我們親自參與或指導的,涉及全國各省、市、地區的幾乎所有農作物、林果、蔬菜,凡使用EM技術的,增產幅度一般不會低于15%,有的高達50%以上。在養殖業上使用,畜禽死亡率降低,肉蛋奶產量提高,品質改善。
2)改良土壤。長期以來,由于過量地、不合理地使用化肥,農田土壤板結,結構破壞,為維持產量不得不繼續增加化肥用量,形成惡性循環。改良土壤的有效舉措就是使用有機肥、農家肥,主體是畜禽糞便。由于畜禽糞便惡臭而被棄置不用,農村大量的秸稈因收集困難腐熟不易而到處堆放甚至就地燒掉,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采用EM技術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既使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又減少了環境污染,增加了作物產量,改良了土壤結構,可謂一舉多得。
3)改善環境。除制作堆肥外,EM在畜禽養殖場、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焚燒)廠、污水處理廠、廁所、糞堆、臭水坑以及養魚池等的除臭和水質凈化方面功效顯著,可使惡臭氣味顯著降低,達到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的二級甚至一級標準;能使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減少15%~25%,能使養魚池的水質達到適合魚蝦健康生長的水平。
4)改善產品品質。用EM技術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不僅色澤好、口感好、耐貯存、貨架壽命長,而且無污染、無殘留,食用安全性好。經農業部綠色食品檢測中心檢測,農產品和畜禽產品的品質都可以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準。
3 EM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EM技術進入中國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支持的,也有懷疑甚至反對的。幸運的是,我們的導師辛德惠院士自始至終支持我們的試驗研究工作,并為我們出版的《EM技術應用與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6年)和《EM技術應用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作序,序言中明確指出:“通過試驗研究,弄清其作用機理,規范其有效使用方法,進行逐步推廣應用,并創造出中國的EM技術,必將在我國高產、優質、低耗、高效農業發展,凈化環境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做出難以估量的貢獻”。
根據辛先生的這一指導思想,在當時日本的EM沒能在中國取得生產許可的情況下,我們開始研制“中國的EM技術”。我們在微生態學理論指導下,參照EM制作思想與原理,結合我國實際,經過千百次反復試驗,制定了我們自己的菌種組成和相應生產工藝,并于2002年獲得農業部生產批準,定名為CHEM(即中國的EM,現在的晟微微生物菌劑)。
10多年來的試驗研究與應用推廣實踐證明,CHEM在種植業、養殖業和環境保護方面做出了不小貢獻。比如,在陜西榆林地區大棗裂腐病的防治,河北玉米和小麥綠色噸糧田建設、有機韭菜開發,河南孟州地區地黃(懷參)重茬障礙的消除,深圳大運會期間深圳灣海灘除臭、垃圾場除臭及污水處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效果。
尤其是近年來,西部果友聯盟用晟微微生物菌劑對蚯蚓糞便進行發酵制作成功了優質“益恩木微生物復合菌劑”和“益恩木生物有機肥”。從生態農業的角度來看,這應該是“絕配”。蚯蚓利用秸稈等農業廢棄物以及生活垃圾生產蛋白質和富含營養的蚯蚓糞,意科樂復合菌劑能去除垃圾的臭味、減少蚊蠅滋生并使蚯蚓繁殖率大大提高。蚯蚓糞再接種晟微微生物菌劑堆制發酵成高品質生物有機肥,用于果樹和其他農作物生產,真正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持續應用“益恩木微生物復合菌劑”和“益恩木生物有機肥”不僅可使果樹高產優質,而且能夠改良土壤,防止果園土壤退化,對實現土壤可持續利用有著積極意義。
4 幾點說明
1)安全性。目前西部果友聯盟推廣的EM微生物環境改良劑(農業種植專用型),以及用于生產“益恩木微生物復合菌劑”、“益恩木生物有機肥”的晟微菌劑,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都是無毒無害的安全產品,多年來在種植業、養殖業(包括水產養殖)和環保方面應用,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對人畜無害,也不產生污染。只要按照使用說明操作,沒有任何問題。但這兩種菌液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受雜菌感染而變質,在高溫條件下更是如此。所以一定要在常溫下密閉保存。天氣熱的時候,菌體活躍會產氣,注意放氣后應立即擰緊瓶蓋。液體倒出部分后,液體表面可能有白色菌膜產生,沒有關系,只要產品能聞到酸味,就沒變質。一旦發臭變黑,那就不能再使用了。
2)使用效果。應用微生物菌肥,有的人感覺明顯,有的人感覺不明顯。一般來講,在濃度合適的情況下,噴灑次數多比少好;天氣溫暖、土壤濕潤條件下噴灑比天氣炎熱、土壤干燥條件下好;使用時間長比短好;“益恩木微生物復合菌劑”、“益恩木生物有機肥”和EM微生物環境改良劑(農業種植專用型)噴灑、根施相結合,配合優質有機肥效果最好。
3)噴灑濃度。由于EM微生物環境改良劑(農業種植專用型)和晟微菌劑都是pH值3.5~3.8的酸性液體,噴灑時稀釋倍數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避免濃度過大對作物造成酸害,尤其是在幼苗期和盛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