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花腐病近幾年在陜西產區大面積發生,危害逐年加重,對當年產量和果品質量影響很大,應引起重視。
1 發生情況
獼猴桃花腐病屬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獼猴桃的花蕾和花,其次危害幼果和葉片,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還可造成小果和畸形果。該病在獼猴桃主產區有不同程度發生,一直以來未對生產造成過大影響,所以沒有引起果農重視。但是近幾年,該病卻在陜西獼猴桃產區大面積發生,危害日益加重,特別是2015年春季發病特別嚴重。據我們調查,獼猴桃花腐病2012年發生率為12%,2013年為46.6%,2014年為37%,2015年達到61%,發病較重的品種有紅陽和徐香,其次為秦美和海沃德。病害發生后好多花蕾未開放就脫落,特別是雄株發病導致大量雄花脫落,不能完成授粉,嚴重影響當年產量。
2 受害癥狀
發病初期,感病花蕾和萼片出現褐色凹陷斑,后花瓣變為橘黃色,花開時變為褐色,并開始腐爛,很快脫落。受害輕時,花雖能開放,但花藥和花絲變褐或變黑后腐爛;受害嚴重時,花蕾不能開放,花萼變褐,花絲變褐腐爛,花蕾脫落。病菌入侵子房后會引起大量落蕾、落花,偶爾能發育成小果的,多為畸形果。受害葉片出現褐色斑點,逐漸擴大,導致整葉腐爛。
3 發病原因
1)果園郁閉。獼猴桃夏季修剪不扎實,抹芽、打尖、疏枝不到位,留枝過多,枝條纏繞,葉幕層厚,造成果園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再加上灌水降雨過多,給病菌繁殖創造了條件。
2)樹體衰弱。樹齡大、負載量大、修剪管理不到位、肥水跟不上,造成樹體衰弱,抗逆性降低,為病菌侵染創造了條件。
3)雨水過多。現蕾期由于降雨或澆水,造成濕度過大,也為病菌繁殖創造了條件。
4)重蟲輕病。獼猴桃病蟲害較少,近年困擾生產的病蟲害主要是潰瘍病、小薪甲,果農對花腐病的危害認識不足,防治上也不是很積極,導致該病大發生。
4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措施。加強果園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增施有機肥,合理負載,增強樹勢;合理整形修剪,樹形培養以單主干多主枝或單主干雙主蔓為主,生長季節及時抹芽、疏枝、摘心,特別是摘心要及時扎實,避免多主干上架、留枝過多、枝蔓纏繞;雨季及時排除果園積水,特別是春季多雨時節注意做好田間濕度控制;秋冬季節徹底清園,降低病原基數。
2)化學防治措施。秋季落葉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對全園徹底噴霧1次;春季氣溫回升后,再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對全園噴霧1次。對發病嚴重的果園,萌芽到花前可選用1 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2~3次。也可用杜邦可殺得叁仟1 500~2 000倍液或杜邦阿砣2 000倍液或20%腐霉利800倍液或拜耳安泰生800倍液噴霧2~3次。
對有發病史的果園,在生長季節或多雨時節藥劑預防1~2次,所用藥劑與治療用藥相同。也可結合潰瘍病的防治一并噴藥預防。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