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藝術是人類的精神產品,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歡的藝術形式之一,歌唱者作為美的傳播者,將它以舞臺表演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因此,歌唱時,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歌唱者表演的成敗,本文總結了歌唱者可能出現的幾種臨場心態,并從心理學的角度重點闡述了怎樣培養一個良好的心態,希望有益于歌唱者積累舞臺經驗,更好地表現藝術。
[關鍵詞]歌唱者;控制緊張;心理狀態;心理平衡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8-0074-03
我們知道,歌唱是由人的呼吸、發聲共鳴、吐字咬字、聽覺等共同參與下的多動作的組合,所有這些運動是受人的高神經系統控制并將它們協調起來的。同時它又與心理是緊密聯系互相作用的整體。它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進行的。心理又總是對歌唱發生著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因此,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取得歌唱成功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聲樂教學論的組成部分中,歌唱心理學是缺一不可的。歌唱者正確的心理狀態是導致歌唱者修養是否提高的必備因素。
一、歌唱心理狀態淺析
眾所周知,再優秀的歌唱者,都是通過后天的勤奮學習成長而來。在學習當中,老師起到了關鍵作用。分析且掌握歌唱心理狀態是一個歌唱者歌唱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最離不開老師的培養。老師不僅要傳授歌唱技巧,還要訓練學生的的歌唱狀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歌唱時心理健康的最佳狀態。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過程。
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每個歌唱者,個性特征的存在極為寶貴,也是歌唱魅力的源泉,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個特點,就會讓其歌唱心理狀態失衡。若真是如此,那勢必會讓老師痛心疾首。通過借鑒前輩們的歌唱生涯和自身的親歷實踐,越發覺得老師的悉心培養是一個歌唱者是否成功的奠基石。
熱情與興趣是學習藝術的最基本原則、端正的學習態度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歌唱更是如此。尤其是歌唱這樣的表情藝術,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不自信、愉快,那勢必是唱不好的。成功的先決條件是行為。
身體和精神是阻礙歌唱學習的兩大敵人。它倆恰恰又是完全由心理來支配的。身體的敵人是僵硬的緊張,聲音失去控制。只有克服精神上的恐懼才能克服身體上的僵硬。緊張和恐懼是我們取得成功的天敵。
緊張和恐懼是依靠心理支配的神經質的行為。有時,淺且不適當的呼吸,猶豫不定和口吃不穩的肌肉控制,跑調等,都可能引起緊張和恐懼,造成心理狀態的不平衡。很多人太害羞,以至于太拘謹只唱聲不唱情。如果這些習慣不能克服,就不可能擁有真正的進步。這些人必須首先學會有忘我的精神狀態,想把歌唱好,就得把頭腦發熱轉換為熱情。當歌唱者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理平衡,克服了緊張和恐懼,建立起平靜、淡定、不慌不忙、自然的行為準則時,他就能克服精神上的敵人。
此外,能夠多參加一些藝術活動,如:合唱、獨唱、朗誦等活動,都有利于克服歌唱中的緊張和恐懼的心理狀態。
二、如何把握好在舞臺實踐中歌唱的心理平衡
一個優秀的歌唱者必然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態。
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總是失衡的,把這樣的狀態帶到舞臺上是極為不利的。例如,有的歌唱者在臺底下唱得很棒,一上臺就失常發揮;有的歌唱者太想表現自己,反而出力不討好;還有一種就是目中無人,不與觀眾交流,姿態高高在上,結果也只是差強人意。
歌唱心理狀態平衡是需要具備堅韌的內心的,不被外界干擾,不為他人所動,把握好自己的情緒。歌唱藝術需要每個人發揮出自己的個性特點,而這個特質是絕不會被重復的,正如觀眾賞花一樣,萬花叢中,杜鵑有它的綺麗多姿,芙蓉有它的雍容華貴,蘭花有它的質樸高雅……誰都有征服觀眾的特質,沒有絕對的可比性。
用這個例子來分析,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大家重視歌唱心理問題,從而更好地分析、培養、把握自己,最終戰勝自己。
綜上所述,萬萬不可輕視心理狀態在歌唱中的作用。不要被只要有副好嗓子,再運用好正確的發聲方法就可成功,這一片面的觀念所誤導。正確的發聲方法雖然重要,但是它做不到完全替代歌唱,更不能解決歌唱中的所有問題。
三、歌唱緊張的心理狀態分析
心理狀態緊張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1.在表演或走臺時忽然忘詞或者歌詞混淆。這種情況是由壓力大造成心理緊張,從而使大腦忽然空白一片造成的。更有甚者還可能出現讓演出尷尬中斷的局面。在我們周圍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情況發生,不夸張地說,幾乎每一個登臺演出的人都有過此類經歷,像多明戈這樣的大音樂家也未能幸免。 2.臉紅、心跳加速、手腳冒汗乃至大汗淋漓。緊張會導致人體血液循環增速,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出現臉紅、心跳加速,手腳冒汗等現象,這些狀況的產生都和心理緊張有關,若太過于緊張,則會導致表演失控,平時歌唱得再穩定,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 3.上臺前必須要去一趟洗手間。這不少人都存在這樣的狀況,也是臨場緊張的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 4. 歌唱時聲音發抖,嘴唇發抖。當緊張到了非常強烈的程度時,就會無法控制唇部肌肉,出現嘴唇不自覺地抖動,這種抖動會導致音準差、喉頭不穩等一系列問題,最終使演唱者不能發出有效的聲音,當然也就不能很好地表達聲樂作品。
5.上課時不敢看老師。有些學生由于接受能力較差,學習進度慢,會課質量不理想,導致害怕上課,怕因唱得不好遭到老師批評,所以上課時不敢正視老師的目光。像這樣存在課堂心理緊張的學生不在少數,課堂學習的效率自然也不是很高。 6.沒有領會老師要求,做不到甚至背道而馳。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似乎對老師的話充耳不聞,老師提的要求一點也達不到,甚至有時越要求做得越相反,這是不符合常理的,這種狀況也是由心理緊張造成的。
四、緊張心理狀態產生的原因
1技術和個性心理方面
以聲音為載體來表現音樂的就是聲音藝術,沒有聲音,音樂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聲音訓練乃是重中之重。大多老師都愿意通過花大量時間在發聲訓練上來雕琢學生的聲音,讓學生音域寬闊,音色豐富,從量變到質變,最終獲得近乎完美的歌唱效果。盡管如此重視聲音訓練,但問題或多或少都存在。如:呼吸不正確、力量不恰當、狀態太緊張……這些問題都會成為演唱時的絆腳石,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使思想不能完全集中在演唱的歌曲中。這種不良心理對歌唱狀態的干擾是不言而喻的。
與生俱來的性格特征每個人都有。現代心理學把人的氣質基本分為四種: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膽汁質 這類人豪爽熱情,精力充沛,但容易沖動,脾氣易躁,屬外向性格。這種類型的歌唱者較適合歌唱,因為他的熱情很快能進入演唱狀態,且適應環境力強,不會太過于緊張。多血質 此類人是天生的歌唱演員,因為他能很快接受新鮮事物,且工作效率高、適應能力強,對自己的事業既有高度靈活性又懷著濃厚的興趣,。黏液質 此類人沉穩安靜、堅強耐忍,神經過程均衡,但不夠靈活,反應較遲鈍。能較好地控制沖動,屬內向性格。但不大適合做演員,因為演唱狀態不興奮。抑郁質 此類人多數羞澀呆板,經受不住太大的精神緊張。雖然情感體驗很豐富,但易受挫,再加上情緒化,便會因一點小事而緊張。
2生理和環境變化方面
從聲樂藝術角度講,聲音既是物理的,也是生理的。我們經常把身體比作“管樂器”進行聲音訓練。由于是人的肌肉組成的管樂器,便會不可避免地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比如休息不好導致肌肉疲勞,肌肉乏力就不能持久地支持聲音,這樣都會造成演唱時的心理緊張。另外,在感冒發燒時,由于炎癥的影響,聲帶會充血、發炎、腫脹等,這些生理改變必然導致聲音變化,演唱者狀態不佳,也會造成演唱時的心理緊張。還有,我們都知道腹部肌肉是歌唱活動中的關鍵,歌唱活動自始至終都需要它積極且強有力的支撐,而女士在經期,小腹脹痛,影響了腹肌的正常運動,此種生理原因很可能成為演唱者的心理障礙,從而影響歌唱活動的正常進行。
舞臺和平時練聲的琴房及家里差別太大。最直觀的就是空間擴大了,這樣會使人的心理產生微妙的變化,會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歌唱的音量是否能駕馭得了大空間,這種懷疑便會導致心理緊張。再加上舞臺下面觀眾居多,人多便使溫度上升,這也可能造成演唱者生理上的不適,還有強烈的舞臺燈光和音響的震動,都會使演員的生理產生種種不適,最終導致緊張,演出失敗。總之,歌唱緊張的心理研究是極為復雜的認知、實踐過程,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總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能幫助我們頭腦靈活地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以開闊的視野指導日常教學和科研,為提高教學效率,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供幫助。
結語
我們只有先從理論上認識歌唱者心理狀態的重要性,才能較好地把握心理變化,創造出歌唱時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科學地保證聲樂教學與表演的完整,從而培養出合格的聲樂人才。只要演唱者有充足的自信心、正確的發聲方法、積極的歌唱態度和對歌曲情感的豐富表達,就能擺脫緊張的情緒,使演唱得以圓滿。[BW(S(S,,)][BW)]
[參 考 文 獻]
[1]王巖淑.歌唱心理狀態淺析[J].藝術教育,2010(01):78.
[2]鄒長海.歌唱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3]趙梅伯.歌唱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4]王曉玲.心理素質的培養在聲樂學習與實踐中的作用[J]. 新課程學習, 2010(08) .
[5]鄒本初.歌唱學[M].北京: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6]周小燕.聲樂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1997.
[8]王冬梅.試論歌唱活動中歌唱者的心理狀態[J].教育探索,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