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幼兒鋼琴教學的實踐,從基本教學能力,演奏示范能力,再學習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四個方面,簡單探究了現代幼兒鋼琴教師應具備的專業基本素質和可提高方向。
[關鍵詞]幼兒鋼琴教師;幼兒鋼琴教學;專業基本素質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7-0028-02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和文化的發展,藝術教育成為了每個家庭越來越重視的一項投資,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接受藝術教育,器樂學習中首屈一指的便是鋼琴了。而傳統的鋼琴教學只強調手指上的訓練,日復一日地練習,時間一長,勢必會讓學生失去彈琴的樂趣。當技術上的難度一點點加大而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時,學生對鋼琴的厭倦感便會達到一個最高值,家長們也認為學習鋼琴好像很難,我們并不想成為鋼琴家,便輕易地放棄了這門樂器的學習。這就是現今中國鋼琴基礎教學中的常態,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最終并不能熱愛音樂、熱愛鋼琴,是不是就違背了我們進行鋼琴教學的初衷呢?
那么我們就簡單地來研究一下,作為現代鋼琴教育的從業人員,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專業素質?
一、基本教學的能力
“教學”,簡單地說,就是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兩個方面。鋼琴課堂上的教學往往不會有固定的教案和教法,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教學計劃都儲存在教師的腦袋里,也就是說,鋼琴課堂上的教學完全是依靠教師個人的學識和受教育程度的。因此,教師所具備的才能會全方位地影響著所教授的學生。尤其是針對幼兒學生的鋼琴學習,作為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他們長期學習的興趣。
(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生動的語言、以講故事的形式來直觀地描繪出比較刻板的樂理知識和相對抽象的音樂旋律,用貼近幼兒生活和思想的具體形象,來進行五線譜上的學習。這樣生動的講解也會吸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他們對新知識和新內容的印象。
(二)幼兒時期是訓練固定音準形成的最佳時期,在鋼琴的學習中一定要跟著鋼琴的音高開口唱。唱譜時并不單單只將音高唱出來,而是要融入正確的奏法和表情記號。如連和斷、強和弱、歡快和優美,這些都可以通過歌唱將其展現出來。準確的歌唱之后再進行彈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幼兒在正規的上課時,很難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或是教學本身上。如果有坐不住的狀況,這時可以帶他站起來,結合音樂的節拍和節奏,運用身體上下來做一些簡單的律動。拍拍手、拍拍肩、跺跺腳,這樣游戲似的教法既增加了鋼琴學習的趣味性,也可以將節拍感和節奏感的培養融入其中。
鋼琴的教授,不能過度強調學習的進度,也不再僅僅是手指靈活度的練習和跑動速度的提高,而是對節奏感、旋律感乃至整個音樂感覺全方位地培養。長期學習,對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是不容易的。對于幼兒的學習,教師更要給予充分的耐心和鼓勵。當幼兒鋼琴課程的學習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時,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進步。
二、演奏示范的能力
鋼琴課堂中,最直觀地教學方式莫過于教師的演奏示范了。跳音、連線和強弱、優美活潑這些音樂術語和表情記號,單靠口述來描繪這些單詞,幼兒學生很難快速感悟到音樂的樣貌,但是通過教師正確地示范,學生便能一點一點地模仿出來。不斷地“聆聽——模仿——彈奏”這樣的循壞會加深幼兒學生腦海中對標準聲音的確立。
不僅如此,由于市面上可購買的CD或是DVD多為標準速度的示范,幼兒學生很難具備那樣快速流暢的反應能力。因此,教師還可以錄下適合學生個人的慢速版音頻或視頻,讓他們課下練習時可以跟著教師的演奏,來進行同步的練習。這在幼兒剛接觸音樂學習的鋼琴啟蒙階段,會起到非常好的輔助練習的效果。教師的演奏示范中,恰當的音色、準確的奏法,甚至彈奏的姿態,都會深深烙印在學生的記憶中。
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演奏質量和演奏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也要繼續在演奏上有所追求,萬不可在從事教學之后,就不再練琴和進行演奏上的鉆研。
三、再學習的能力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必須具備自我提高的心態和再學習的能力。尤其是作為鋼琴教師,不斷地學習才會在教學實踐中,展現出更多的視角,給予學生更多的音樂知識和內容。
(一)教授的方法,有多少位教師,就有多少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參加一些正規組織舉辦的教學和教研活動,了解更多關于鋼琴基礎教學的最新動態,從中學習到其他教師身上不一樣的豐富經驗,也給教師們提供了互相交流、促進發展的平臺和機會。
(二)教材的選擇與更新,“小湯”、“大湯”和“拜爾”這樣傳統的教材是不是真的不可替代、非用不可?有沒有一些具有新理念、新教法的啟蒙教材也許更適合現代的幼兒學生?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教材來進行一些系統的分析與研究,將它們分門別類,梳理出每本教材各自的特點和優點來進行借鑒,將這些自如地融入在自己的教學計劃中。
(三)音樂欣賞方面,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會更加的豐富。多去聽大師的演奏和現場的音樂會,有益于在教學中反饋給學生一些新的音樂感悟或是不一樣的音樂處理方式。幼兒學生雖然年齡[JP2]小,但對于音樂的形象和感受卻有著自己思維中獨到的見解。多帶領這些幼兒學生走進音樂廳觀看演奏家們的現場演出,能夠激發他們學習鋼琴的興趣和更加認真練習的動力。
四、溝通交流的能力
幼兒的鋼琴課堂中,往往需要家長的陪同,這樣也有助于家長課下對自己孩子的輔導與陪練。因此,教學中就不單單只是對學生的教學工作了,向家長傳達正確的音樂教育觀、音樂學習觀,也是作為音樂藝術教育者尤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一位家長非常重視考級,重視教材的進度,單純地用曲目量來衡量學習的成果,那么這些錯誤的認識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的孩子。這便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與家長勤溝通、多交流,及時了解家長們的想法,逐漸地將一些正確的音樂認識灌輸給他們,避免學生在學習中走彎路、走錯路。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現代幼兒鋼琴教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我們還有許多可以做的,也相信現代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的鋼琴教師們可以為學生做到更多。因為熱愛音樂,我們選擇了鋼琴。因為熱愛學生,我們選擇了教學。希望在幼兒長期的鋼琴學習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和家長,不被學習鋼琴的困難嚇倒,體會到學有所成的快樂和自豪感。借用一位琴童母親的話,“也許爸爸媽媽不會陪你一輩子,但是我們希望用鋼琴和音樂來代替我們,伴隨你的一生,成為你最忠心的伙伴。”
[參考文獻]
[1]馬 曄.“音樂是兒童生活中的靈魂”——陳鶴琴兒童音樂教育思想略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3(02).
[2]徐錦艷.尋找兒童鋼琴教學中技術與興趣的平衡點[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01).
[3]徐榕潔.兒童鋼琴教師的職業素質及培養途徑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5.
[4]陳倫旺.論鋼琴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樂器,2002(07).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