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文化在當前的城市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并且發揮出了越來越突出的作用。本文就針對當前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聲樂文化價值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討論,希望對后期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城市發展;聲樂;文化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7-0088-02
城市聲樂文化屬于一種廣泛意義上的現代城市聲樂文化及現象,包含了多方面聲樂內容的專業、高雅、流行、業余、大眾等特點的音樂創作表演,同時也涵蓋了社會導向性以及教育和市場性運作新形式,并由此形成一種強烈的社會效應,進而推動城市文化、政治、經濟以及社會變革和民族凝聚力等多方面內容的全面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發展更為快速,相應的我國音樂教育也得到了明顯的進步,但同時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對聲樂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等方面內容的挖掘還遠遠不夠,這也成為了當代聲樂教學中的一大缺憾。因此,加強對城市發展中聲樂文化價值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聲樂藝術高度融于大眾文化
在聲樂藝術發展進程中,不但實現了向大眾文化的有效滲入,同時也成功囊括了大眾文化的特征。
1現代性
依據現階段的工業化生產模式,聲樂藝術對藝術成果進行了科學高效的復制,實現了影響范圍的有效擴大。
2商業性
結合當前先進的市場運作模式,對聲樂藝術進行有效的包裝和推廣,將聲樂藝術轉化為具體的文化產品,借助市場化的手段成功的推廣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
3娛樂性
聲樂藝術所提供出的多樣化娛樂產品,有效地滿足了人們大眾的審美需求,由此也賦予了聲樂藝術一獨特的休閑文化功能。
4世俗性
在聲樂藝術的長期發展中,與大眾文化產生了一種天然的對話關系,其存在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的藝術文化需求。
5時效性
借助現代化的傳媒、網絡、平面媒體以及影視等多項手段,實現了聲樂文化成果的全面推廣,有效地滿足了人們即時文化消費需求。
在聲樂藝術同大眾文化成功實現了相融合之后,煥發出了巨大的活力與生機,也使得傳統的大眾文化消費模式也到了有效的改變,進而促使人們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聲樂藝術自始至終都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所以,聲樂藝術向大眾文化的融合也是一歷史必然。在聲樂藝術的創作環節,不管是歌唱家還是曲作者,都屬于相對獨立的創作個體,也無法對自己的藝術作品在藝術審美、文化價值等方面中的廣適性進行準確的定位,也無法確定所創作的藝術作品能否得到認可和接納,這一系列的限制性因素也直接決定了創作者需要同社會大眾的不斷信息互動反饋的過程中,來獲得相應的藝術作品價值定位,從而更好地進行藝術作品的創作調整和變通,也只有借助這樣一種途徑才能促使作品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會。
二、聲樂是一種文學與音樂高度融合的藝術形式
聲樂藝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突出的特征,即文學特征。文字細致描繪的準確性和指向性同音樂語言的神似性和概括性,通過聲樂藝術實現了完美地結合,由此也促使人們自身對于情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語言和音樂的有效整合也賦予了聲樂更高層次的文化意義和價值,給人們的情感表達提供了一個更為自由開放的空間。在聲樂藝術的呈現過程中,借助音樂旋律的烘托,使得語言文字的張力得到完美的詮釋,人類的情感也通過文學性的描繪中得到了有效的表達。
關于存在于聲樂藝術中的音樂與文字兩者之間的關系,在聲樂這一集合了文字和音樂高度結合的復雜綜合體中,單純的音樂也被文字賦予了更多準確而具體的內容,所呈現出的也是人類情感起伏變化的細致過程。當文字遇到了難以言傳的表達瓶頸時,通常音樂的表達也會轉變為相應的細膩而含蓄的表達形式,由此對于情感的表達,音樂的優勢就得到了凸顯,而文字一般都存在著一定的間息性特點,而音樂的表達所體現的卻是一種持續性特點,因此,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表演家會相應的更多借助生動的表現力,從而帶給受眾更多的心靈震撼。
在聲樂藝術作品中,由文字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內涵與時代印記同音樂本身所要傳達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內涵以及同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和觀眾在娛樂、審美等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文化傳遞等多個過程都有著緊密的關聯,也正是在這樣一種聲樂作品的傳播和推廣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歸根結底,這也是由于聲樂藝術自身所具備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優勢所決定的。
三、聲樂藝術對于人創造性思維的成功塑造
聲樂藝術,在以往都是側重于對人審美與美育功能的培養,而在新時期的研究過程中表明,聲樂藝術對于人能力的培養還涵蓋了創造性思維的塑造。
聲樂藝術對于人創造性思維的塑造主要表現在了以下兩個個方面:
1.聯覺與通感
聯覺指的就是人體各感官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也就是在一種感官的刺激下而觸發另一感覺的現象。聯覺與通感兩者的最大不同就是:聯覺屬于一心理學范疇的概念。
在聲樂藝術中,借助人的自身生理機能完成了對于聲音、音質以及音色的自主學習,在藝術作品的賞析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審美感受,通過味覺的感受來對聽覺進行理解,雖然看似矛盾但卻取得了極為準確的實際效果,這便是聯覺通感的作用,也就是通過人體對多元感覺能力的調動來增加對新鮮事物的感知。
聯覺與通感也逐漸成為了人們認識過程中的一項獨有能力和表現形式。也正是由于在聲樂藝術中通感的立體呈現,才能夠將觀眾引入到一具體的藝術氛圍中,使其充分感受到審美過程中所帶來的精神愉悅。
對于聯覺的營造與運用,聲樂藝術有效地突破了語言的局限,實現了藝術作品情感表達效果的有效提升。從而使得在同音樂語言的結合過程中,成功的突破了人們所思維定勢的限制,加深了人們的審美理解,并促使藝術作品的表達效果得到了有效地深化。
2.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同步建立
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看似是完全矛盾對立的,而實則卻是辨證統一的。
邏輯思維是對事物理性認識的直接體現。首先,在聲樂作品的歌詞內容方面,如果其蘊含了較高的文學性、思想性和哲理性,相應的作品邏輯思維性也就越強;其次,在聲樂作品的旋律創作上,如果作品結構越嚴謹、音樂語言越豐富、布局越巧妙,相應的音樂語言的內在邏輯性也就越強。因此,可以說,邏輯性思維在聲樂藝術的包括文字、語言、音樂等各個方面都有涉及。
對于非邏輯思維而言,其主要指的就是人們的直覺和想象,在聲樂作品的創作、表演以及欣賞等各個環節,直覺和想象也作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對于聲樂藝術作品的感知和感受,都是通過直覺來獲取的。特別是在在藝術欣賞環節,直覺占據的比重更大。
總之,聲樂藝術作為人類智慧的一大創作性成果,并且在文化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這一成果也出現了不斷的延續和發展。聲樂藝術的創作性通過自身系統的不斷完善,也使得藝術、時間以及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聯系的更為緊密,成功拉近了藝術同創作者的距離,并促使人在同外界的交互過程中,成功激發起了更大的創作力和潛質。也正是由于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高度辨證統一,使得聲樂藝術在人思維能力塑造中發揮出了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
四、結 語
由于受到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影響,聲樂藝術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具有多元化特點和深層文化價值的藝術形式,在城市發展中聲樂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相信隨著后期研究的不斷深入,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文化價值也必定會得到更有效的挖掘,從而發揮出更加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 宏. 城市發展中聲樂文化生態與傳播[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夏曉晨. 聲樂文化價值的淺析與探求[D].南京藝術學院,2010.
[3]姚小蘭. 試論當今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9.
[4]王旭麗. 中國現代民族聲樂的文化特征及價值[D].南京藝術學院,2007.
[5]楊立軍. 中國民族聲樂文化價值的多維度解讀[J].藝術研究,2014(02):40-41.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