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高校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服務地方相結合體現出了地方高校(包括獨立學院)辦學特色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辦學中體現社會服務職能的有效手段。獨立學院音樂專業(聲樂專業、鋼琴專業、器樂專業等)學生能力培養主要通過學生在第一課堂獲取專業知識,第二、第三課堂與第一課堂相結合的形式服務于當地社會,通過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來體現地方高校(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與辦學效果。
[關鍵詞]地方高校; 獨立學院; 地方經濟; 服務社會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1-0044-02
地方高校的音樂專業是培養音樂文化傳播者的基地,是向社會各層次輸送一定數量的音樂人才,滿足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把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服務地方緊密相結合,其實際意義在于學生在第一課堂學習的專業知識通過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的社會化得到實踐與發展;以社會大環境的需要通過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為市區、城鎮、農村地方性、區域性的音樂教育和文化發展、為企業、事業單位的文化建設輸送大批合格、專業對口、優秀的音樂人才。是高校(獨立學院)服務地方,突出自己辦學特色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校(獨立學院)展示自己高校教學質量的有效辦法。而加強地方高校(獨立學院)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服務地方社會經濟二者也是相輔相成,把高校(獨立學院)的教學與地方社會經濟相結合,形成地方高校(獨立學院)有特色的教育文化產業鏈,不僅可以向地方社會提供有質量保證的高素質音樂專業人才,也可以緩解地方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還可以促進和提高各地方高校的教學質量。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社會化的具體形式,論述如下。
一、科研服務——與地方文化部門合作
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服務地方社會相結合中一個主要的形式就是與當地文化部門合作。以皖江學院音樂專業學生為例。皖江學院音樂專業主要包括聲樂專業、鋼琴專業、舞蹈專業、器樂專業、作曲專業、指揮專業這六大類。蕪湖當地的文化部門主要包括蕪湖市文化局(各區、縣)、蕪湖市文化館(各區、縣)、蕪湖市少年宮(各區、縣)、蕪湖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高校(獨立學院)與文化部門結合,可以建立專門研究蕪湖(四區四縣)音樂文化研究中心或蕪湖音樂文化研究所。地方高校(獨立學院)的首要任務在于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與蕪湖當地文化部門建立合作關系,讓地方高校(獨立學院)學生可以參與到既有高校的教師也有蕪湖文化部門相關人員參與的音樂課題研究或是與音樂文化相關的采風等活動中。學生可以在音樂研究課題中了解、參與整理、挖掘、研究蕪湖當地的傳統音樂文化,如蕪湖的地方戲或地方戲的傳承或演變、宗教音樂、民俗音樂、民歌等傳統音樂形式,并對蕪湖當地本土的傳統音樂文化進行“保護”(發掘、整理、編輯、出版等),“保存、傳承、發展”蕪湖本土傳統音樂文化遺產,不僅可以保存大量珍貴的傳統音樂文化資源,作為研究我國傳統民族民間音樂的資料文獻,并且為本地區的學生及后人提供演奏、演唱、表演創作的范本,讓傳統民族民間音樂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傳承和發展。地方高校(獨立學院)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地方文化部門的科研研究,在課題中發揮自身在第一課堂所學習的音樂專業基礎知識,與第二、第三課堂的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發揮與完善自身的學習價值。作為地方高校(獨立學院)的音樂工作者與學習者,為了真正落實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應把蕪湖本地的傳統音樂的理論研究、傳唱傳播、創作創新、演出推廣等作為文化實體,強化其學術的科研價值,做到在交流中建設發展,在建設發展中交流,并循序漸進地培養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這對提升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演出服務——與本地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合作
地方高校(獨立學院)音樂專業的學生參加校外的演出是鍛煉學生自身專業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也是學生拓展第二、第三課堂的(實踐性教學)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學以致用、專業實踐、服務社會的直接的有效的方式。與蕪湖本地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務主要包含政府部門、外企單位、國企單位、部隊、媒體等合作的傳統節日、單位慶典、開業宣傳、主題紀念等多方面演出。與蕪湖本地企、事業單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務是音樂專業學生利用節假日或課余時間與所需要演出服務的單位協作,是有組織地創造、編排各類符合協作單位的主題和符合大眾審美的節目。這類演出服務,既可以是個人實踐性的演出,也可以是多人和團體實踐性的演出;可以是有償演出服務也可以是無償演出服務。這類合作演出,既能豐富地方企、事業單位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欣賞力,促進地方精神文明建設,又可以讓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在演出的實踐基礎上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學生不僅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專業能力,而且又在實踐中打造地方高校(獨立學院)的高校“品牌”,取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在音樂專業學生拓展第二、第三課堂時,地方高校管理人員或是帶隊教師需要注意在學生校外演出實踐的過程中,必須有專業的老師負責與管理學生的人身安全,要有組織、有質量地開展對外實踐活動。每次實踐演出或實踐活動結束后應請合作單位簽寫反饋書,以便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并在今后的實際教學和排練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努力達到社會和高校(獨立學院)對音樂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實現了高校(獨立學院)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最終要求。
三、教育服務——與地方教育系統合作
地方高校(獨立學院)音樂專業辦學服務于地方社會的教育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基礎教育服務、成人教育服務、校企聯合培養人才[1]。簡而言之,地方高校需要為地方教育系統培養出具有扎實音樂基本功、能服務于地方基礎性教育的音樂老師和音樂人才。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基礎教育服務亦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務的核心。地方高校為地方基礎教育即中小學培養合格的音樂教師和音樂人才,所以,地方基礎教育一般通過校與校之間音樂教師的基本功比賽、校內的演出活動、實習教育學習等多方面途徑培養中小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自身的再學習、再教育的教學能力。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服務比基礎教育服務的目的與要求更高、更全面,培養的是為高中或大、中專院校或是高等院校培養高素質音樂人才。由于音樂專業的特殊性,地方高校對專業學生的通過各高校內部或是全國高校之間的“音樂專業基本功比賽”,以各高校不同教研室或是以各個年級或班級為單位舉行一個月一次的匯報演出或是以藝術周為活動整體的演出,通過這些舞臺實踐和組織活動的演出的方式來檢驗和促進學生在第一課堂學習的成果,這也是加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最基本的途徑。此外,在組織演出活動的過程中,也能提高自身的創編能力和組織能力,提高其團隊合作的能力,對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直接的效果。學生還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的學習來測試自己是否完全掌握了音樂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否具有在實踐教學中完整地學會基本的組織教學、駕馭課堂和評價課程的能力。上述的綜合素質能力為高校學生(獨立院校)今后站穩講臺,服務于地方教育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精神文明服務——與地方政府部門合作的農村、社區
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我們的高等院校,高校通過自身特殊的條件與職能,對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設都發揮著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音樂專業的特殊性,使其在高校校園文化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設中也起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服務地方精神文明建設,地方高校的學生實踐能力也要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高校(獨立學院)在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積極的將地方性特色的音樂納入到教學研究中,通過第一課堂邀請或是定期聘請對地方性傳統音樂或特色音樂的文化傳承人或是名家(如安徽黃梅戲、安徽廬劇、安徽儺戲、鳳陽花鼓、淮南花鼓燈等)來課堂為同學們講授專門音樂知識,在通過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實踐活動中,教師帶隊讓學生到農村、鄉間采風,實地通過現場錄音或是記錄民間藝人或文化傳承人的口述音樂內容或是影像資料,將地方音樂文化通過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教授給學生。有了地方性音樂文化特色基礎,學校通過假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等多種利于精神文明建設時間途徑進社區、進鄉村,服務社區和“三農”,積極地為新農村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貢獻教育的力量。
地方高校(獨立學院)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高等院校的音樂辦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軟實力。高等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強弱也反映出地方高校的的辦學水平和教育師資水平。實踐表明,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與區域、與行業的關系將日漸密切,地方高校(獨立學院)必須融入到地方社會、服務于地方社會或是大的社會環境,才有更廣闊的教育發展空間。但是在地方高校(獨立學院)培養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過程中,會出現瓶頸和困難,也會對地方高校和地方社會各自帶來有利和有弊的一面,這也體現了現代教育中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的有機統一。
[參 考 文 獻]
[1]楊建明,崔冬雪.論充分發揮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6(02):105.
[2][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官瑞娜,李 峰.關于地方高校服務社會職能的探討[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12):60.
[4]周應佳.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與探索[J].襄樊學院學報,2009(06):5-6.
[5]樊 娟.實踐造就美麗人[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7.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