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臺對我國來講,屬于外來物品。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音樂電臺憑借著自己獨特的特點和優勢,擁有了大批的移動聽眾。目前電臺收聽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更加的完整,對音樂電臺節目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音樂電臺需要在理性和知性收聽的基礎上對聽眾的需求進行滿足。音樂電臺節目需要有一個具有文藝氣息和人文關懷的外衣,這樣才能達到節目的傳播目的和傳播效果。
[關鍵詞]音樂電臺;發展趨勢;移動
中圖分類號:J63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12-0022-02
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大國,汽車逐漸走進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和生活中,而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逐漸衰弱的電臺廣播逐漸迎來了又一個春天。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電臺廣播聽眾主要集中在開車的移動人群中。在眾多類型的電臺中,音樂電臺節目因為風格化和個性化的特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聽眾群。我國的音樂電臺節目經過長時間在市場上的摸索,正在不斷構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電臺發展道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音樂電臺廣播受眾的收聽方式出現了一些改變,由專注于節目的收聽逐漸變成了隨性的收聽,由過去的完整收聽電臺節目逐漸變成了比較碎片化的收聽。音樂電臺節目受眾的這些變化,要求電臺在對自身的優勢進行堅持之外,還需要根據受眾的收聽習慣對音樂電臺節目進行相應的改善,逐漸適應現代化人們的需求。
一、知性化收聽趨勢定位人文節目基調
根據對音樂電臺節目做的相關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目前音樂電臺節目的受眾大多數集中在教師、公務員、白領和企業管理層等方面的車載人群,這些群體和過去的音樂電臺節目的受眾相比,擁有更高的文化水平,而且知識結構也比較完善。所以他們在聽音樂廣播的時候往往對于音樂電臺所播放的風格有著更加明確的要求[1],同時對于電臺所進行的信息評價有著更加知性化的要求。這種音樂電臺節目的知性化收聽趨勢要求音樂電臺需要注重制作音樂電臺節目的質量和內涵。其中在提高音樂電臺節目的質量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重聲音
音樂電臺節目的聲音不僅僅代表了這個電臺的外貌,而且也是各個音樂電臺之間相互競爭的資源和核心競爭力。音樂電臺節目通過聲音能夠為受眾建立起一個豐富多彩的聽覺世界,在受眾的心中留下親近的良好形象。所以在進行音樂電臺節目制作的時候,要能夠對錄制節目的聲音進行嚴格把關,讓節目的聲音和節目的內容相結合,這樣才能夠讓音樂電臺節目有一種獨特的美感,才能吸引到聽眾的關注。重視音樂電臺節目聲音的重要性,能夠給受眾展現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情境,把音樂電臺節目的定位進行凸顯,同時還能抓住人們收聽音樂電臺節目的相關心理活動。
2.重情懷
音樂電臺節目的受眾大多是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知識結構比較寬廣的人群。這個人群的年齡大多數集中在28~40歲之間,他們對于他們那個時代的音樂都具有一定的情懷和追憶。所以在制作音樂電臺節目的時候,要主打一些懷舊和經典的老歌,這種歌曲能夠得到大多數移動聽眾的喜愛和肯定[2]。不管是音樂電臺剛剛起步的時候,還是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發展階段,利用聽眾的情懷和感情是吸引和留住聽眾的一種有效方式。人的一生都會有一些坎坷的經歷,而人們在經歷這些坎坷的時候,往往會需要有一個聲音來陪伴他,同時也能和他們有共同的感受,音樂電臺節目可以通過一些歌曲來滿足聽眾的這個需求,從而留住聽眾。
3.重基調
音樂電臺節目主要是由宣傳、節目、片花和廣告共同組成的,其中音樂是整個節目的靈魂所在。我國有很多音樂電臺節目,但是無論是或大或小的節目,都需要對自己節目的基調進行重視。基調是策劃節目內容和音樂使用的基礎。無論是一些規模比較大、聽眾比較多的音樂電臺節目,還是一些規模比較小、聽眾比較少的節目,在進行節目內容的策劃和音樂選擇方面都必須堅持音樂電臺節目統一的基調,即柔和的聽覺、知識性和人文性。
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關注,我們可以看出隨著聽眾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的提高,我國的受眾對音樂電臺廣播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知性化[3]。這就要求電臺要在一定的風格上制作更加符合人們心理需求的節目,堅持對聲音的使用進行重視,節目的內容和歌曲的選取更加注重文藝氣息和人文關懷,并且同時還要做好音樂電臺節目的宣傳工作。
二、根據碎片化的收聽習慣制定節目框架
根據目前我國音樂電臺節目受眾的開車時間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聽眾的開車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也就是說每個聽眾收聽節目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在這個有限的時間內,人們的收聽習慣就變得零碎化了。
1.精簡短小的單元表達呈現信息接納的便利化
隨著人們收聽碎片化的特點日趨嚴重,音樂電臺節目需要根據當代人的這個收聽習慣對音樂電臺節目進行改革。音樂電臺制作一些短小精煉的單元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快餐化的收聽習慣。短小精良的音樂電臺節目往往具有可收聽性強、內容豐富和風格多樣的特點,這樣的音樂電臺節目和之前的內容較多的音樂節目相比,能夠為聽眾帶來非常便利的收聽條件。
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和調查,在駕駛汽車的時候收聽廣播,無論是聽覺還是記憶力都是比較零散的狀況,而音樂電臺把節目制作得比較短小但是比較精良的話,就會對聽眾帶來比較有效的聽覺效果,同時還能夠為聽眾帶來比較深刻的印象。音樂電臺節目擁有易操作和變化多的優點,所以要能夠根據人們收聽習慣的變化來調整音樂電臺節目。
2.增加節目開口,稀釋廣告的聽覺
在目前眾多的音樂電臺節目中,大多數的電臺節目都是整點、半點、45分或者15分這四個開口。這樣的音樂電臺節目會導致聽眾對于廣告的時間非常敏感,不利于提高聽眾對于節目的總體印象。所以在進行音樂電臺的制作時,要把節目的開口時間變得零碎,不再局限于整點或者是半點,這樣的節目安排能夠讓一個小時之內的廣告分散到各個不同的節目中,就會降低廣告的存在感,聽眾的聽覺享受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4]。增加音樂電臺節目的開口,能夠讓音樂節目的節奏變得更加緊湊,同時還能夠豐富節目的內容。通過相關的實踐分析,在使用增加節目開口的方式對廣告進行稀釋的時候,這種全新的節目架構能夠給音樂電臺廣播提供一個更好的施展才能的機會,從而提高節目的樂趣和可收聽性,增加了節目的內容和內涵。
三、結語
隨著我國電臺廣播的聽眾逐漸轉變成了快節奏生活的移動人群,廣播電臺節目的發展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挑戰。音樂電臺節目的發展也面臨著這個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能夠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風格化和個性化的特點,對音樂電臺節目的框架和基調進行調整,以此來滿足人們日益碎片化和多元化的收聽習慣。目前音樂電臺節目的發展前景就是不斷滿足聽眾的聽覺需求、情感需求和陪伴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能夠高效地對音樂電臺節目的內容進行傳播。
[參 考 文 獻]
[1]高咸勤.全媒體語境下廣播音樂節目的困境與出路——以福州電臺音樂頻道節目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4(24):85—89.
[2]周琳蓉.省級電臺音樂廣播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以陜西、河南電臺音樂廣播為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01):153—160.
[3]翟春翔,于鑫.電臺音樂節目的創新與發展方向——以山東FM96經濟廣播“星海音樂船”與揚州FM98.5新聞廣播“我的歌聲里”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4(15):90—91.
[4]楊葉青.類型音樂電臺研究——從運營理念和操作模式談起[J].現代傳播,2006(05):88—96.
(責任編輯:劉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