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區所形成的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一直以來,湖湘文化都以其獨特的精神內涵影響著世人,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才。本文立足于這一宏觀背景進行談論,結合當前高校音樂專業課程開展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得出湖湘文化與高校音樂專業課程相結合的必要性及發展趨勢,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鑒價值。
[關鍵詞]湖湘文化;高校音樂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44-02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簡介]龍昱冰(1982- ),女,湖南長沙人,碩士,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講師。(長沙 410000)
大學始終是人生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大學教學方式與思維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什么樣的教育品格和教育方式,必然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教育影響。將湖湘文化與當前高校音樂專業課程教學有效融合在一起,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彰顯出來教育的本性和特征,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一、湖湘文化與高校音樂專業課程的關系
1.湖湘文化提升湖南高校音樂教育的精神品格
所謂湖湘文化,其中的“湖”指的是洞庭湖,“湘”指的是湘江,單從地理文化方面來看,湖湘文化具有較為鮮明的文化特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彰顯出來歷史的文化底蘊,這也是歷史存在的一種較為明顯的反映。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湖湘文化當中所蘊含的較為豐富的思想價值和深邃的精神內容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探索和學習。尤其是對于生活到湖南地區的高校學生來說,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其生長在湖南,受教育在湖南,對于湖湘文化,其能夠有更深層次上的體會。事實上,湖湘文化是無數湖南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也是大自然給予湖南人的禮物。在湖南高校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不斷研究、傳播湖湘文化,使得音樂課堂當中能夠彰顯湖湘文化的精髓,使得學生能夠在精神層面,乃至價值取向上真正受益。
2.湖湘文化豐富湖南高校音樂教育的藝術內涵
湖湘文化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來源于高雅的藝術殿堂,還有一部分則隱匿于民間,等待著人們去挖掘。湖湘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譬如說有以傳統劇目為代表的花鼓戲和巴陵劇等,還有以土家族、苗族舞蹈為代表的湖湘傳統舞蹈。湖湘文化包羅萬象,內容新穎,形式數不勝數,這些寶貴的財富都等待著人們去挖掘,如果能夠將其有效運用在音樂課堂教學之上,那么必然會使得原有的高校音樂教學活動當中注入更多精神元素,使得湖湘文化藝術散發出來別樣的光芒。
3.湖湘文化推動湖南高校音樂教育的理論創新
對于任何一種形式的傳統文化,都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做到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湖湘文化的繼承也是如此。就湖南高校音樂教學本身來看,其立足點更多來源于土生土長的湖湘文化。具體來說,對于湖南高校音樂教學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有必要樹立創新的觀念,將教書育人作為導向,在文化傳承與育人兩者之間進行有效結合。事實上不難看出,湖湘文化為湖南高校音樂教學所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是不容小覷的,主要原因在于湖湘文化當中所包含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內容是高校音樂教學當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湖湘文化能夠通過音樂教學的平臺,幫助其自身發揮更為顯著的當代價值,有效激發高校音樂教育理論的創新。
二、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問題
1.湖湘文化的融入力度不夠
就當前現有的教育教學形式來看,盡管湖南高校的諸多教育工作者愈來愈重視湖湘文化在教育教學環節當中的融入,但是卻缺乏有效的融入形式,也沒有足夠的發揚力度。一直以來,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都足以向我們證明,有效合理地對于民間藝術進行運用,使其能夠為現有的教育教學活動所服務是大勢所趨,這不僅對于教育教學活動有益、對于學生終身發展有益,也會深刻影響到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如果湖湘文化的融入只是流于形式,那么不僅不能夠起到推動作用,甚至還會阻礙一個區域當中音樂活動和音樂教學的發展。
2.學生對湖湘文化的接受程度存在欠缺
根據以往的調查分析結果,能夠看出來,存在半數以上的湖南高校學生并不十分了解湖湘文化,能夠有自己對于湖湘文化理解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可見,絕大多數學生還是缺乏湖湘文化的了解意識,也沒有探尋湖湘文化的心理追求。上述情況也在客觀上表現出來了,很多學生對于湖湘文化持有較為陌生的態度的。導致這樣一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學生是外地人,到湖南音樂學校求學,對于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的了解有所欠缺,還有是因為高校音樂教師自身不能夠正確認識湖湘文化,因此也就不能夠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湖湘文化,融入湖湘文化當中來,阻礙了學生的認知。
3.湖湘文化與音樂教育存在錯位結合點
在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當中,始終充斥著來源于不同地方的文化,尤其是對于湖南來說,受到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等多個方面的影響,顯現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文化的形態,這樣一種文化形態不僅能夠在客觀促進大學生人格方面的優化和完善,還能夠有效促進音樂教育的優化與發展。一直以來,在湖南高校音樂教學當中,總是將西方音樂教育體系作為主流的教育思想,很多知識體系包括教育方式,都是圍繞著西方音樂教育體系展開的。因此,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融入了些許的湖湘文化,難免顯現得有些錯位。此外,由于本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對于地區音樂文化方面的冷漠態度,都使得湖湘文化和音樂教育之間存在著錯位結合點。
三、湖湘文化與高校音樂教學結合的策略
1.加強湖湘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課程運用
一直以來,湖南高校音樂教學當中,貫穿于整個教學大綱的是西方的教育形式,也可以說是全盤的西化教學。在這樣一種教學大綱的引導之下,本土文化的地位微乎其微,更談不上作用的發揮,甚至在很多時候,本土的音樂教育教學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狀況,本土音樂不得不在夾縫當中生存。正因為如此,湖南很多高校教育教學活動面臨著瓶頸。因此,筆者認為,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湖南高校音樂類教育應該做出改變與創新,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結合地域文化的特點和學生發展的需要,使得湖湘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學課堂當中發揮更為明顯的價值,甚至構建出來獨特的音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區風格。通過長久的、系統化的構建和梳理,湖湘文化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都能夠凸顯出來,并且和學生的藝術修養緊密結合,推動學生實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硬件設施方面,可以將教學器材當中融入手鼓、銅鑼等教具,并改革教材內容,將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加一些民族歌曲到教材當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到民族藝術的存在和運用。
2.完善湖湘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實踐活動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多樣化的藝術社團在高校當中開展得如火如荼,實踐也證明,這類藝術社團的開展所取得的效果也是較為可觀的。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我們也提倡藝術社團的重要作用。對于湖南省的高校來說,其音樂社團應當將湖湘文化作為重要的精神基礎,將湖湘文化在現代音樂殿堂之上進行延伸。有的湖南音樂院校還開展了湘西音樂主題晚會,其中包含的曲目有《馬桑樹兒搭臺燈》、《土家族民歌聯唱》等。通過這樣多樣化的組織形式和表演形式,使得湖湘文化在潛移默化當中得到了傳承與發展,學生對于湖湘文化的學習熱情也勢必會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面上來。在開展音樂教育教學的活動當中,學校所發揮的作用類似于橋梁,使得學生和傳統文化之間多一層溝通和了解。
3.在高校舉辦湖湘文化相關講座
文化講座的開展是希望能夠在思想上滲透文化的魅力,對于任何一個文化講座,學校都要對其進行精心策劃和合理的安排,最大程度上使得音樂能夠滿足學生的具體需求。由于新時期大學生樂于追求新鮮的事物,極其排斥枯燥無味的事物,因此有必要采取循序漸進的輕松愉快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感受湖湘文化的文化特質和魅力所在。具體來說,在進行講座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現場的技藝傳授,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受到來源于文化的魅力和啟發。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湖湘文化講座,都必須要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來開展,以此為基礎來深入探析音樂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以及湖湘文化傳播形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走進湖湘文化當中。
結 語
總地來說,作為中華文化寶庫當中的一個璀璨明星,湖湘文化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并且經歷了千百年的沉淀和積累,湖湘文化彰顯出來的是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藝術形式。對于湖南省任何一所高校來說,其都能夠享受到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湖湘文化便成重中之重。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高校音樂專業課程的開展應當更多地汲取湖湘文化的精髓,將其與學生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能夠深切感受到湖湘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 考 文 獻]
[1]周玉屏.湖湘音樂融入地方高校聲樂課程的可行性分析——專業課程狀態訓練[J].北方音樂, 2014(04):176-176.
[2]吳安宇,王北海.湖湘高校音樂專業本土音樂文化課程的構建與實施[J].大學教育科學, 2015(03):63-67.
[3]王文君.論湖南高校音樂教育中湖湘文化的融入[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2014(04):280-281.
[4]周美玉.湖湘女性在湖湘音樂文化中的價值與作用[J].湘南學院學報,2015(04).
[5]周 欣.湖湘文化普及與高校科研優勢對接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04).
(責任編輯:章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