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鋼琴專業考生,教師不僅要重視考前的基礎訓練、選擇曲目等基本的教學指導,更應注重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加強考前心理調節訓練。教師通過調節、改善考生心理狀態,來提高考生演奏水平。
[關鍵詞]考前輔導;鋼琴教學;心理調節;策略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96-03
[收稿日期]2015-12-26
[作者簡介]李寧婧(1986- ),女,江西九江人,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女子中專學校教師。(南京 210000)
高考對于學生而言意味著一種挑戰、一次機遇、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同時,高考又承載了無數家庭的夢想,高考勝利的涵義與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根據多年鋼琴考試教學輔導的實踐經驗,在對考生們進行多方面、全方位悉心指導的同時,必須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差異,專業技術的強弱,心理素質好壞等方面實施對應的措施。
一、在考前對鋼琴專業考生進行教學指導
1合理選擇曲目
(1)難易適中。許多考生都陷入一個誤區:難度越大,分數越高。其實,技術最終是為表現音樂而服務的,單純的炫技而沒有一點情感的演奏是不被任何人所認可或欣賞的。當演奏技術超出自身能力范圍較多時,非但不能發揮考生自身的優勢,反而容易露出技術破綻,甚至使得作品表達粗糙、不夠細膩,給評委”不倫不類”之感。教師在考前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具有一定難度技術,考生通過一定努力后能夠“駕馭”的曲目。
(2)揚長避短。每位考生的手指條件、基本功水平、對音樂的感悟以及個性氣質都存在差異,教師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來準確的了解每位學生的優缺點。性格內斂、情感細膩、手指跑動靈活的學生,往往擅長音階式快速跑動或極富表現力的樂曲,例如:莫扎特的奏鳴曲、肖邦的練習曲、夜曲等;有的學生手指粗壯,爆發力強,讓他們彈奏一些節奏明快、感情熱烈奔放、帶爵士風格的作品或各國近現代鋼琴曲最適合不過。例如:貝多芬奏鳴曲、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普羅科菲耶夫奏鳴曲等。
2重視“練、聽、學”三結合
首先,重視基礎練習。
(1)加強基礎訓練。這些基礎練習的內容可包括:手指能力的強化,如:手指獨立性練習、手指力量、速度的訓練、觸鍵方式轉換訓練等等。因此,教師在布置考試曲目的同時,應要求考生每天必須完成半小時左右的音階、琶音、哈農、雙手正反向八度、和弦彈奏等等手指基本功訓練。此外,教師可根據考生的考試曲目,針對某些重難點,自編相關的基礎練習,以便考生“有點可練”。
(2)養成仔細讀譜的習慣。鋼琴藝術是一種有賴于“再創造”的藝術,仔細認真地研讀樂譜不僅是對原作品作者的尊重、對原作品的忠實,也是正確表現音樂情感的重要途徑,更是完成“再創造”的必要條件。讀譜是鋼琴演奏的第一步,研究樂譜不僅要涉及到作曲家、作曲家的背景、時代風格,更重要的還有以下幾點:
①表情術語記號。表情術語絕不只是速度、力度含義的解釋,它更多的是將樂曲的風格、所表現的音樂性格特征等以最簡捷的方式傳達給演奏者。同一個表情術語在不同的音樂發展時期或不同流派的音樂作品中,含義絕非完全相同,演奏者在讀譜時不能一慨而論。例如:同一速度術語Allegro,在巴洛克與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演繹中,實際彈奏的速度應有所區別。
②曲式結構。音樂作品的表達并不是單純的自我情感抒發,它靠的是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其中理性環節就包含了對作品曲式結構的分析。曲式指的是(歌)樂曲的基本結構形式,它是一個音樂作品的整體構架。演奏者必須將曲式結構分析清楚,才能真實地探究到作品本身富有的邏輯性,更巧妙地將其與情感糅在一起。
③和聲與調式調性。和聲的進行和調性的轉換,變幻著樂曲的色彩,對于作品中的抒發情感、描繪人物心理起伏等起著很大的作用。例如:莫扎特A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由主題和六個變奏組合而成,主題為A自然大調,旋律優美、極富歌唱性,好似一位女子溫柔地將一個故事訴說,而變奏三則轉到了a小調上,音樂立即從之前的優雅、活潑變得憂郁而彷徨,主人公內心情感的變化通過調性的轉變得以自然的抒發。
④樂句和呼吸。音樂的呼吸好比人類的語言、語氣,看似簡單,實則嚴重影響到音樂內容能否準確地表達。當不少人在研究作品的技術技巧時,他們卻忽略了樂句的劃分才是作品技術結構分析的必要手段,呼吸才是將所有技術要素聯系起來的紐帶。例如:古典作品中,為表達語氣,常在樂譜上運用一種音型,就是相鄰兩個或三個不同的音符(無論何時值)用連線連起來,需要以“落滾提”的技術來彈奏,造成一種前重后輕、前長后短的特殊韻律感,以此來表現溫文爾雅的感覺。因此,教師在考生備考的指導中,一方面應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另一方面需叮囑學生:從視奏開始應注意正確地讀譜,認真分析樂句的劃分、指法的安排、踏板的使用以及表情記號的變化等譜面上的任何一個細節,切勿等到熟練彈奏后再一一改進。
其次,聽賞結合訓練。
第一步是“聽”。鋼琴是通過音響來描繪音樂形象,傳達思想感情的,因此,對聲音的分辨能力顯得格外重要,包括對音量幅度變化的分辨、對不同音質音色的分辨等。可以說,聽覺的敏銳度以及分辨能力是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 學生通過長時間有目標的“聽”,要漸漸懂得辨別自己彈奏的每一個音的力度、時值、音色,學會理解樂句的內涵,把握其中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去“聽”,考生才能將領會到的音樂思維、感受到的音樂情緒,通過指尖流淌出的一串串音符真實地展現出來。
第二步是“賞”。要想演奏好樂曲,單憑練習是不夠的,應將欣賞環節放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位置。(1)泛聽式(盲聽式)欣賞——通過聆聽大量的鋼琴作品,掌握各時期音樂作品的基本特點,各個作曲家的風格特征等。泛聽式的訓練能夠讓學生建立一個鋼琴樂曲庫,不論是自己以前彈過的樂曲還是教師布置的新曲,學生總是有“我曾經聽過的”的似曾相識感。(2)精聽式欣賞——通過對一首樂曲進行反復聆聽,結合樂譜熟悉其音響的效果。在高考教學指導中,教師應要求考生用精聽式欣賞方法來聆聽自己的全部考試曲目。在“精聽”過程中考生不僅是欣賞樂曲表面能夠看到的力度、速度變化細節,還應努力去理解并體驗作曲家的創作的意圖以及思想感情。精聽式的訓練強調的是質量。例如:王建中改編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完成下列過程:看譜彈奏——邊看譜邊聽CD 唱片——聽CD隨著音樂講述其情緒變化——背譜自己彈——背譜聽CD 唱片。通過反復此過程,學生不但能夠一次次發現自己彈奏的不足并及時加以調整,還能鍛煉自己聽辯與領悟的能力,提高樂感。
最后,加強理論學習。
音樂理論的學習貫穿于學習鋼琴的全過程,基礎的理論知識是開啟鋼琴演奏的鑰匙。樂理、和聲、視唱練耳等一系列理論知識的學習均是為了能更準確的讀懂譜面知識,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演奏者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與內涵。因此,加強理論知識特別是所彈曲目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才能在練習中抓住樂曲的基本構架、和聲變化、力量走向分配等,繼而把樂曲的時代風格、所表達的涵義和情感更精準地演繹出來。理論知識的分析也可以結合音樂欣賞環節一并進行。
3嚴格指導背譜
背譜,是鋼琴演奏中一個重要部分。在比賽、考試等許多重要場合,都需要背譜進行演奏,這與我們平時練琴的習慣不同,因此,背譜的習慣是在練習中不斷深化加強的。然而據了解,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指導考生背譜這一教學策略的運用次數為零,這代表著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正確的背譜是影響考生演奏、臨場發揮的重要因素。背譜即背奏,它需要依靠腦、耳、心、手的高度配合來掌控音樂。教師們應及早讓考生樹立認真、嚴謹的背譜意識,并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相應的背譜方法,例如:聽覺記憶、位置動作記憶、樂譜的記憶三者相結合的背譜策略。同時,在考生還課期間,可以靈活地變換還課方式,采用“抽彈”、“跳躍式演奏”、“單手彈奏”、“背唱各聲部固定旋律”等方法嚴格抽查學生的背譜情況,以便盡早地發現問題。
二、對鋼琴專業考生的心理輔導
1滲透心理輔導
第一,制造“干擾”。在考生還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地“干擾”學生,比如:在學生周圍來回走動、打電話,開關電燈以及模仿考場里開關門等等,使學生熟悉外界的突發不利因素。在初期,考生們可能會因注意力分散而停止演奏,但長時間、周而復始地訓練,必定能使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應變能力得以顯著增強。
第二,適當加入“想象”練習。所謂“想象”練習,是指在沒有鋼琴且脫離曲譜的情況下,以理性的態度,反復思考練習中的手指連貫動作,曲譜中旋律的連接,和弦的組合,感情的起伏、變化……。“我的最好的練習都不是在鍵盤上做的,我用思考解決問題。” 教師在指導考生練習過程中,不要習慣只是“看譜彈”、“背譜彈”,適當地讓他們以思維、回憶、口述的方式進行練習,以加強樂曲的背譜能力,這在演奏時能使考生的思路變得更為更清晰,減少因忘譜而導致演奏失敗的可能性。
2心理調節能力訓練
(1)加強溝通,成為學生的伙伴。學生的學習過程少不了教師的陪伴與指引,專業上的嚴格要求、精心指導的確重要,但必要的溝通、適當的關心亦不可缺。尤其是臨近高考,學生的心理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起伏、波動,此時教師應通過學生的外在行為、語言仔細揣摩其內心想法,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師角色,試著成為學生的好伙伴,努力與學生敞開心扉,坦誠交流,讓其盡情釋放內心的焦慮感和恐懼感而“輕裝上陣”。
(2)營造良性競爭氛圍。考生們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特別在考試前,同樣彈一首樂曲,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討論,這樣一種良性的競爭不僅能夠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質,也能加強自信心,提升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
(3)增加演出機會。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上臺越多,對考場、舞臺、燈光等客觀因素的變化越得以適應,使自己的思想集中能力得以提高。因此, 通過一次次的演出、實踐,考生們不僅能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演奏表演觀,不斷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模式,而且還鍛煉了膽量及應變能力,最終定能取得考試勝利。
總之,在鋼琴的學習與演奏中,教師要時刻對演奏者的心理進行調控分析,只有心理機能的積極參才會使鋼琴教學和演奏得到健康發展。
(該論文系本人學士論文《與考生“彈”心——鋼琴專業高考生的考試心理及其調節研究》的節選)
[參 考 文 獻]
[1]李 暉.關于藝術類高考學生的學習心理分析及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2]高 巖.鋼琴練習中應注重鋼琴基礎練習[J].大眾文藝,2009(06).
[3]叢金華.高中藝術類考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8.
(責任編輯:邢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