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音樂材料的時序知覺對計時偏差的影響

2016-04-29 00:00:00鄭茂平
當代音樂 2016年4期

[摘要]計時偏差問題既屬于時間心理學研究范疇也屬于音樂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時間心理學主要研究了人們在時間的知覺(時序知覺、時距知覺)、時間的估計(時序估計、時距估計)、時間的表征(時序表征、時距表征)等三個方面具有的心理機制和特點,可間接性的解釋音樂表演計時偏差的時間屬性(主要指時序和時距)。本研究主要對音樂知覺動力理論中知覺動力與計時偏差的關系以及最新的音樂知覺期待模式中提出的“期待率”進行時序知覺方面的實驗驗證,由于沒有直接關于音樂材料時序知覺和計時偏差相關關系實驗研究的借鑒和參照,本研究是這方面的一種探索性研究。

(本論文系作者博士論文《高等院校音樂劇人才培養(yǎng)(本科)課程設置與實施研究》的節(jié)選)

[關鍵詞]計時偏差;音樂材料;時間屬性;時序知覺

中圖分類號:J63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4-0009-08

實驗5.不同方向率音程的時序順序知覺對計時偏差的影響

5.1實驗目的

采用回溯式研究范式,探討不同方向率相同時值的音程構成的上、下行樂句中其時間操作之間是否具有差異,一是驗證音程的方向率與知覺期待的關系,二是研究時序的知覺與計時偏差的關系。以相同方向率音程多次的平均時間為測試指標。

5.2實驗假設

(1)音程的操作時間與音程的時序知覺相關, 音程的時序知覺具有知覺期待性,相同時值前進期待性的音程用時少,后退期待性的音程用時多。

(2)音程的時序知覺與音程的方向率相關,相同時值的音程前進方向率越小,前進的知覺期待越強,所使用的時間越少;相同時值的音程音后退方向率越大,停留的知覺期待越大,所使用的時間越多。

(3)音程的時序知覺與音程的方向相關,相同方向率、相同時值的音程上行用時少、下行用時多。

5.3實驗方法

5.3.1被試

音樂本科生20名,男10名,女10名,被試身體健康,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無聽力缺陷,無類似實驗經(jīng)驗。鋼琴水平都達到299及其以上程度。

5.3.2材料與儀器

MIDI機1臺,主要用于音符操作時間的準確記錄。Cubase SX 軟件,用于數(shù)據(jù)分析。

根據(jù)知覺期待模式理論,音程與方向率的關系如下表:

音程方向率06 前進120前進212前進36 前進4056 后退612后退725后退836后退952后退≥1075后退

本實驗根據(jù)表中音程與方向率的關系,選取音樂表演中常用的1、2、3三種具有前進期待性的音程和5、6、7三種具有后退期待性的音程,構成多次重復的上行和下行樂句。每一樂句由八拍構成(采用平穩(wěn)的4/4拍),測試時間以2~7拍的平均時間為準(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的操作時間有段結(jié)束延長的趨勢,因此舍去第1拍和第8拍的時間不作記錄)。使用音樂專業(yè)制譜軟件Over ture漢化版制作的單譜表14張。每一張有平均8個樂句(樂句數(shù)量隨機安排:有些譜例樂句多,有些譜例樂句少),共112個樂句。

5.4實驗設計

2×6的被試內(nèi)設計。自變量2為具有兩種知覺期待性的音程(前進性的音程、后退性的音程),6為前進、后退知覺期待性音程的6種水平(前進的1、2、3度音程和后退的5、6、7度音程);因變量為不同方向率音程構成樂句的平均時間(用MIDI紀錄)。采用的實驗范式是回溯式范式。

5.5程序

實驗指導語:同學,你好,下面你將按規(guī)定速度下彈奏一些樂句,請記住你一共彈奏了多少個樂句(目的是引開被試對音樂材料時序的注意)。

主試打開MIDI機,并給出標準速度(120bpm=500ms);被試按平時正確地彈奏鋼琴的習慣坐在MIDI機前,戴上耳機。當被試報告已掌握標準速度時主試關掉MIDI機上的速度,發(fā)給被試實驗材料(按隨機的順序),要求被試按平時演奏鋼琴的習慣有表情地彈出材料上的樂句,每個被試共彈奏112個樂句,每彈奏完3張譜表休息2分鐘并給一次標準速度。彈完后被試報告彈奏的樂句數(shù)。

5.6結(jié)果與分析

從實驗結(jié)果的口頭報告中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被試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因此20個被試的時間用于統(tǒng)計。實驗結(jié)果如表5.6所示。

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2(方向)×6(方向率)兩因素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顯示:方向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19)=418.53,p=0.000,p<0.001,樂句上行與下行的平均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不同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其時間知覺與樂句運動的方向相關。方向率的主效應顯著,F(xiàn)(5,95)=40.06,p=0.000,p<0.001,不同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平均時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樂句的時間知覺與構成樂句的不同方向率音程相關。

對前進和后退兩種不同期待性音程構成的樂句的時間進一步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這兩種期待性音程構成的樂句上、下行的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F(xiàn)(1,19)=111.69,p=0.000,p<0 001。如圖5.6-2所示。

注意:方向率1表示前進期待性音程構成的樂句,方向率2表示后退期待性音程構成的樂句。方向1表示樂句上行,方向2表示樂句下行。方向率與方向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5,95)=16.92,p=0.000p<0.001。通過簡單效應的進一步檢驗發(fā)現(xiàn):2度和3度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上行其時間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他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其時間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F(xiàn)(5,95)=27.36,p=0.000p<0.001。如圖5.6-3所示。

2度和3度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下行其時間之間差異也不顯著,其他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其時間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F(xiàn)(5,95)=41.84,p=0.000p<0.001。如圖5.6-4所示。

5.7討論

Elizabeth(2005)提出的“旋律期待模式”認為,不同的音符之間存在著穩(wěn)定率、方向率、臨近率。已有研究表明: 越穩(wěn)定、越和諧的的音無意識持續(xù)的時間越長,越不穩(wěn)定、越不和諧的音無意識持續(xù)的時間越短。這些研究主要從單個音(主音、屬音等)或音與音之間聲音效果的和諧性來研究音樂的計時偏差問題,但關于音符的穩(wěn)定率構成的時序,以及音符的方向率與臨近率構成的時序?qū)τ嫊r偏差的影響目前還缺乏研究。然而在音樂表演中,由于音符之間時序的不同將改變音符之間的方向率和臨近率,如2度音程的方向率是前進的12,臨近率是32;而其轉(zhuǎn)位音程7度的方向率卻是后退的25,臨近率也變成6。這種由于音符間的順序的變化引起的相同音符間具有的不同臨近率和方向率,主體對它們的知覺是否會影具有不同的特點呢?這些特點是否會影響計時偏差呢?目前沒有相關的實證研究。由于時間所限,本研究主要選擇了和時序密切相關的方向率作為研究對象。

在Elizabeth(2005)“音樂知覺期待模式”理論的基礎上,本實驗以不同方向率的音程構成不同時序的樂句,探討了音符的時序知覺與計時偏差的關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音符不同時序的知覺具有不同的知覺期待性,表現(xiàn)為相同時值不同時序的音程(不同的時序形成音程的不同方向率)構成的樂句其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與音程的進行方向和音程的方向率相關。

在本實驗中,不同方向率音程的時間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表現(xiàn)為前進方向率音程的操作時間小于后退方向率音程的操作時間,說明音符的方向率性質(zhì)影響計時偏差。于是我們推論:前進的方向率音程在時序知覺上可能產(chǎn)生了一種音樂前進的期待性,這種期待性不知不覺中加快了音樂進行,所以它的操作時間少;后退的方向率音程在時序知覺上產(chǎn)生了一種音樂后退的期待性(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音樂的停留感,因為音樂的進行不可能后退),這種后退性無意識地延緩了音樂的進行,所以它的操作時間多。可見,不同的音符時序知覺影響計時偏差,因為音符的方向率由音符的時序構成。這一實證研究證明了Elizabeth(2005)“音樂知覺期待模式”中關于方向率“前進”與“后退”理論的正確性。也正是由于這樣的心理原因,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用大跳度的音程表現(xiàn)一種在氣勢上的放慢和舒張,如交響詩《嘎達梅林》的主題多采用5度和6度音程;而用小跳度的音程表現(xiàn)一種在動力上的加快和緊湊,如作品《游擊隊歌》中大量的2度音程。音樂的表演也自然由于作品不同的音程大小而無意識地形成了或慢或快的表演風格。

在本實驗中,不同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上行的時間少于下行的時間。這種研究結(jié)果與研究一具有邏輯上的因果關系,再次證明了音樂材料的時序內(nèi)隱表征具有表征動量的方向性,這種內(nèi)隱表征特性影響了音樂材料的時序知覺,使被試對上行樂句和下行樂句的時間產(chǎn)生了無意識的計時偏差。

在本實驗中,前進方向率音程總的來看方向率越小其樂句操作時間越少(只有2度和3度方向率音程構成的樂句其操作時間之間差異不顯著,可能它們之間的性質(zhì)接近或方向率區(qū)別不大,在知覺上屬于同一個范疇的緣故,有關原因還需要繼續(xù)研究);后退方向率越大其音程構成的樂句操作時間越多。說明前進方向率音程的方向率越小,音樂前進的知覺期待性越強;后退方向率音程的方向率越大,音樂停留的知覺期待性越強。正是由于音程具有這樣的知覺特性,在音樂表演中遇到的音程越小,表演時間就不自覺的加快,如作品《祝酒歌》;遇到的音程越大,表演時間就不自覺的放慢,如作品《海風陣陣愁煞人》。

另外,本研究中,被試在對樂句音符構成順序無意識條件下,相同時值不同時序的音符構成的樂句其操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符的時序?qū)Ρ辉嚨闹X具有無意識的強迫性,音樂表演計時偏差的出現(xiàn)具有無意識特性。

5.8小結(jié)

綜上所述,本實驗得到的以下結(jié)論:音符的時序知覺與音程的方向率相關,三度以內(nèi)方向率越小,前進的知覺期待越強;五度以上方向率越大后退的知覺期待越強;音符的時序知覺影響計時偏差:相同時值前進方向率音程的樂句用時少,相同時值后退方向率音程的樂句用時多;相同時值前進方向率音程的方向率越小,其樂句的操作時間越少;相同時值后退方向率音程的方向率越大,其樂句的操作時間越多;相同方向率、相同時值的音程其樂句上行用時少、下行用時多。

實驗6.不同方向率音程的時序位置知覺對計時偏差的影響

6.1實驗目的

在回溯式范式下,探討不同方向率相同時值的音程本身的前后位置其時間操作之間是否具有差異,目的是研究音符的時序位置知覺與計時偏差的關系。以相同方向率音程前后連接多次的平均時間為測試指標。

6.2實驗假設

(1)音程的操作時間與音程中音符的前后位置知覺相關。

(2)音程中音符的前后位置知覺與音程進行的方向和方向率相關

(4)音程中音符的前后位置知覺可以解釋音程的“前進”性和“后退”性。

6.3實驗方法

6.3.1被試

音樂本科生20名,男10名,女10名,被試身體健康,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無聽力缺陷,無類似實驗經(jīng)驗。鋼琴水平都達到299及其以上程度。

6.3.2材料與儀器

實驗材料和儀器同實驗5。

6.4實驗設計

2×6×2的被試內(nèi)設計。自變量2為音程中音符的兩種位置(前、后),6為六種方向率水平的音程(前進的1、2、3度音程和后退的5、6、7度音程),2為音程運動的兩種方向(上、下);因變量為不同方向率、不同方向音程前、后兩位置的平均時間(用MIDI紀錄)。采用的實驗范式是回溯式范式。

6.5程序

程序同實驗5。

6.6結(jié)果

從實驗結(jié)果的口頭報告中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被試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因此20個被試的時間用于統(tǒng)計。

三因素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顯示: 音程中音符位置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19)=5.85,p=0.02,p<0.05,音程的前、后位置的平均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程的時間操作與音程中音符的時序位置知覺相關。方向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19)=82.51,p=0.000,p<0 001,音程上行與下行音符的前后位置平均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符的時序位置知覺與音程的方向相關。方向率主效應顯著,F(xiàn)(5,95)=442.17, p=0.000,p<0 001,不同方向率音程前后位置的平均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符的時序位置知覺與音程的方向率相關。

方向率與方向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5,95)=2.12,p=0.69,p﹥0.5,說明相同位置不同方向率音程上、下行的時間之間差異不顯著。

方向與位置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1,19)=112.31,p=0.000,p﹤0.001;說明音程不同方向兩種位置之間的時間差異顯著;方向率和位置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5,95)=158.13,p=0.000,p﹤0.001;說明不同方向率音程前后位置的時間之間差異顯著。

通過簡單效應的進一步檢驗發(fā)現(xiàn):音程上行和下行只有方向率為3的音程前后位置時間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他都顯著。如圖6.6-1,6.6-2所示。

6.7討論

時序不僅包括時間事件的順序,還包括時間事件的位置。即音樂材料的時序不僅指音符的先后順序,還包括音符所處的位置。既然音符的順序和計時偏差相關,那么音符的位置是否也影響音符的時間操作呢?和音符位置直接相關的概念是音程,即音程是由兩個音的位置決定的。譬如唱名為1(do)6(la)這兩個音,當6(la)處于1(dol)的上方位置時構成六度音程,當6(la)處于1(do)的下方位置時構成三度音程。按照Elizabeth(2005)的理論,六度音程屬于后退方向率音程,三度音程屬于前進方向率音程,本研究實驗5發(fā)現(xiàn),當這兩個音程時值相同時,由于不同時間順序的知覺會形成不同的操作時間而產(chǎn)生計時偏差。那么,構成這兩個音程相同的兩個音本身是否會因為不同的位置而出現(xiàn)不同的操作時間,從而影響整個音程的操作時間呢?也就是說音符的時序位置知覺與音程的計時偏差是什么關系呢?

本研究是在實驗5基礎上,繼續(xù)探討了音樂材料的時序位置的知覺與計時偏差的關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音程中音符的時序位置知覺影響音程的操作時間。

在本實驗中,音程中音符的不同位置的時間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表現(xiàn)為音程上行時前進性方向率音程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小于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后退性方向率音程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大于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音程下行時前進行方向率音程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與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出現(xiàn)波動現(xiàn)象(方向率1的音程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小于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方向率2的音程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大于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方向率3的音程前后位置音符的時間差異不顯著),后退性方向率的音程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大于后面位置的時間。但總地看來前后位置的時間差異顯著。說明在音樂表演中,計時偏差不僅與構成音程音符的順序相關,也與構成音程音符的位置相關;計時偏差不僅與音樂進行的方向相關,也與音程的方向率性質(zhì)相關。

前進方向率音程上行時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短,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長,這說明了前進方向率的音程前進的知覺期待性強,因而表演者把演奏的時間重心放在后面,造成一種音樂前進的動力感,所以音程整個操作時間相對縮短。正是由于這樣的心理原因,音樂創(chuàng)作常常用上行的小音程表現(xiàn)一種動力性,音樂表演遇到這樣上行的小音程時,就不知不覺加快了速度。如作品《保衛(wèi)黃河》。后退方向率音程上行時前面位置的時間長,后面位置的時間短,這說明了后退方向率的音程音樂停留的知覺期待性強,因而表演者把演奏的時間重心放在前面,目的是在前面位置停留的瞬間積蓄力量把大跨度的音程推向后面位置的結(jié)束感,所以音程整個操作時間相對延長。這種現(xiàn)象與魯·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86)的“知覺動力”理論相符合,該理論認為:“音與音之間的動力關系是:每個上升的四度音階末尾的半音都作為一種收縮性而發(fā)揮動力作用,大大加強了音樂事件結(jié)束的效果。”正是由于這樣的心理原因,在音樂表演中常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當音樂大跨度的進行時,表演者進入這樣音程的時間不知不覺被延長,并且音樂進入到大跨度音程的前面位置時也總是喜歡作一定時間的停留,似乎在強調(diào)某中意味或者在積蓄表演的動力,使音樂形成一種動力性上的對比。這樣的表演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音樂的高潮部分。如作品《西部放歌》的第一樂句;《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高潮部分等等。

前進方向率音程下行時的情況比較復雜,出現(xiàn)了期待性波動現(xiàn)象:一度音程“前短后長”,前進性知覺期待強,二度音程“前長后短”,停留性知覺期待強,三度音程前后無顯著差異。說明在音樂表演中前進行方向率三種音程下行時知覺的期待具有不穩(wěn)定性,因而在表演時間的操作上相對較自由。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音樂家常常用下行的一度或二度音程表現(xiàn)一種動蕩不安的情緒,或難以言說的情緒。如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連斯基的詠嘆調(diào)”中的前奏部分,作品《我愛你中華》的間奏部分等。后退方向率音程下行時前面位置音符的時間長,后面位置音符的時間短,并長于音樂上行的時間情況,因而停留的知覺期待性更強。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音樂家常常用下行的大跨度音程表現(xiàn)音樂暫時的停留感。

另一方面,本研究的結(jié)果與音樂知覺的“分組理論”有相似之處,但也有進一步擴展的地方。音樂的知覺分組理論認為:音樂表演中表演者傾向于根據(jù)音符的數(shù)量(通常為2個一組和4個一組,偶爾也會3個一組)進行分組,并且在分組的結(jié)束處產(chǎn)生短暫的停留;分組后的信息按照層級組織進行貯存。本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音樂知覺中表演者不僅可以根據(jù)音符的數(shù)量(這里主要指音程的數(shù)量2)進行分組,而且還可以根據(jù)音符的特性(這里的特性從音程音符的前后位置具有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進行分組;處于相同位置的音符在時間上具有接近性,因此本研究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2、3度音程的前后位置出現(xiàn)傾向于“先短后長”的特性,4、5、6度音程的前后位置出現(xiàn)傾向于“先長后短”的特性。正是由于這樣的心理原因,在音樂表演和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同音反復、同一音型、同一時值、同一音區(qū)、同一聲部、同一段落、同一調(diào)性、同一速度、同一方向、同一演奏法”等根據(jù)特性進行分組表演的經(jīng)驗現(xiàn)象。本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種表演經(jīng)驗的客觀性。同時從這里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按性質(zhì)分組的現(xiàn)象與前面音樂材料的時序內(nèi)隱表征的方向性具有邏輯上的因果關系,因為方向性在音程上主要體現(xiàn)為前后的位置,可見音符時序的內(nèi)隱表征影響音符的時序知覺。

另外,在本實驗中,被試在對音程的前后位置音符無意識的條件下,出現(xiàn)相同時值不同時序位置的音程操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程中音符的時序位置對被試的知覺具有無意識的強迫性,再次證明了音樂表演計時偏差的出現(xiàn)具有無意識特性。

總地看來,本研究的結(jié)果可以概括如下:

6.8小結(jié)

綜上所述,本實驗得到以下結(jié)論:不同方向率音程的時序位置知覺影響計時偏差,表現(xiàn)為音程的前后位置音符的時間存在顯著差異,并與音程進行的方向和方向率的大小相關:三度以內(nèi)上行前短后長,下行時間的變化性較大;五度以上上行和下行穩(wěn)定地體現(xiàn)為前長后短。音程的時序位置知覺引起的計時偏差可以解釋音程的“前進”期待性和“后退”期待性:前短后長說明前進的知覺期待性強;前長后短說明后退(這里主要指停留)的知覺期待性強。

實驗7.不同動力性和弦的時序知覺對計時偏差的影響

7.1實驗目的

在回溯式范式下,探討相同時值不同時序(時序順序決定和弦的方向、時序位置決定和弦的性質(zhì))的和弦在不同節(jié)拍條件下其時間操作之間是否具有差異,目的是研究和弦的時序知覺與計時偏差的關系。以相同時值的和弦多次的平均時間為測試指標。

7.2實驗假設

(1)和弦的操作時間與和弦音的時序(時序順序、時序位置)知覺相關,和弦音的時序知覺具有知覺動力性。

(2)和弦音的知覺動力性與不同性質(zhì)、不同運動方向、不同節(jié)拍條件的和弦具有的動力性相關

(3)和弦音的知覺動力性越大,計時越短;知覺動力性越小,計時越大。

7.3實驗方法

7.3.1被試

音樂研究生(包括全日制研究生和教育碩士)20名,男10名,女10名,被試身體健康,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無聽力缺陷,無類似實驗經(jīng)驗。鋼琴水平都達到299及其以上程度。

7.3.2材料與儀器

MIDI機1臺,主要用于音符操作時間的準確記錄;Cubase SX軟件用于數(shù)據(jù)分析。

材料使用音樂專業(yè)制譜軟件Over ture漢化版制作的單譜表24張(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譜表各12張,其中4/4拍、3/4拍、2/4拍各4張)。每一張有6個樂句(包括不同音區(qū)的原位和弦和轉(zhuǎn)位和弦,它們的進行方向和性質(zhì)隨機選定),每一句有4個和弦音,前三個為和弦音,第4個為重復的和弦根音(以明確和弦的性質(zhì))。和弦采用分解式進行(上行分解型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下行分解型大三和弦、小三和弦),都在C大調(diào)譜表上呈現(xiàn)。和弦的呈現(xiàn)方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自然大小調(diào)的形式呈現(xiàn)的12張譜表,一種是以同名大小調(diào)的形式呈現(xiàn)的12張譜表。

7.4實驗設計

2×3×2的被試內(nèi)設計。自變量2為和弦的兩種性質(zhì)(大、小),3為和弦存在的3種節(jié)拍條件(4/4、3/4、2/4),2為和弦運動的兩種方向(上、下);因變量為相同時值不同方向、不同大小性質(zhì)的和弦分別在不同節(jié)拍條件下的平均時間(用MIDI紀錄)。

7.5程序

要求被試按平時演奏鋼琴的習慣有表情地彈出材料上的樂句,每彈奏3張休息2分鐘并確定一次標準速度,每個被試共彈奏144個樂句。其他程序同實驗5。

7.6結(jié)果與分析

從實驗結(jié)果的口頭報告中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被試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因此20個被試的時間用于統(tǒng)計。

實驗結(jié)果如表7.6所示。

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2(方向)×3(節(jié)拍)×2(性質(zhì))三因素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顯示: 方向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19)=799.78,p=0.000,p<0.001,相同時值的和弦上行和下行的平均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樂表演中和弦音的時序知覺與和弦進行的方向相關。性質(zhì)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19)=53.52,p=0.000,p<0 001,相同時值的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操作的平均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音樂表演中和弦音的時序知覺與和弦的性質(zhì)相關。節(jié)拍的主效應顯著,F(xiàn)(2,38)=431.36, p=0.000,p<0 001,不同的節(jié)拍對和弦的操作時間存在顯著影響,說明音樂表演中和弦音的時序知覺與和弦所處的節(jié)拍條件相關。

方向與性質(zhì)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1,19)=0.019,p=0.892,p﹥0.5;性質(zhì)和節(jié)拍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2,38)=13.12,p=0.000,p﹤0.001;通過簡單效應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性質(zhì)和處于不同節(jié)拍條件和弦的時間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如圖7.6-1、7.6-2所示。

7.7討論

對于知覺動力,魯·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86)的動力理論、楚卡坎德爾Zuckerkandl(1959)的動力說、Steve Larson(2002)的音樂隱喻動力理論(Musical Forces As Metaphor)、J. Giangrand; B. Tuller; J. A. S. Kelso(2003)的循環(huán)音高動力理論等的研究表明:音樂材料的運動方式(音階、和弦、調(diào)式)、速度變化模式(快速、慢速)等將形成不同的動力,操作者對這些不同運動形態(tài)音樂材料的動力知覺將產(chǎn)生不同的時間。特別是魯·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86)的動力理論認為:不同性質(zhì)的和弦音和調(diào)式音階中的音將具有不同程度的動力關系,這些動力關系將影響人們對和弦與音階的知覺,從而引起人們不同的情緒。但這些研究都沒有把音樂的動力性知覺與計時偏差結(jié)合起來探討,即音樂材料的哪些運動方式在知覺動力下將產(chǎn)生怎樣的計時偏差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

本研究是在音樂材料知覺動力理論的基礎上(特別是魯·阿恩海姆的知覺動力理論,1986),探討了不同動力性和弦的時序知覺(在控制時距的條件下只研究和弦音的時序,如相同時值的分解和弦由于和弦音的時序順序改變由上行變成下行;相同時值的分解和弦由于和弦音的時序位置改變由大三和弦變成小三和弦)與計時偏差的關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性質(zhì)、不同運動方向、不同節(jié)拍條件下和弦的時序知覺對音樂表演計時偏差具有顯著影響。

在本實驗中,不同時序和弦音的操作時間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表現(xiàn)為在相同節(jié)拍條件下,上行大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上行小三和弦的時間,下行大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下行小三和弦的時間;上行大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下行大三和弦的時間,上行小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下行小三和弦的時間。在3/4節(jié)拍條件下,不同性質(zhì)和弦的時間差異大于2/4拍和4/4拍(體現(xiàn)在平均數(shù)上)。說明在音樂表演中,和弦的性質(zhì)、和弦的運動方向、和弦所處的節(jié)拍條件都影響和弦的計時偏差。對于和弦的性質(zhì)和和弦的運動方向來說,本研究的結(jié)果與魯·阿恩海姆的知覺動力理論中有關和弦音的動力關系的描述相符合。他認為大三和弦中音的動力關系是:第一個音程大三度音程(C—E)是一個穩(wěn)定“平臺”,接著一個音程(E—G)有所縮小,是一個小三度,這里暫時縮小是在聚集它的強度,然后猛然一伸向著主音作上行跳躍(G—C);因而大三和弦中音的整個運動過程都體現(xiàn)一種強烈挺進的動力感,給人一種“朝氣蓬勃”、強有力的知覺特性。小三和弦中音的動力關系是:第一個音程小三度音程(a—c)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動蕩狀態(tài),它一直處在對重力的克服和對對地心吸引力的解脫,接著一個音程(c—e)突然擴大,這是一個大三度,需要進一步耗費力量,接著在前面不穩(wěn)定的基礎上要繼續(xù)向上跳進(e—a)需要付出雙倍的努力;因而小三和弦中音的整個運動過程都體現(xiàn)一種“被動的放任、屈服于重力的牽引、缺乏生活所要求的奮斗能力”的狀態(tài),因而始終給人一種“悲傷、憂郁”、柔弱無力的知覺特性。這種解釋與Steve Larson(2002)提出的音樂隱喻動力理論相似,他認為音樂的運動就象物體的運動一樣具有三種隱喻的力——“重力”、“引力”和“慣性力”,大三和弦的運動就像在“慣性力”下輕松的前進,而小三和弦的運動始終擺脫不了“重力”和“引力”的羈絆。正是由于這樣的知覺原因,在音樂表演中遇到大三和弦或其演變形態(tài)構成的樂句總是自然而然的加快速度,相反小三和弦及其演變形態(tài)構成的樂句則不知不覺地放慢了速度,因為“動力是聽知覺的一種固有性質(zhì)”,不同的動力知覺必將影響個體對音樂的時間操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和弦音計時偏差的出現(xiàn)是一種動力牽引下的無意識的現(xiàn)象。

對于和弦所處的節(jié)拍條件來說,本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和弦所處的節(jié)拍條件影響計時偏差,說明不同節(jié)拍具有不同的知覺動力,三拍子可能最具有動力性和知覺的變化性,因此不同性質(zhì)的和弦在三拍子中的運動時間最具有變化性。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三拍子常常用來表現(xiàn)強“律動感”的音樂,如圓舞曲等。

在本實驗中,被試在對不同時序(時序順序、時序位置)的和弦構成的樂句無意識條件下,相同時值(指同一節(jié)拍條件)不同時序和弦的操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和弦的時序?qū)Ρ辉嚨闹X具有無意識強迫性,再次證明了音樂表演計時偏差的出現(xiàn)具有無意識特性。

另一方面,本實驗的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和弦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動力性上的計時偏差與音樂材料時序內(nèi)隱表征的方向性和強度特性緊密相關,音樂材料時序的內(nèi)隱表征是音樂材料時序知覺的直接心理原因。

7.8小結(jié)

本實驗得到以下結(jié)論:不同時序的和弦具有不同的知覺動力性,這種知覺動力性與不同時序構成的和弦性質(zhì)、和弦進行的方向以及和弦所處的節(jié)拍條件相關;不同時序和弦的知覺動力性影響計時偏差,主要表現(xiàn)是:上行大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上行小三和弦的時間,下行大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下行小三和弦的時間;上行大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下行大三和弦的時間,上行小三和弦的時間少于下行小三和弦的時間。在3/4節(jié)拍條件下,不同性質(zhì)和弦的時間最具有變化性。

(責任編輯:崔曉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青青青草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福利在线不卡| 老色鬼欧美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欧美第九页|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91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网址|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91精品国产一区|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黑人在线|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欧亚日韩Av|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 国产91高跟丝袜|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另类第一页|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亚洲免费三区|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色站|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免费成人|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综合亚洲色图| 伊人久久影视|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伊人AV天堂|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婷婷伊人久久|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