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演唱是一種極具藝術性的學科,為了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聲樂演唱技能,在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審美想象。審美想象具有強大的心理功能,無形中幫助學生營造出一種意境,帶領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演唱作品,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聲樂學習。本文深入研究了審美想象對聲樂演唱的作用,并提出了提高學生審美想象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審美想象;聲樂;演唱;作用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4-0054-02
對于作品思想內涵、外延的了解,進而引導學生充分領悟與吸引聲樂作品的創作要旨,則必須重視高校聲樂教學之中對于學生審美想象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演唱作品的內在情感,引起聽眾的共鳴。這一過程的順利完成,需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聲樂演唱中學生應該合理融入審美想象,進一步對藝術形象進行積極的再創造。
審美想象是由人類對藝術感悟所產生的不同心理活動相互結合統一形成的一種復雜、綜合的心理過程。國內對于影響審美想象的主導心理因素有著不盡相同的看法。審美想象中的“想象”通常被理解為是大腦將不同的心理因素通過不同方式的組合所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而使整個審美想象過程形成系統運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表象,也就是所謂的大腦對客觀事物進行審美反應的一種特殊形式。當代心理學發展對此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其認為,大腦通過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等形式將客觀事物的具體形象存儲于大腦之中,并在特定條件下對于既往事件重現。由此可見,表象最終來源于人類自身感覺并是人類自身感覺的客觀反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審美想象的形成并不只是簡單的對記憶的再現,對審美想象而言,表象對記憶的再現僅僅只能作為想象的基礎,而要將這種表象記憶進行深加工、改造、升華,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人類對于藝術的審美想象。
一、聲樂演唱中的審美想象
對于聲樂演唱這種極具藝術性的課程,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通過合理的審美想象,不僅能夠對藝術形象進行豐富和擴展,而且能夠促使聲樂演唱更加意境神幽。
1.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對作品表象的想象。從本質上來說,表象就是形象思維和概念思維基礎上的心理操作,是對不存在事物的形象再現。作為一個聲樂演唱者,必須對記憶和感知具有較高的靈敏性,注重作品的各種小細節,融入自身的聯想,體會作曲者的內在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歌曲的深層內涵。通過這種有效方式,能夠顯著提高演唱者的記憶能力和感知能力,促進演唱者綜合實力的提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欣賞者對于聲樂作品均可產生相同的認知,不同的欣賞者由于自身教育背景、生活閱歷導致其思維邏輯各不相同,長期影響下,則會對聲樂作品所呈現、詮釋的美感產生各不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理解。由此可見,聲樂演唱時,富有創造性的想象能夠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但是這種想象是建立在對作品表象的認知上的。由此可見,演唱者只有對聲樂作品有獨特的想象,才能完美地詮釋出整個作品。
2.通過豐富和升華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對聲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就音樂本身而言,一開始并不存在所謂的藝術形態,是在演唱者和欣賞者的思維想象中才產生出來的,只有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才能感受到其藝術所在。在聲樂演唱中,音樂想象滲透到各個環節。首先,演唱者將自己想象成作品的創作者,富有情感地進入作品中。然后,掌握音樂作品中的各種要素,通過豐富的想象對作品進行藝術加工。最后,通過音樂審美想象,營造出一種審美意境,烘托審美情感,了解音樂作品的深層次內涵,達到藝術境界的另一個高度。
二、審美想象對聲樂演唱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開展聲樂演唱是因為通過該種演唱方式能夠真正將歌曲作品的情感和內涵完美地傳達給聽眾,給予聽眾藝術審美上的享受。然而,聲樂演唱最終目的的實現是建立在演唱者對作品正確的藝術處理之上的,一旦演唱者缺乏精湛的發聲技巧或是對作品的認識不全面都將導致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無法傳達出來。在聲樂演唱中想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審美想象不但提高了演唱者的發聲技巧,而且引導演唱者進行巧妙的藝術處理。然而,在實際聲樂演唱中,大多數演唱者覺得聲樂演唱十分痛苦,完全違反了聲樂演唱的初衷,不能帶給人藝術上的享受。追根究底,主要還是因為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尚未靈活運用想象。
1.聲樂發聲訓練中的想象
在聲樂發聲訓練中,演唱者掌握好想象能夠在發聲時準確理解內心的活動狀態以及肌肉的生理狀態,從而為準確的發聲打好一切準備基礎。伊麗斯 · 科拉岱蒂說:“……向高音的轉移會給共鳴帶來某些變化,但是如果聲音在下面就很好‘安放’在‘面罩’中,而且隨后很小心地把它移到頭聲去,那么嗓音會是均勻的。”從這段話中完全體現出在歌唱時對發聲的具體技能要求,突出了想象的重要性。王福增先生認為:“在聲樂發聲之前,要能夠在自己的意識之中將自己發出聲音時的具體形象進行提前描繪與渲染,來訓練自己“內心歌唱”。通過長期的不間斷的訓練后,潛移默化地將聲樂發聲形成下意識的行為,則可以使聲樂學習達到突飛猛進的效果。”由此可見,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歌唱前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加強對作品的深層理解,總結出各種歌唱的發聲技巧加以靈活運用。例如,歌唱時保持氣息平穩像說話一樣、聲音線條一定要光滑。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合理運用想象比教師的語言講解來得更加直接有效,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2.歌曲藝術處理中的想象
聲樂演唱最主要的是引發聽眾的共鳴,引導聽眾在情感上得到享受。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首先要先使演唱者動情,提高演唱者掌握對歌曲正確的藝術處理。然而,只有通過審美想象才能切實提高演唱者的藝術處理能力。那么,對于高校教師來說,當務之急是培養學生對聲樂演唱的想象力。一方面,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豐富課余生活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仔細觀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細小環節,不斷捕捉和感受生活中充滿感恩或者激動人心的瞬間。另外,學生應該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和體驗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多聽聽音樂,陶冶陶冶情操,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想象。同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多多開展一些與文學相關的活動,觀看電影、欣賞話劇或是臨摹書法,通過這些體驗不斷提高學生的修養,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在以后的聲樂學習中,學生才能發揮合理豐富的想象,實現完美的聲樂演唱。
在音樂會上進行歌曲的演唱時,無論歌曲的形式是藝術、大眾、抒情、流行還是歌劇、民族、戲曲、美聲,都要通過審美想象使演唱者自身的情感融入與歌曲氛圍和背景相同的情境中。因此,這就要求歌曲的演唱者對歌曲所描繪的情境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歌曲的審美想象,進而轉換自身所表現的心態和情感來感染聽眾。
結語
綜上所述,審美想象彰顯了演唱者的心理感覺和思維活動,在良好的審美想象的基礎上,能夠引導演唱者進一步理解聲樂作品的內涵,增強演唱者的情感基調,切實提高演唱者的發聲技巧和藝術處理能力,從而順利完成各種聲樂演唱。
[參 考 文 獻]
[1]陳金玲. 淺議想象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5(09).
[2]張元軍. 聲樂作品演唱中的審美想象與情感表達[J].大眾文藝,2015(02).
[3]王蕾. 想象在聲樂演唱中的意義[J].音樂時空,2014(04) .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