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天性好玩,而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可以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中,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不僅陶冶了幼兒音樂情操,同時增長音樂知識。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為教學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關鍵詞]
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11-0043-02
音樂游戲是幼兒音樂教學較為常見的方式。通過游戲,能夠讓游戲全身心地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和魅力,同時可以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掌握音樂知識,提升審美能力。可以說音樂教學游戲化,對于幼兒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深遠影響。因此,需要幼兒教師合理展開游戲化音樂教學,以此來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
一、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意義
對于幼兒來講,考慮到其較小的年齡特點,在音樂教學中采取音樂游戲的教學方式,非常具有必要性。幼兒音樂教育,對于幼兒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情感,讓幼兒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音樂游戲一方面可以鍛煉和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激發和提升幼兒的情商和智商。
1.音樂課程游戲化可以讓幼兒快樂學習
通常情況下,幼兒都喜歡游戲,幼兒活潑好動,對于未知事物具有一定的新奇感。游戲,也是幼兒同周圍環境進行互動的主要方式。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方式,可以說游戲同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并且游戲可以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在幼兒音樂課程教學中,通過游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幼兒的音樂學習。幼兒可以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在學習中做游戲,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音樂游戲,能夠為幼兒營造出充滿樂趣、自由、具有活力的音樂學習氛圍,在快樂的情緒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樂感。對于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必須緊緊結合幼兒身心特點作為教學出發點,確保幼兒能夠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可以自由自在、任意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無拘無束地展示自己的個性和魅力,在快樂中學習。因此,需要音樂教師用心設計出各種教學環境,以此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教學方式也需要豐富起來,易于幼兒接受,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內在潛能。可以說,音樂教學游戲化,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和發展幼兒音樂能力。
2.音樂課程游戲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提高
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可以充分培養和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主要有審美能力、想象能力、認知能力、品德素養、智力發展,以及音樂知識的獲取等等,音樂課程游戲化,可以讓幼兒通過肢體感受到音樂,用心靈去體會音樂的魅力,在游戲中學會與音樂交流。音樂游戲富有想象力,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可以有效滿足幼兒學習音樂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幼兒時期,屬于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1]。對于幼兒音樂教育目的,必須有興趣、有意識地進行培養。音樂屬于時間藝術,也可以理解為瞬間聽覺藝術,而音樂游戲,則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開展的活動。幼兒音樂學習的基礎,是對音樂信息進行捕捉和聆聽。很多幼兒在嬰兒時期就具有了良好的聽覺,通過音樂教育游戲化,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分辨不同聲音的能力,對音樂做出本能反應。幼兒對游戲天生具有興趣,在游戲中學習,可以使幼兒更好地接受音樂教育,最終促進幼兒創新能力、想象能力、探索精神等能力的提升。
二、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實現途徑
1.內容游戲化,優化音樂教學資源
考慮到幼兒年齡較小,無法深刻理解音樂內容,對于音樂的感知比較膚淺,所以在實施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的過程中,必須在音樂內容方面開始游戲化設計。對于教學音樂,音樂教師需要選擇合理的音樂,保證音樂具有樂趣性、情節性,以及故事性,而便于形成音樂游戲,讓幼兒可以在愉快高興的環境中,體會到音樂的美妙。在對音樂游戲進行設計時,教師需要加強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到游戲情節中,利用游戲人物,來展開教學活動。所以,在設計音樂游戲教學時,教師有必要對幼兒身心特點,以及音樂教學特點做到合理結合,精心挑選出更加適合的音樂游戲內容,從而滿足幼兒的音樂游戲學習需求。
對于幼兒音樂,以及幼兒游戲來講,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因此,還需要教師能夠合理調節和融合兩者之間的關系,形成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對各種教學資源做到準確判斷。在幼兒音樂教學中,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的幼兒,主要是因為幼兒年齡不同,心理需求也有所區別,教師可以提前做好調查工作。比如說:對于幼兒非常熟悉、并且愛玩的“過家家”游戲,便可以充分結合《辦家家》的音樂,此首歌的內容孩子們非常熟悉。但是,如果幼兒在說和唱之間不斷交替,會出現混亂的狀態。因此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讓幼兒一邊唱一邊玩,一邊唱一邊演,可以使幼兒展示出非常生動,并且集表演、交流于一身的游戲場景。還有的幼兒能夠根據音樂對白,展示出各種過家家的動作,可以充分地融入到每一個音樂角色中,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幫助。
2.形式游戲化,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音樂游戲屬于一種新的嘗試。在音樂游戲設計中,教師需要考慮游戲形式具有多樣性、靈活性、新穎性,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游戲的參與興趣。教師應該努力掌握幼兒心理,采取各種各樣的游戲形式,來激發幼兒興致,使幼兒在游戲中加深對音樂的了解,感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動聽的節奏[2]。作為一種常見的音樂形式,配樂舞蹈可以讓幼兒手舞足蹈,邊唱邊跳;也可以通過音樂故事,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情境中,幼兒扮演各種音樂人物。音樂教學游戲化,可以營造出活潑、歡快的學習環境,使音樂教學更加充滿詩情畫意,幼兒也更喜歡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一方面能夠受到音樂熏陶,另一方面還可以獲取運動效益。
音樂游戲,充分結合了游戲和音樂的特點,能夠為幼兒帶來多種信息。比如在《小小玩具兵》的音樂中,其沒有歌詞,只有音樂節奏,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幼兒,結合音樂特征以及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動作的編創,從而展示游戲活動。在教師的組織下,幼兒可以快速掌握音樂節奏,跟隨音樂而動。又比如《捕魚歌》本身所具有的音樂情境,可以是讓幼兒掌握漁夫捕魚的動作。教師提前給幼兒做示范,幼兒跟隨著音樂節拍,很快進行個性演繹。在幼兒音樂游戲中,很多都可以體現出個性表演的性質,教師需要努力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熱情,通過各式各樣的游戲,來感知音樂,實現心靈的音樂熏陶。
3.操作游戲化,提升音樂教學效度
對幼兒開展音樂教學,最終目的就是在音樂的作用下,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音樂感知,在音樂中感受到快樂,從而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游戲化,也就是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將游戲融入其中,此種音樂教學方式主要是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幼兒天生活潑好動,思維方式尚沒有形成,具有非常良好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將音樂教學游戲化,可以使幼兒更加直觀地感知音樂,更好地感受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開展音樂游戲時,教師需要對下面幾個問題著重考慮:第一,音樂內質特征必須滿足幼兒的需求,音樂作品具有通俗性,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節奏歡快活潑,朗朗上口,適合幼兒學習,這也是展開音樂游戲學習的基本要求。第二,對幼兒接受音樂游戲的情況做好調查分析,幼兒對游戲具有選擇性,而音樂游戲充分包含了游戲和音樂的性質特征,幼兒能否接受音樂游戲,將會直接影響音樂教學效率。第三,明確音樂游戲的操作條件。在設計幼兒音樂游戲時,必須結合幼兒的現階段狀況,由于游戲需要游戲場地、游戲素材、音樂影像資料等等,還需要音樂教師可以準確判斷,科學分析,保證音樂游戲可以順利展開[3]。比如說在《找朋友》的音樂游戲中,教師首先要布置游戲場景,之后讓不同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兒根據對于朋友的理解,在音樂節奏下,展開找朋友的游戲。在整個游戲活動中,幼兒跟隨著音樂做出動作,可以說整個游戲氛圍非常融洽活潑。
4.教育意識游戲化,培養幼兒精神素養
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就是讓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形成教育意識,正確引導幼兒去理解音樂作品,感受到作品的內在價值,從而培養幼兒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比如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中,主要描述了媽媽對于孩子的愛,還有在生活中母親照顧孩子的種種事情。因此,希望通過此首歌曲,培養幼兒尊敬父母、關心父母的良好品質,具有感恩思想。或者在《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音樂作品中,通過展開音樂游戲化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從小養成幫助他人、樂于奉獻的精神,形成完善的價值觀念。考慮到此首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還需要音樂教師在教學階段,合理設計音樂游戲,將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行為融入到游戲中,讓幼兒學會分享玩具,或者在洗手時,讓幼兒幫助其他幼兒遞毛巾等等,最終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說,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是培養幼兒的音樂理論和節奏技巧,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幼兒品質道德進行熏陶。
總結
總而言之,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需要充分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習性,以此來設計出滿足幼兒成長和發展需求的音樂游戲。因此,還需要音樂教師充分意識到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在音樂游戲設計時精心準確,努力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致,加強與幼兒的交流,從而促進幼兒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幼兒營造出快樂美好的童年。
[參 考 文 獻]
王霞.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實現途徑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6(15):84—84.
[2] 陳芬兒.關于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的研究[J].兒童大世界,2016(02):123—123.
[3] 王玥.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理論與實踐研究[J].赤峰學院學,2016(08):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