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贏得制海權,保護自己的海上運輸線,英國尤其如此。開戰后,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的狂轟濫炸,嚴重影響了英國本土的生產能力,讓英國對海外援助的依賴更加強烈。當時的英國商船隊,總噸位為2100萬噸,相當于當時全世界商船總噸位的三分之一,每天航行在大西洋上的英國船只大約有1500艘。
在大西洋,英國皇家海軍的主要對手是德國海軍。戰爭初期,英國皇家海軍的策略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樣,打算引出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進行決戰,并一舉擊垮對手。而德國海軍的實力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差懸殊,他們又不傻,才不會去跟對手硬碰硬。
當時德國海軍擁有老式戰列艦4艘、袖珍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潛艇57艘,艦艇總噸位35萬噸,總兵力約16萬。德軍海軍的艦艇數量跟英國皇家海軍根本沒法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航空母艦連一艘都沒有,大型水面艦艇的數量也少得可憐,驅逐艦與英國海軍的對比是30∶230,只相當于人家的一個零頭。德國海軍只有潛艇數量跟英國海軍接近,是57∶58,但是德國潛艇以小型潛艇居多,而小型潛艇不具備遠洋作戰的能力。
雖然德國海軍明顯處于劣勢,但他們表現出了高昂的斗志與精湛的戰術。尤其是德軍U型潛艇,在開戰之初就打得有聲有色。
德國對U型潛艇的使用,貫穿一戰和二戰整個時期。為什么叫U型潛艇呢?這是因為德國潛艇的編號都使用德文“untersee-boot”(這個單詞就是潛艇的意思),因此便以首個字母U加數字命名,簡稱U艇。
1906年,德國的日耳曼尼亞造船廠為德國海軍建造了第一艘U艇。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德國U艇便成為大西洋里最令人生畏的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共建造了640多艘潛艇,其中德國建造的就有300多艘,德國U艇擊沉的商船總數達5900多艘,總噸位超過1300萬噸。U艇以其卓越的作戰能力,在海上大展雄風。
正因為嘗到過U艇的甜頭,希特勒和德國將軍們是不會忘記這種武器的。1935年德國開始建造潛艇,開戰之前,建造了57艘;二戰期間,又造了1131艘,總共1188艘。在水面艦艇不頂勁兒的國家,潛艇往往成為海軍的主要武器。德國憑借性能先進的U型潛艇,在大西洋狠狠地打擊了盟軍的商船隊和護航艦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進攻計劃中,德國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發明的“狼群戰術”收獲最大,戰果最豐。“狼群戰術”由6至12艘U艇組成小分隊,在海上進行游獵,發現目標后,由一艘“頭狼”指揮“群狼”統一行動。“狼群”中的各艘潛艇從對方護衛艦隊的間隙或側翼隱蔽地穿過去,向目標靠近。“狼群”在白天往往不動手,等到黃昏時分進入攻擊陣位,夜間突然浮出水面,以多艘潛艇同時對一個目標發動魚雷攻擊。
這種戰術非常可怕,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容易得手。由于攻擊方式與狼群極為相似,“狼群戰術”因此得名。開戰初期,德軍就用這種戰術頻繁破壞盟軍的海上運輸線,使盟軍損失慘重。?笪
摘自《戰爭就是這么回事:袁騰飛講二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