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須眉大漢扮成美艷又多金的少婦,在網絡上專挑大齡未婚、離異或感情受挫的男子交友,繼而以婚戀為由要求男子轉賬或購買各種物品,錢財到手后就玩“人間蒸發”。日前,一個涉18省市區的特大網絡詐騙團伙被搗毀,12名嫌疑人全部落網。
匯完錢“女友”就失蹤 2015年4月17日,廣東惠陽的任先生向警方報案稱,他在某婚戀交友網站上結識一化名“陳莉”的女子,隨后兩人開始了網戀。“陳莉”以處對象為由,多次讓他給她購買物品,并先后讓任先生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匯了總共4萬元款項到一名自稱“龍利波”的花店老板處。任先生匯完這4萬元錢后,“陳莉”和“龍利波”就杳無音信。
民警分析發現,近期內該轄區發生了多起網絡詐騙案,而且案情相似:嫌疑人均是通過網絡交友軟件結識受害人,再以婚戀為由騙取受害人錢財,作案伎倆相似,警方判斷作案者極有可能是同一團伙成員。惠陽區公安分局隨后成立專案組,全力偵辦此案。
民警扮剩男上網“釣魚” 專案民警調查發現,嫌疑人與受害人接觸過程中,均是以發信息、網絡聊天等方式聯系,雙方從未見過面。民警決定從“聊天軟件”著手切入,于是一方面調取犯罪嫌疑人銀行卡的交易記錄及流水賬、電話清單、聊天記錄等多項信息十余萬條進行比對碰撞,另一方面,民警在婚戀交友網站上注冊了賬號,扮成“大齡未婚男子”主動出擊,吸引嫌疑人的注意。
通過追蹤嫌疑人取款位置、排查手機號碼基站信息,民警發現,嫌疑人在韶關市活動的可能性極大。隨后,根據收集到的相關情報,民警鎖定了犯罪嫌疑人趙某。
為盡快鎖定趙某所在團伙的落腳點,專案民警分組多次前往新豐縣,采取跟蹤監視、蹲坑守候等手段,對趙某及其同伙展開秘密調查。經過4個月的“長線踩點”,民警最終全面掌握該團伙主要成員的活動時間、軌跡、社會關系等主要信息。
騙子有一套統一“劇本” 8月26日上午,收網時機成熟。專案組民警在新豐縣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兵分五路,分別抓獲趙某、潘某、陳某等12名嫌疑人。這些平時在網上專門針對未婚男性“釣魚”的“美艷少婦”,清一色都是須眉大漢。
經初步審訊,趙某等人供述,他們通過婚戀網絡交友軟件,挑選大齡未婚、離異或感情受挫的男子為對象,只聊天不見面,建立“網戀”關系后,再以婚戀需購買物品為誘餌,多次讓受害人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匯款,錢到手后便玩失蹤。
警方還現場繳獲了趙某等人用于聊天的統一“劇本”,這些“劇本”大部分是手寫的,也有一些是復印的,很多句子都是網絡上最流行的情話。此外,“劇本”從第一天開始怎么和被害人搭訕,再到后來如何一步步引誘被害人轉賬匯款,每個步驟都寫得清清楚楚。“劇本”上的那些情話,用詞非常甜美、溫柔、浪漫,都是這些嫌疑人從網上、雜志上東抄西湊來的。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中過招的受害者多達54人,分布在上海、西藏、浙江、湖南、江西等18個省市區。
摘自《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