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份,互聯網彩票銷售被暫停前,每一張正規的互聯網彩票對應的都是在福彩中心等特許彩票經營機構彩票系統中唯一的彩票號碼。隨著合法的互聯網售彩的停止,大量習慣于網上購彩的彩民成為了網絡黑彩的潛在客戶。網絡黑彩既未經相關部門審批或授權,實際上也不銷售真實的彩票號碼,只是通過發行虛擬彩票獲取非法收益。
網民在平時瀏覽網頁時總能時不時看到各種廣告,互聯網的隨意性讓各種信息漫天飛舞。網民經過介紹或者不經意間進入黑彩網站,如果抱著試玩一下的想法,從注冊、綁定銀行卡到快速購買黑彩最多只要幾分鐘的時間。但是,當對比這些黑彩獎金時便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最常見的高頻彩票時時彩一種叫“后三”的玩法,官方獎金1000元,仿冒型網站通過返水和加獎會達到1500元左右,平臺黑彩則普遍在1900元以上。所以,很多人因為一時的誘惑,卻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網絡彩民與黑彩網站之間,代理充當著掮客的角色。有代理扮演購彩高手,在QQ群或者論壇里傳播經驗吸引別人;有些代理則化身為知性美女,先談感情再談工作,一步步引導網民購買網絡彩票;更有代理直截了當,介紹自己從事黑彩網站代理,他可以提供購彩“計劃”或者發展下線。而且這樣的市場在QQ群中似乎異常火爆,記者搜索了幾個以“彩票”為關鍵詞的QQ群,500人、1000人的超級QQ大群能夠翻出有上百個之多。
在黑彩網站、彩票交流群中,時常代理發布廣告,“黑彩輸錢的聯系我,保本賺錢、不收費”。在各大論壇、彩民博客的跟帖也少不了他們的痕跡,更有甚者甚至混跡在了彩民自行發起的維權群中,“我在某彩票網站中一個獎賺了一萬多,不信的話你聯系我”。
這樣低級的廣告模式卻常能招來各種客戶。吳明剛畢業不久找了一份自己并不滿意的銷售工作,生活中有個愛好就是上網買些彩票,夢想著有一天能中大獎。2014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所加的彩票交流QQ群中經常有人發布消息稱,去指定的網站購買彩票,賺了分30%,虧了補償70%的本金。“作為一個智商為正的人我當然知道這是個騙局。”吳明當時并不相信,可是轉念一想,“了解他們是怎么運作的,就當玩玩也行”。
吳明按照這位名叫大偉的代理向彩票網站充值了300元錢,對方則很用心地給他“計劃”,而計劃中采用大量包號購彩的形式讓吳明充值的金額沒買兩期就輸光了。可是讓吳明沒想到的是,大偉馬上在他的平臺賬號上為他充值了相當于210元的籌碼,“這個事情直接拉低了我的智商,讓我瞬間相信了他”。而且更湊巧的是,在這次210元的下注中竟然中獎了。
多次投注后,吳明的賬戶里有了2000元的收入,按照約定,大偉提供了一個個人銀行賬戶,吳明通過網上銀行向他轉賬600元。為了能贏得更多的錢,大偉不斷鼓動吳明加大投注金額,“當一次性投入500元后,沒中的話就在下次投注1000元才能回本贏錢,再沒中的話就需要投注2000元,以此類推。就這樣,大額投注沒中的時候有大偉給他的賬戶補充籌碼,贏錢的時候則給他分成。吳明先后給大偉轉賬一萬余元,而最后一次中獎2萬準備提現時,卻被提示賬戶被鎖定,需存入等量金額后才能提現。此刻,吳明才覺得自己真的上當受騙了。”“好奇、貪婪、嗜賭是主要原因”,現在看來,吳明覺得,這是他成年以來最恥辱最丟人的一件事,連家里人都沒好意思跟他們說。
在QQ群中,據自稱為較高級別的代理承揚介紹,代理嚴格分級,上級代理一般返點較少但量大權限高,下級代理則反之。“如果碰到黑一點的代理,連本金都會吃掉,但是在我這里有信譽保證。”而記者調查發現,很多經歷過騙局的彩民都會在網上公布自己曾經受騙的代理信息,但是換個QQ號,換個彩票網站繼續工作對代理而言已經是簡單而平常的事情。
摘自《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