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除了心理咨詢師,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陪聊,他們為傾訴者舒緩壓力,提供心靈護理,體現人文關懷。
愛情陪聊 做個情感管理員 27歲的韓辰子主要針對愛情陪聊,大學學法律的她,畢業后做過法律顧問、銷售、文案、策劃和網絡小說工作室,還有過幾段感情經歷。種種經歷令她越發珍惜人世間的愛與溫暖。
辰子說,將來想做個情感博物館,把人的喜怒哀樂都放進去,自己就是管理員。辰子主要通過微信吸引客戶,聊天根據客戶的不同每次收費從幾十元到一百元。話題涉及愛情、家庭和工作,但很多人找她只聊情感。
社區陪聊 關注空巢老人 說起社區陪聊,在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道辦事處和南社區,社區主任焦莉說:“我和老人聊天,與其說是陪聊天,不如說是聽眾,他們滔滔不絕地講,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說完心情也好轉不少。”
“有的老人一個人在家,不愿意出門,我們在門里門外隔著門聊天,幾次下來,建立了好的關系才會見面,把心敞開。老齡化加快,空巢老人增多,他們需要有人來與他們溝通,來排解他們的孤獨,給他們帶來快樂,這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未來政府工作需要發展的方向。”焦莉說。
心理咨詢師張芳表示,陪聊可以簡單地解決情感需求,是較好的溝通方式,也是未來趨勢。但情緒之間會相互影響,這需要陪聊的人具備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調節。隨著社會步入老齡化,像老年人失去配偶,因為身體疾病帶來的心理問題,就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和治療來進行心理輔導。
摘自《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