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國產手機廠商繼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攻城掠地,可以說除了4000+的超高端市場少有建樹之外,3000及以內的市場基本都是國產手機的天下了,HTC、索尼、三星、LG等公司在這個市場也沒什么優勢了。同樣地,因為國產手機廠商競爭太過激烈,大家爭搶的主戰場也從2000元檔殺向千元檔,今年的千元機配置、做工及設計足以比肩去年的2000元手機,全金屬、指紋識別已經成為主流設計。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市場也逐漸成熟甚至飽和,大多數用戶對性能、續航、系統流暢度、拍照的要求基本上都可以在千元機上得以很好地滿足,2015年新出的千元機在使用體驗上不會比去年的2000元手機差,反而只會更好,所以這次的手機橫評中我們只關注了千元機——值得買的國產千元級手機:小米4c標配版、紅米Note 3高配版、魅藍Metal及樂1s。
也許很多人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只有這四款手機?市場上這么多的千元機為何沒有其他選擇?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很簡單——本次橫評手機都是我們自費買的,所以它必須獲得多數編輯的認可,認為它對我們有吸引力才會買。
我們再來說下國內千元機的基本情況:華為及榮耀兩個品牌在千元機的主力是榮耀5x、暢享5/5s,其中暢玩5x最低的是移動版,售價999元,其他版本價格貴100-300元不等,但惡心的是還在玩搶購這個模式,暢享5全網通+大電池的特點不錯,但配置在千元機中沒任何優勢,暢享5s的2200mAh電池同樣讓人沒有任何興趣。
中興旗下的威武3也是千元機,驍龍615+2GB內存的配置中規中矩,移動聯通版售價999元,全網通版售價1299元,但從去年用Z7 Max及紅牛手機的經歷來看,中興的UI還是個問題,此外大家對威武3也沒有興趣,遂被淘汰。
今年酷派及360也推出了大神Note 3及奇酷手機青春版,價格也比最初發布時降低了一點,看著也很不錯,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大部分都對360的手機沒興趣,對他們新出的360 OS也沒什么信心。
排除這幾家之后,最終購買的只有小米4c、紅米Note 3、魅藍Metal及樂1s,其中小米4c買的最早,當時小米還沒有發布紅米Note 3(傳聞當時還只是叫紅米Note Pro),標配1299元可以說是最便宜的驍龍808手機了,這也是小米當時最接近千元機的手機了。
其他三款手機則是名副其實的千元機,因為紅米Note 3我們買的是高配版,售價1099元,跟樂1s一樣。
顏值仍是重點:千元機外觀及手感
2015年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只能用慘烈來形容,不過對消費者來說這種競爭倒是促進了手機品質的提升,為了提高吸引力,手機廠商在拼配置的同時也把以往用于高端手機的金屬機身、指紋識別、Type-C等設計下放到千元機上,所以這次測試的4款手機中除了小米4c之外,其他三款都是金屬機身+指紋識別的,樂1s還用上了Type-C接口。
小米4c外觀及手感點評
在這次橫評中,小米4c的地位有些特殊,它是5英寸屏幕的,所以在機身三圍上很有優勢,長138毫米,寬度控制在70毫米內,厚度7.8毫米,重量也只有128克,這讓它在單手操作上完勝其他三款手機,畢竟5寸機身的天生優勢是注定的。
小米4c并沒有使用全金屬機身,只用了金屬框架,不過塑料機身也不是沒有優勢,加工難度更低,可以更好地設計出設計師想要的外觀。在這4款手機中,筆者最喜歡小米4c的手感,特別是現在是冬天了,塑料機身沒有金屬的冰冷感,小米4c后殼材質號稱是“防污涂層、嬰兒般手感”,這兩點也確實做到了。
此外,小米4c還支持Type-C接口,這在設計上也是領先的,不過C接口目前的實用性一般,除了插拔方便的優勢之外日常使用中可能因為不通用的原因反而更麻煩一些。
紅米Note 3手機外觀及手感
在紅米Note 2發布沒多久,小米就搞出了紅米Note 3,配置變化不大,但設計革新了,支持指紋識別及全金屬機身,而且還用上了4000mAh的大電池,售價也沒貴出多少,近期買了紅米Note 2手機的玩家心里多少有點不爽吧。
雖然外形被人吐槽像某手機,不過紅米Note 3給筆者的感覺還不錯,弧形邊角在握持時也很舒服(魅藍Metal也是如此),沒有割手感。另外,后殼雖然是金屬材質的,但觸感很細膩,跟之前的紅米手機差不多。
對于紅米Note 3,除了全金屬及指紋識別之外,它最大的特色是在150x76x8.65毫米的機身內塞下了4000mAh電池,雖然厚度是四款手機中最高的,但權衡之后筆者認為這種妥協還是值得的。
最后,紅米Note 3放棄了紅米手機代表性的紅色按鍵燈,雖然少了特色,不過跟主體倒是更協調了。
樂1s手機外觀及手感
樂1s是四款手機中看著最有金屬質感的,也是他們中最薄的,厚度只有7.5毫米,但它169克的重量也是最高的,整體風格感覺更偏向成熟穩重,商務人士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樂視手機最為人熟知的設計可能就是他們喊出的ID無邊框設計了,一次次美的令人窒息,熄屏時這個口號還算合理,但亮屏之后就讓人不爽了,黑邊是這幾款手機中最明顯的,難免讓人想到另一家手機大廠的黑邊風格。
當然,真正糾結黑邊的只是一些處女座變態狂,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人其實并不介意黑邊,至少不會因為黑邊大小就放棄某款手機。
樂1s背部有一定的弧度,比前代的樂1手機弧度更輕微,只是握在手心依然有一點點割手感,雖然并不強烈,遠不如當初使用聯想VibeShot那款手機的割手感強烈。
魅藍Metal手機外觀及手感
魅藍Metal手機的口號是高端設計民主化,魅族也把全金屬機身帶到千元機上了,前面板設計則是流行的2.5D玻璃,后部為了遮擋金屬機身手機必不可免的三段式機身,魅族使用了5次噴漆、2次上色來遮蓋白帶,但這又帶來另一個邏輯問題——魅藍Metal也因此被人調侃為把金屬做到了塑料的感覺,真是得不償失。
不過論顏值的話,我們在這四款手機中還是推薦魅藍Metal,魅族手機的黑邊控制的一直很好,這次使用的2.5D玻璃也為其加分不少。
外觀這方面的評分是本次橫評中最讓筆者糾結的部分,外觀審美本來就有點因人而異,根源是這4款手機在外觀及工藝上并沒有看得出的明顯差異,雖然三款金屬手機使用的材質及加工工藝有可能導致成本相差很大,但消費者目之所及的部分很難顯示出金屬工藝的差別。
綜合來看,小米4c雖然手感不錯,不過缺少了金屬機身要扣一點分,魅藍Metal顏值最高,給了15分,樂1s給了9分,在這個項目中四款手機并沒有拉開質的差距,這也說明國產手機在做工和工藝上確實在進步了。
指點時代——千元機指紋識別
除了不支持指紋識別的小米4c之外,其他三款手機的指紋識別分為兩個派別——樂1s及紅米Note 3都是后置的,魅藍Metal整合至正面的mBack鍵中,不過它的方案又跟紅米Note 3是一樣的,而樂1s使用的是匯頂的玻璃指紋識別方案。
從實際操作上來看,魅藍Metal的錄入步驟及解鎖都有點繁瑣,需要按壓一下才解鎖到主頁,樂1s及紅米Note 3解鎖都非常快。
如果不考慮解鎖的麻煩,那么真正發揮指紋識別用途的應用就是指紋支付了,在這方面魅藍Metal可以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紅米Note 3和樂1s不行,其中紅米Note 3支持小米自己的錢包支付,但這沒什么卵用。
這兩位缺失的功能據說會在后續的升級中補充,但現在來看該功能缺失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此外,樂1s的指紋識別有指紋拍照的功能,而紅米Note 3可以文件加密。
精彩“視”界——千元機之屏幕測試
手機屏幕是用戶直觀看到的,優秀的屏幕是能帶給用戶賞心悅目的使用體驗的。這次測試的4款手機萬一例外使用了1080p分辨率,除了小米4c是5寸之外,其他三款手機都是5.5寸IPS大屏的,是目前最主流的屏幕配置。
說到屏幕,之前由于紅米Note 2手機的“換屏門”,很多廠商都不直接公布自家手機的屏幕供應商了,目前可以辨認的是小米4c使用了夏普、友達及LG的屏,紅米Note 3有天馬、夏普及京東方,魅藍Metal及樂1s的屏幕不好確認,不過天馬屏的可能性非常大。
除了面板之外,手機屏幕的貼合方式、保護玻璃也很重要,小米4c、樂1s使用的是稍微高端點的OGS及In-cell貼合,魅藍及紅米則是普通的GFF貼合。
至于保護玻璃,除了魅藍Metal大方公布了是電氣硝子的T2X-1玻璃之外,其他三家都沒有明說保護玻璃來源,照此來看用大猩猩玻璃的可能更不大了,否認一定會重點宣傳的。
內在實力——千元機之性能測試
雖然每個廠商對跑分或者說性能的理解不一樣,但在千元機上廝殺的太厲害,哪家公司也不敢掉以輕心,所以這四款手機使用的處理器相對來說都比較高端的,紅米Note 3、魅藍Metal、樂1s都使用了聯發科Helio X10處理器(MT6795),頻率最高2.0GHz,而樂1s用的則是2.2GHz的高頻版(MT7695T),小米4c則用上了更高端的高通驍龍808,20nm工藝也比Helio X10的28nm更先進。
由于處理器相同或者相近,這次的性能跑分就沒跑多少項目,比的也是一些比較通用的測試。雖然性能確實是跑分的基礎,也是保障應用的關鍵,不過還是那句話——跑分并不能跟手機的流暢性劃等號。
小米4c的驍龍808性能是最好的,特別是在GPU性能上,比聯發科Helio X10優勢明顯,如果玩家對游戲要求比較高,這絕對是個優勢。其他三款使用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之間的差別并不大,相差只有0.8分左右。
總的來說,小米4c在性能上有一定優勢,但這四款手機之間的性能差距并沒有大到讓你只看處理器就能決定的地步,況且有三款手機的處理器還是同一型號的,差別就更小了。
持之以恒——千元機之續航測試
智能手機的電池續航能力是最重要的硬指標之一,如何準確反映出手機的續航水平也是我們評測一直調整的方向,早前主要是利用GFXBench 3.0的電池項目測試,但它的成績不能給用戶一個很直觀的了解,比如測試成績為180分鐘,這個結果并沒有任何實際參考價值,后來也用模擬用戶真實操作來測量電池的消耗情況,但方法的精準與統一性以及成績的參考性都有所欠缺。
在這次橫評中,我們對手機續航的測試方法作了進一步的改進,以用戶真實操作體驗為主,通過四種最典型的行為(即看新聞、看視頻、玩游戲、待機)模擬智能手機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把復雜的行為習慣簡單化,并結合調查報告提供的行為占比將其數量化,從而讓讀者對該手機的續航能力有一個直觀的可參考的認識。
以玩游戲為例,假設初始化時的電量為80%,那么當電量下降到79%時開始計時,并自動打開《激流快艇2》游戲,開始人工操作玩游戲,一直循環到電量下降至69%,會自動計算并報告每1%電量可以玩游戲的時間。在所有測試過程中(包括待機)都開啟WiFi、移動網絡、GPS、自動亮度,每個項目測試多次,取穩定平均值。
根據這樣的使用時間,可以簡單評估一下該手機的續航能力,比如小米4C,每1%電量可以瀏覽新聞265秒、或播放在線視頻140秒、或玩游戲137秒、或待機106分鐘,按上面的時間折算,24小時下來消耗電量86%,也就是說中度使用,至少要保證一天一沖。
手機續航測試成績
可以看見,在不同的應用中,即使是電池容量相近的手機,表現出來的續航能力也可能相差很大,比較明顯的如小米4C觀看在線視頻時耗電要快過其它幾款,可以佐證的是此時它的發熱量明顯也高過其它手機,又如樂1S在玩游戲時的耗電也會更大一些。
總的來說,電池容量更大的紅米Note3表現出更為強勁的續航能力,除了待機外(待機水平對整個續航的影響是最小的),其它三項測試中都有很大優勢。
這個24小時耗電量是個很直觀的數字,因為是模擬用戶的真實操作,所以它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4000mAh電池的紅米Note3無疑是續航能力最強的,而且優勢明顯,中度使用可以堅持一天半,輕度使用的話,怎么也可以混個兩三天,魅藍Metal、小米4C和樂1S這三款手機的電池續航能力其實相當接近,可以不用糾結誰勝誰負了。
快進快出——千元機之充電時間測試
要想緩解手機無電焦慮癥,除了靠大電池提升續航之外,快充也是關鍵。2015年手機快充技術快速發展并得到用戶認可,現在沒有快充的手機簡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綜合來看,樂1s在快充方面最舍得投入,配備的充電頭最高支持24W輸出,遠高于其他三款手機,充電速度也是最快的。小米4c支持高通QC 2.0快充,不過實測速度跟之前的小米手機4差不多,最高電流在1A左右,并沒有很明顯地顯示出快充的優勢。
至于魅藍Metal和紅米Note 3,由于大家都懂得的原因,這兩款手機并不支持快充,充電速度也很一般,不過考慮到紅米Note 3是4000mAh大電池,所以它比魅藍Metal更好一點。
熱力四射——千元機之發熱測試
對于千元級別的手機而言,性能并不是最主要訴求,在CPU頻率什么的可能都會有所限制,因此手機的發熱狀況還是很樂觀的,最高的小米4C也不過才44.1度,日常應用中發熱基本不會讓你有所厭煩。
以上的數據采集于玩游戲或看視頻中,小米4C和紅米Note3都是在玩游戲中發熱較嚴重一些,樂1S和魅藍Metal則是在看視頻時溫度更高些,高溫部分大多是集中在攝像頭附近,顯然紅米Note3在這個項目中又是贏家,魅藍Metal表現也很不錯。
論衣裝的重要性——千元機之系統UI
手機UI這部分放在了最后,這也是本次橫評中最讓人糾結的地方,有人可以為了某個系統UI而選擇特定手機,但對有些人來說UI并不是個問題,喜歡或者不習慣某個UI都可以是無理由的。
總的來說,小米的MIUI系統是國產手機中功能完整、成熟度較高的UI(雖然廠商喜歡叫自己OS),上手容易,接受度高,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越來越臃腫,MIUI v7已經回頭精簡以求提高效率,雖然MIUI上集成的小米家東西越來越多,不過綜合考慮MIUI還是目前最好的安卓UI之一,而紅米Note 3扣掉的一分是安卓版本,沒有5.1差評。
魅族的Flyme可以說是國產UI中的精品,界面美觀,不足之處現在也在一一改善,特別是Flyme 5系統上,魅族壯士扼腕,砍掉了累贅設計,希望大多數人更能快速上手,以往Flyme系統給人的感覺就是學習成本太高,很多人不會用。
樂視的EUI雖然今年才問世,但他們的野心可不小,為了打贏市場宣傳,EUI喊出的各種口號很浮夸,不過EUI也不光是金玉其外,樂視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整合了樂視豐富的資源,視頻、音樂及體育資源豐富,還有直播及點播兩種方式。此外,EUI更新也很勤快,對雙應用這樣的熱門功能跟進的很快。
比較了很多方面,最后的打分中其實這三款UI系統并沒有拉開多大的差距,以國內目前的情況來看,凡是能活下來的手機廠商,在UI方面都不會太差,基本的功能大家差不多都有,差距只是在一些細節方面,或者就是自己獨特的資源。
千元機之評分匯總及推薦
首先得說這四款手機的最后得分差距并不大,這也說明了千元機市場正經之激烈,廠商在硬件上越來越接近,很難說哪款手機的配置能一枝獨秀,超過對手甚多。
得分最高的是魅藍Metal和紅米Note 3高配版,這兩款手機表現確實很突出,綜合表現出色。
小米4c沒有指紋識別,在這一點上要比其他三款手機先天性丟失2-4分,而樂1s硬件規格很強大,快充良心,拍照也不錯,不過樂視的UI相比其他廠商依然有進步的空間。
編輯推薦
魅藍Metal的外觀深得人心,指紋識別與mBack鍵合一也能討好很多不喜歡指紋識別放在后面的玩家,而且魅藍metal最近降價100塊錢,從1099降到999元,推薦嘗試。
小米做全金屬機以及指紋識別機比其他廠商晚,不過首次出手的紅米Note 3值得等待,續航及發熱控制的最好,沒有什么短板,值得大多數用戶選擇。
其他兩款手機也不是完全不值得選,雖然沒有指紋識別及全金屬機身,但小米4c是上述手機中唯一一個全網通的,也是唯一一個5寸屏的,雖然價格最貴,但性能也是最好的,屏幕表現優異,適合小屏控或者電信用戶。
樂視是今年智能手機市場的黑馬,樂1s的硬件規格是小米4c之外最高的,處理器其實比其他兩家聯發科處理器要高級一點,硬件配置也非常出色,只是ID無邊框看上去很好,但亮屏之后讓人接受不能,做工也略顯粗糙,軟件方面勝在樂視的視聽內容強大,不過UI上跟小米、魅族還有點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