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智能》
作者:[美] 約翰·E·凱利、
史蒂夫·哈姆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6-01-01
約翰·E·凱利:IBM研究院副院長。
史蒂夫·哈姆:作家,IBM視頻制作人
“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爸爸在位于紐約尼什卡納的通用電氣研發中心工作。我經常去看望他,看他用像電燈泡一樣的真空管干活,真空管控制各種設備中的電流,從收音機到電視,從雷達到計算機。”作者約翰·E·凱利在前言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小時候的故事。
他告訴讀者,那時,他并不十分明白真空管是怎樣運行的,但是這些經歷卻激發了他學習科學的熱情,并最終獲得兩個物理學學位和材料工程的博士學位。后來他才意識到,他見證了科技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當父親向他展示真空管時,其他工程師正在測試真空管的“繼承人”——晶體管,并最終迎來了現代電子學和個人電腦。
當下正值技術發展遇到重大變革的時期,一個幾乎影響該領域方方面面的新時代。就像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計算機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在接下來的20年里,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機器是否可以在未來某天像人類那樣思考?從IBM的沃森首次參加電視智力競賽開始,人工智能開始為更多研究領域以外的人所關注。計算機已經從傳統的數據處理工具發展成為具有認知系統的復合型機器,它們開始具有感知、聽覺、視覺、嗅覺,甚至能適應人類,自己學習……
《機器智能》探討了認知計算的當下發展成果以及未來的無限可能。
IBM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專家將通過這本書帶我們深入到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前沿,深入分析了人與機器如何高度配合才能創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認知計算離我們遙遠嗎?事實上已經有大量的手機應用開始使用認知計算解決難以攻克的大數據難題了。比如,基于認知計算的智慧醫療也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未來或將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在預測重大天氣情況,為城市制訂更合理的規劃等領域,認知計算也有了全新進展……
下一代計算機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們應該為之做哪些準備?兩位作者將認知系統帶到大眾眼前,并打開了一扇展望未來計算的窗戶。《機器智能》用生動有趣的案例,簡單易讀,是了解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發展的不二之選。
下一輪計算革命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