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建海洋核動力平臺
據悉,中國首艘海洋核動力平臺即將在中船重工集團旗下渤船重工進行總裝建造,而中船重工未來將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
海洋核動力平臺將為中國南沙島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長期以來,由于電力供應問題,南沙島礁駐島官兵淡水供應得不到保障,只能通過小船往島嶼上送桶裝水,遇上極端海上天氣,可能官兵們就得依靠雨水生活。因為缺少淡水,官兵們可能很長時間不能洗澡。
海洋核動力平臺是中國首創技術,實現批量建設后,預計每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的投資約為20億元。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總造價大約為400億元,比打造一個航母艦隊造價便宜。中國每座南海島礁搭配海洋核動力平臺,就相當于是一座核動力航母,西沙永興島、南沙永暑礁就是兩座搭載作戰飛機和導彈系統的海上航母。其在軍事上的優勢遠遠大于美國遠途而來的航母艦隊。
空軍赴南海戰斗巡航將繼續常態化進行
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于2016年7月18日宣布:空軍近日組織了航空兵赴南海戰斗巡航。這次南海戰巡,空軍出動轟- 6K飛機赴黃巖島等島礁附近空域進行了巡航。
空軍航空兵此次赴南海例行性戰斗巡航,緊貼使命任務和實戰準備,轟- 6K和殲擊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等遂行戰巡任務,以空中偵察、對抗空戰和島礁巡航為主要樣式組織行動,達成了戰斗巡航目的。
空軍航空兵赴南海戰斗巡航,旨在推動海上方向實戰化訓練深入發展,提升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實戰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發言人強調,“根據有效履行空軍使命任務的需要,空軍航空兵赴南海戰斗巡航,將繼續常態化進行。”
海警南海軍演
2016年7月,中國海警于19日、20日、21日在南海19- 20N/110- 33E、18- 40N/110- 25E、18- 40N/111- 04E、19- 20 N/111- 04E,四點連線水域范圍內進行軍事活動,禁止駛入。此次演習針對海上可能出現的情況,立足打贏信息化海上局部戰爭,開展實兵檢驗性訓練,旨在提高海軍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另外,據報道,7月15日,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洪湖艦、駱馬湖艦入列命名儀式在廣東湛江某軍港舉行。至此,兩艘遠海綜合補給艦正式加入海軍南海艦隊戰斗序列,同時也標志著中國海軍遠洋遂行任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
(摘自《人民日報》《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