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鋼曾有個雅號叫“軍中女包公”,從總后勤部的專職紀委副書記到總政治部紀檢部部長、中央軍委紀委副書記,彭鋼干了整整10年,她的認真、較勁,遠近聞名。人們都說這個官最難當,很燙手。特別是對于彭鋼來講,更難,因為她說:“總有一面鏡子在那里照著”,這面“鏡子”就是她的伯伯彭德懷。
最早明白“沉默是金”
彭鋼本名彭玉蘭,是彭德懷最小的侄女。彭德懷一生沒有子女,彭鋼是和他生活時間最長,也是交流最多的晚輩。從12歲住進中南海永福堂開始,她斷斷續續和伯伯生活了15年。
1938年,彭鋼出生在湖南湘潭。彭鋼是彭德懷的大弟弟、烈士彭金華的女兒。從她記事起,家中就動蕩不安。1940年,在彭德懷的老家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國民黨特務半夜闖進彭家,彭德懷的二弟弟彭榮華當場被殺,大弟弟彭金華被捕,5天后也慘遭殺害。之后,彭鋼的媽媽因此精神失常了。12歲的彭鋼帶著弟弟彭康白,既當爹又當媽,同時還要應付國民黨特務的搔擾,生活過得非常艱辛。
1945年,王震率南下支隊到湖南,派人找到了他們,但由于當時彭鋼的身體不好,怕她北上延安長途跋涉吃不消,最終,王震只帶走了哥哥彭起超。
直到1950年1月,黨組織才把彭鋼姐弟接到北京,送他們進入華北小學讀書。彭鋼1953年考上北京師大附中,1959年8月考取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電子計算機專業,并將原名彭玉蘭改為彭鋼,決心做一名鋼鐵戰士。
1959年廬山會議后,是彭德懷一生中最為慘淡的日子。1959年9月,彭鋼進入西安電訊工程學院,在北京的彭德懷更為孤單和落寞。9月30日,被罷官的彭德懷舉家從中南海遷出,搬往頤和園附近的吳家花園居住。傳說,這里曾是吳三桂住過的園林,解甲后的彭德懷在院子里挖地種菜,過上了農民般的生活。
彭鋼說,她青年時期最先明白的人生道理就是“沉默是金”。“剛上大學,我還和一些同學有來往,后來常有指導員來打聽彭鋼都講了些什么,我再也不說話了,叫我干什么我就干。”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一下子就變得非常老成。
1962年,迫于各方壓力,彭鋼無奈休學。她放不下伯伯彭德懷,想利用這段時間好好陪陪他。1965年7月,彭鋼大學畢業后,由于受到伯父不白之冤的牽連,轉業后先后任北京汽車修理公司職員、技工學校教員、北京汽車制造廠技術員。
“文革”開始后不久,彭鋼和伯父之間的聯系被掐斷了。她知道伯父就在北京,卻咫尺天涯,不能相見。小報上、大街小巷的傳聞中,伯父受難的消息不斷傳來,彭鋼心如刀絞,到處打聽消息,最后只得到允許,可以到衛戍區給伯父送些必需的生活用品。
1973年,彭德懷被確診患了癌癥。直到這時,彭鋼才獲準可以到名為治療、實為關押的醫院探視伯父。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懷走完了他的一生。此時,彭鋼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伯父生前留下的文字材料隱藏好。彭德懷臨終前對彭鋼說:“多么希望死后能和我的兩個弟弟、你的父親葬在一起。但我沒有這個資格。我被打成了反革命,而他們是烈士。”
總政第一位女將軍部長
1978年12月,中央為彭德懷恢復名譽,平反昭雪。彭鋼回到部隊,到總參謀部氣象研究所工作,197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被評為工程師;1980年,她被調到解放軍總后勤部指揮管理自動化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工程師、室主任,1983年借調到總后整黨辦公室工作,1985年任總后勤部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長、部長。
1988年,彭鋼任總后勤部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1990年起任解放軍總政治部紀律檢查部副部長、部長。1991年6月27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發命令,授予彭鋼少將軍銜,她成為建國后人民解放軍第9位女將軍,同時以“第一位女將軍部長”的紀錄,載入總政治部的歷史。
彭鋼在中共十三大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在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為了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她自學法律,1994年10月獲得了律師資格證書。同時,她還兼任全國婦聯副主席。

也許是長期生活在伯伯身邊的緣故,彭鋼的身上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彭德懷的一身正氣。在軍隊,提起彭鋼,常會聽到兩種極端的評價:“厲害得很,不講情面,見到她都躲著走”;“講原則,辦事認真,踏實,很值得交的朋友”。彭鋼曾有個雅號叫軍中“女包公”,從后勤部的專職紀委副書記到總政治部紀檢部部長、中央軍委紀委副書記,彭鋼在紀檢工作崗位上干了整整10年,她的認真、較勁,遠近聞名。
1995年5月,彭鋼帶領工作組到蘭州軍區對黨風黨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這次,她在軍區了解到后勤部機關自1986年以來,先后有9名二級部正副部長、19名團以下干部因貪污受賄、玩忽職守等違法亂紀行為受到黨紀國法懲處,其中1名被判處死刑。這些干部的違法亂紀行為在軍內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嚴重破壞了領導機關形象,損害了軍隊聲譽,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
“蘭州軍區油料案”已于1993年結案,當事人也已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懲處,但這并不意味著事情的結束。老班子不存在了,新班子投入運轉。所有問題真的隨老班子的解體煙消云散了嗎?制度還是原來的制度,工作流程也沒有任何改變,干部手中的權力如此之大,動不動就可以批幾十萬上百萬,如果不從根本上鏟除產生腐敗的土壤,不重視新班子的自身建設,誰能保證不出新的“油料案”?要知道,老班子的成員也曾經都是部隊里優中選優選拔出來的精英啊!
彭鋼借祝賀中紀委監察部為蘭州軍區紀檢部門記二等功的機會,幫助蘭州軍區后勤部黨委總結“油料案”事件的教訓,以防微杜漸,防止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開始,有些領導對這個問題沒有足夠重視,說:“過去的事都過去了,1993年以后的班子就很好了。”彭鋼說:“我這次來不是追究某個單位或某個人的責任的,而是來總結教訓的。”
在短短的10天里,彭鋼和紀檢部的同志們一道,分別找后勤的5位黨委成員和13位二級部長及處長一一談話,召開了兩次常委會,并在后5天時間里幫助后勤整出一份《變教訓為財富,變壓力為動力,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的材料。這份材料,得到總政領導好評,成為當年全軍政治思想工作會議的參閱件。據知情人回憶:“彭部長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她真是一塊鋼,不僅辦事認真,而且思路清晰,真不愧是彭老總的后代。”
鐵面無私震懾“貪司令”王守業
做官越久,彭鋼越能體會到伯伯的不易和勇氣。很多上級領導不好處理的事情,最后就派彭鋼去“排雷”。有些本來查好的案子,由于一些原因,上級領導猶豫不決,就讓彭鋼重新寫報告,甚至吃飯時也有領導勸她,“彭部長你手抬一抬就過去了。”
彭鋼并不據理力爭,她只是堅定地說:“首長,這不是抬不抬手的問題。”彭鋼說:“那些犯了黨紀國法的腐敗分子,見我愛較真,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就說我冰冷無情,面黑心硬,厲害得很。”
坊間流傳,2007年,有朋友來告訴已經退休的彭鋼,原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免職。審判時,他對所有罪行供認不諱,只有一項,死都不承認。他曾給某軍事學院批了幾千萬,憑他一貫的做事方式不可能分文不取。王守業急了,無奈地喊道:“我敢嗎?那個‘鐵姑奶奶’的侄子在那里工作,我不是往槍口上撞嘛!”王守業提到的“鐵姑奶奶”就是彭鋼,可見她的威懾力。
其實,彭鋼并不像外界傳言的那么“兇巴巴”,“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紀檢部門也負責把你沒有的事情,給你更正過來”,這是彭鋼查案時經常說的一句話。
據說,有一位過去的戰斗英雄被告有4項違紀問題。一見面,那人就給彭鋼一個下馬威:“彭部長,你坐在主審席上,你今天是要審我啊!”
彭鋼反問道:“我小時候就是聽你的英雄事跡長大的,你過去的英雄氣概哪去了,怎么成這樣了?”接著彭鋼又以柔克剛:“咱們先不談問題,這剛過年,我先給你拜個晚年。”這么一來,兩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彭鋼核實后發現,4個問題中的兩個問題不存在,剩下的屬于管教子女不嚴。之后,當事人便講:“你們都說彭部長厲害,她的確也厲害,但是她是講道理的,沒有就是沒有,她是很公正的。”
2014年6月24日,彭鋼因病離開了人世。6月30日,她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301醫院舉行。人們含著無限的深情和淚水送別了這位有黨性、有原則,剛直不阿的軍中“女包公”。
(摘自《湘潮》2015年第7期,《楚天金報》201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