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韓國日報》《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借口“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日本動用海空力量加強了對半島周邊的監控。在中日東海較量處于膠著狀態的情況下,日本欲借機將“戰線”拉到北方,對中國北部沿海實施監視。
對于朝鮮半島,日本的軍事應對動作之大不亞于亞太美軍。日本自衛隊啟動了警備機制,加強對朝鮮和韓國軍事動態的監控。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護衛艦定期在與朝鮮半島相連的日本海巡航。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也在該海域搜集情報。
日本《東京新聞》透露,日本自衛隊目前24小時不間斷地搜集朝鮮半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情報。除P-3C巡邏機外,自衛隊還派出E-P3電子偵察機赴日本海空域加強警戒。另外,為迅速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日本預警機進入待命狀態。
《韓國日報》認為,朝韓劍拔弩張在某種程度上令日本獲得“紅利”——日本自衛隊在不實施演習的情況下就有理由動用巡邏機和戰艦巡航日本海,還可對朝鮮乃至韓國沿岸的軍事動態進行偵察。P-3C巡邏機的監視范圍不僅覆蓋日本海,還包括朝鮮和韓國東海岸的前沿基地。不排除日本為這種移動的偵察裝備搭載了功率更大的雷達,從而對朝鮮半島縱深實施偵察。
《東京新聞》稱,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往日本海的護衛艦不久前更換了聲吶、傳感器等設備,以改善海上偵察能力。這一方面可以防范潛艇,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搜集信息;另外,隨日本護衛艦一同行動的快艇配備了水下探測器,而以前日本自衛隊的快艇并不配備偵察裝置。由此可見,日本艦艇編隊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搜集朝鮮半島東部沿海的情報。
據韓國《先驅經濟》報道,朝鮮半島西側是黃海(韓國稱“西海”),雖然日本自衛隊的護衛艦和巡邏機不能越過半島對黃海實施偵察,但日本設置在北部島嶼的監聽基地能將觸角伸向黃海。
日本新聞網披露,來自日本防衛省內部的消息稱,位于秋田縣的日本自衛隊監聽基地的雷達滿負荷運轉,加強對朝鮮半島方向通信電波的監聽,從而及時掌握半島的軍事動態。以日本北部監聽站的工作半徑加上全力以赴進行監聽,黃海及中國北部沿海地區可能都在其監聽范圍之內。
《先驅經濟》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精銳潛艇可能頻繁出沒于日本海,甚至逼近中國部署,以獲取信息。海上自衛隊的兩支潛艇戰斗群分別部署在廣島縣吳港和神奈川縣橫須賀港,這兩座基地可能都派出潛艇奔赴朝鮮半島周邊。
朝鮮半島周邊及中國北部沿海海況復雜,島礁星羅棋布,平均水深只有四五十米,聲波在水下不易傳播,反潛聲吶容易遭到干擾。因此,日本潛艇編隊可以在該海域頻繁活動。通過巡航和偵察,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必要時可建立水下封鎖線,封堵解放軍黃海沿岸基地與外海相連的通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目前日本在東海釣魚島與中國的對峙進入膠著狀態。雖然受到地方政府的阻撓,但日本防衛省仍堅持推進在與那國島部署監視部隊,以掌握解放軍的動向。除此之外,日本還考慮在宮古島或石垣島部署“國境警備隊”。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與那國島上有2000米長的飛機跑道,“有事”時自衛隊可派空降部隊增援該島,也可在島上部署P— 3C反潛巡邏機。這可進一步完善日美針對中國實施的島鏈圍堵。因此,中國不會對日本的離島部署聽之任之,可能采取反制行動。“解放軍可能制定了反制計劃,即在戰時打擊與那國島的日本雷達站、機場和碼頭”。
《韓國日報》指出,日本可能有意在東北亞海域開辟新的“對華戰線”。朝韓關系緊張給日本增兵中國北部海域提供了借口。不排除日本將“戰線”拉到北方,借對朝鮮半島局勢的關注加強針對中國北部沿海的軍事監控。(姜素清、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