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的發生是一個慢性的演變過程。起初可能只是肛門口長出的一個硬疙瘩,逐漸長大就形成了肛門膿腫,剛開始有點疼,膿腫破潰后,突然就不疼了。但這并不代表病好了。之后,肛門附近會反反復復出現膿腫、破潰,肛門膿腫就形成肛瘺了。不少患者因為懼怕手術,一拖再拖,甚至長達數十年,結果導致很多并發癥發生,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肛門直腸狹窄:由于常年的反復炎癥刺激,導致瘢痕攣縮,使肛門、肛管、直腸腔道狹窄,以至大便發生變細、變扁,大便困難,甚至發生腹脹、惡心、 嘔吐等腸梗阻癥狀。臨床檢查時,發現肛管或者直腸有明顯的瘢痕,個別病人在直腸末端出現瘢痕隆起,類似于直腸癌的體征,很容易誤診。
2。肛門不完全性失禁:由于肛瘺反復發作,導致肛管直腸周圍肌肉和軟組織廣泛感染,大量結締組織的增生、變硬,使肛門周圍失去彈性,從而影響肛門的關閉功能,有時對稀便難以控制,造成了不完全性肛門失禁。
3。肛門慢性濕疹:由于肛瘺反復發作,瘺管常有分泌物溢出,長期刺激肛周,導致皮膚慢性濕疹,患者奇癢難忍。
4。肛瘺癌變:經臨床觀察與國內外文獻報道,肛瘺超過十年以上容易發生癌變,與長期慢性炎癥刺激有關。可能由于局部區域淋巴結構被破壞,免疫力降低,使瘺管組織逐漸癌變。表現為肛瘺外口排出黏膠狀分泌物,切開瘺管后瘢痕組織脆硬易出血。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