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密在《齊東野語》中,記錄了美女嚴蕊含冤受刑的過程:嚴蕊是臺州天臺縣軍營中的官妓,就是歌舞藝人。她容貌和才藝都是營妓中最好的。她也極喜歡應酬交際,名聲傳遍四方。
唐與正任職臺州時,嚴蕊也成了他的座上客。有一次在酒宴上,命嚴蕊以紅白桃花為題賦詞。嚴蕊即席填詞《如夢令》一首:“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詞中雖沒有用一個桃花字樣,卻以武陵隱喻桃花源,恰好點題。可見嚴蕊的才情非同一般。唐與正十分高興,重重獎賞嚴蕊。
著名的理學大師朱熹提舉浙東常平倉,從婺州到臺州巡視時,有民眾攔轎狀告唐與正貪污受賄。朱熹受理此案后,聞知唐與正與嚴蕊關系密切,就指責他有越軌行為。《大宋律例》明文規定:官員不得私狎妓女,不然便是犯罪。
于是,下令把嚴蕊囚禁于天臺縣獄中審理。關了一個多月,始終也得不到具體的口供。有個獄吏勸她:“你為什么不早點承認了與唐與正有越軌關系呢?承認了也不過挨一頓板子。”
嚴蕊義正詞嚴回答:“我自己只是一個低賤的妓女,縱使真的與太守有越軌的行為,判刑也不至于死罪。然而不可妄言是非真偽,以玷污士大夫的清白名節。”嚴蕊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杖刑。
后來,朱熹改任別的官職,被調離了浙江。這時任御史的岳霖專管審理各級官員的違紀案件。他再復查此案時,十分同情嚴蕊的遭遇,借慶賀元旦的機會,命嚴蕊當場填詞表白自己。被折磨得十分虛弱的嚴蕊不用思考,立即口吟一首詞《卜算子》:“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岳霖聽明白了嚴蕊詞中的心愿——希望獲得從良的機會,立即下令釋放嚴蕊從良。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