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物流配送也應運而生,校園物流作為一個重要載體因而體現著相同的發展趨勢。校企合作教學模式近年來在高校中得到廣泛應用,專注于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校更是如此,而在實際操作中,尤其是具體到某一個專業領域上,校企合作模式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本文分析了關于校園物流的一些思路,是對傳統體系課程的改革,是對課程自身的優化和改進,以期對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借鑒。
【關鍵詞】校園物流;校企合作;物流配送;發展機遇
一、理論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并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代物流即對貨物的流動、存儲進行合理計劃、執行與控制的活動過程,它以市場實際需求為基礎,將運送、存儲、裝卸、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進行整合、協調,最終達到滿足社會和顧客需求的目的。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以其有效性而著名,在引導學生準確分析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增強學習的興趣。同時達到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活躍課堂氣氛,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實踐方面可以采用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和企業之間所建立的一種產學研合作方式。通過實習,不僅可以了解真實生產中的一些實用技能,還可以對理論知識加以完善化。在觀念上要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同時要以教學計劃為依托,學校和企業雙方協同確定教學大綱。要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先進的技術、熟練地操作技能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興趣,使課堂更豐富多彩。每個課程應由實踐和理論兩部分組成,要在理論學習時間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增加實踐的核心課程。
如今很多人對校企合作概念的理解和實踐存在著不正確觀念,由于受到傳統人才培養理念的約束、優秀教師和實踐單位缺乏等方面的原因,我國應用型院校的培養方法基本和研究型院校趨于一致,即重理論傳輸而輕實際鍛煉,這與我國應用型院校的培養目標和理念相背離。同時,存在著以下三點問題:
(一)具有實踐經驗的“物流運輸管理”教師的缺乏,“物流運輸管理”專業是一個新近發展起來的專業,它對物流運輸管理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對教師的實際經驗的要求更高。但是,高校教師由于缺乏實踐經驗,不能完全勝任教導學生的工作,而企業的工作人員更是不可能騰出時間來給學生上課。
(二)“物流運輸管理”資源配備落后,由于受到教學觀念和教學設備等各方面的限制,應用型院校的教學仍然停留在以書本教學為主的階段,學生和社會理想的“實踐基地”無法在現實中得以實現。落后的教學方法,使得“物流運輸管理”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無法滿足社會期望。
(三)管理體系不完善,物流專業的實踐需要學校根據對口物流企業的生產特點包括工作時間等制定好相應的管理方案,但實際上卻缺乏這樣一種管理機制。4、合作雙方目標沖突。任何企業都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根本目標,物流企業也不例外。作為這樣一個實踐性很強的領域,物流企業需要的是真干實干,時刻以完成生產目標為前提,而學校送來實踐的學生顯然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生產任務。
為了應對上述所提出的問題,相應列出了積極有效的措施:
1、加大校外的培訓力度,對專業教師進行職業資格培訓和專業知識培訓,增加實踐課程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地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
2、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案。物流專業的校企合作教學必須明確物流企業的人才需求、學生的學習現狀,學校的教學方針必須與企業總的經營方針相適應,如學校應深入調查物流企業倉庫管理方面的運作方式、人才素質,再針對此進行教學目標配合。
3、大力提倡教師進入企業進行實踐。進入企業實踐,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從思想、技能等各方面進行自我提升的良機。教師進入企業一線,可以對產品的生產過程、產品的工藝,以及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有更好的了解。
4、創建共贏實訓基地。建設完善的實踐基地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一環,物流企業涉及的崗位眾多,有管理類的也有操作類的,不管運送、倉儲,或其他崗位,學生都需要系統學習物流企業運作這一條龍上的所有知識。
5、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學校在選聘教師時,應該重視對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老師的選拔,這類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先進的技術、熟練的操作技能,他們能夠把這些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可以大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得課堂更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建立溝通、評價與反饋機制。學校為了能更好地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態,要與企業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企業應安排專人或專業團隊負責此項目,定期和學校老師溝通學生的實踐情況,良好的溝通能確保學生利用有效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物流配送
所謂電子商務背景下的逆向物流,主要是指退貨逆向物流,也就是下游顧客將不符合其訂單要求的、不滿足其期望值的或者是因某些客觀原因失去了利用價值的產品退回到上游供應者的商品實體轉移過程。而對電子商務企業而言,在物流活動中獲得產品的再利用價值則顯得尤為重要,能否制定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體系便成為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的關鍵因素。
四、小結
綜上所述,校園物流的發展機遇不僅僅是以上三種,但是上述情形卻補充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著手的方面。對于應用型高校物流專業的學生,他們是沒有踏上社會的學生,無 論是什么樣的身份背景,學校都有義務把他們培養成理論結合實踐的全能型人才。在當今物流行業發展的快速階段,更應該不斷改進思想、增加實踐。這不僅僅需要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和企業的配合,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為社會培養真正的人才,從而達到雙贏格局。
參考文獻
[1]劉新全.基于案例的物流管理專業教與學方法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
作者簡介
馬利文(1990-),男,山西太原人,山東協和學院在讀本科生。
該成果是2015年山東協和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51332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