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手機、平板與筆記本電腦等移動智能設備在國內的高度普及,為移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準備了天時地利之基礎條件;而破除時間與空間等框架束縛的移動化,因賦予個人以自由與便利,也為世人喜聞樂見。因而,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移動化的日常辦公與業務受理等早已不再只是概念與愿景,已成為現如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新常態”。據剛剛發布的《2015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研究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12月,國內在網活躍移動智能設備數量已高達8.99億臺——這其中,就有企業移動信息化建設的極大貢獻。
作為綜合通信平臺的主要建設力量,運營商是移動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所倚重的中流砥柱,當然也是最早探索和嘗試企業移動信息化建設的先鋒隊伍。因此,當華三通信與浙江移動合作之時,浙江移動的業務移動化已具備一定的規模,但移動化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和管理難題,以及如何提升員工及客戶的體驗,推動業務創新與價值增長,則成為浙江移動進一步推進移動化所必須攻克的挑戰。
實際上,安全、管理與體驗這三大難題,也是企業移動信息化建設深入發展時多將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就安全而言,設備、應用、數據和網絡涉及到多層面的安全風險,如若不能步步為營,則必將“步步驚心”,陷移動IT體系及業務于重重險境之中。對此,華三通信給出的解決方案則是,讓安全充分“移動”起來,隨設備、應用、數據和網絡而移動,實現安全防范舉措的“亦步亦趨”、“如影隨形”。
具體來講,一是將終端設備納入獲取、部署、運行、回收的資產管理軌道,同時執行準入認證與終端安全檢查;二是對合格用戶進行動態授權,不同用戶享受不同的網絡使用權限;三是將數據保存在“安全沙箱”,將終端上的企業數據隔離加密保存,即使拷貝出來也無法閱讀,終端遺失時可擦除企業應用和數據;四是將APP數據通信通過SSL VPN加密,防止信息泄露。
而簡單來說,對于用戶而言,這些隨設備、應用、數據和網絡靈活移動的安全舉措則可以拆分為行云流水一般的四步曲,即:“你是誰?”(身份認證)——“你安全嗎?”(終端檢查)——“你可以做什么?”(網絡授權)——“你在做什么?”(行為管控)。這就如同一個“安全通道”,在途中分設了四個“安全崗哨”和安檢設備,從而真正做到時時處處安保隨行,步步安心。
移動化所帶來的管理難題主要涉及設備管理、應用管理和發布以及網絡權限管理,而難就難在設備、用戶與應用版本的蕪雜紛繁上,如果不能實現移動空間的靈活有序、條分縷析,就會很容易讓移動化呈現出“碎片化”的混亂狀態,不僅會降低業務效率和使用體驗,更會加劇整個體系的安全風險。
因而,對于終端設備和用戶管理,因牽涉到公司資產、員工自有和單用戶多設備及多用戶單設備等多種復雜情形,華三通信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標簽對設備和用戶進行分組管理,同時不同的角色授予不同內網資源訪問權限。
而在讓人頭痛的APP應用管理上,華三通信幫助浙江移動建立了企業應用商店,并根據用戶權限關聯和控制APP下載、安裝和更新等,同時建立了自動化分發流程和灰度發布制度。其中,灰度發布制度能通過小范圍發布試用的方式很好地規避新應用或應用升級所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
在華三通信看來,移動信息化的管理,貴靈動,忌固化,對不同的用戶和設備以標簽相區分歸類,并因此進入合而不同的管理路徑,對應包括APP應用等在內的各種網絡權限的授權和自動分發,灰度發布亦是通過用戶權限進行相關應用的安全分配。所以,厘清源頭,建立規制,順流而動,管理亦不再是難題。
移動化的終極體驗者和受益人是用戶,不管是員工,還是客戶,抑或是企業本身,移動化本身只是途徑和方式,其主旨并非僅是“移動”辦公,而是意在通過“移動”解放員工對辦公時間與空間的依附,提升客戶服務的效率與質量,增進業務核心價值,甚至催生創新業務模式。
那么,當安全與管理均“移”上了軌道之后,如果用戶體驗欠佳的話,上述所有目標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對于這最后一道關卡,華三通信通過單點登錄、自動配置多種認證等方式確保用戶登錄安全且簡便,同時用戶在系統桌面、移動辦公客戶端界面均可啟動辦公應用,而在卸載移動辦公客戶端后,辦公應用無法登錄,從而實現了“易啟動”和“防卸載”這兩種與用戶體驗緊密相關聯的功能,很好地優化了用戶的使用體驗,讓移動之魅力真正惠及終端使用者。
要讓安全之速移和管理之律動相加,那么華三通信希望其結果是不止于“移動”,不止于空間與辦公系統的移動,而是讓手持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的龐大用戶群感受到移動化對于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業務模式極具革命性的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