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方法不僅與教學理論而且與心理學、語言學等領域息息相關。近年來,學者們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促使英語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本文針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問卷調查尋找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研究結果顯示,最受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是現代教學方法中的基于內容教學法,同時對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之間存在共通點進行討論。
關鍵詞:教學方法;中學英語;基于內容教學法;學習效率
一、教學方法研究概述
眾所周知,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學者們一直不斷探索新的英語教學方法,然而,學者們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學習策略以及學生如何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的應試教學方法,卻疏于探索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基于一種系統規則和程序的教授一種語言的方式,也就是如何教好與學好一門語言的觀點的應用。教學方法不斷改進和發展,便出現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之分。傳統教學法:直接教學法、語法-翻譯法、聽說法。現代教學法:全身反應法、交流教學法、社區教學法、基于內容教學法。
在直接教學法的課堂上,學習者不允許使用母語,強調發音而不注重語法規則。語法-翻譯教學法認為語言學習主要是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相互轉換,學習過程中需要牢記語法規則與擴充大量詞匯。聽說法認為學習一門語言就是習慣獲得。全身反應法旨在讓學生對簡單的命令,全身反應法強調聽力理解的重要性。交際教學法的側重點在于使得學生在不同場景下進行合適而有效的交流。因此在交際教學法的英語課堂上,邀請、建議、投訴以及時間、地點等概念的表達是重要教學內容。社區教學法旨在為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人際關系。
中學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但許多中學生不知如何學好英語以至于越學越糊涂,更有甚者,厭惡英語課程。為了結束這種現象,本文針對哪種英語語言學習方法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實證研究,旨在發掘適合中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
二、研究問題
本文主要論述以下兩個方面:
(1)哪種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容易接受?
(2)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之間是否有共通點?
三、 研究方法
本文本項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然后對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下而具體介紹受試者和測量工具。
(一)受試者
參加本項調查的受試者為某中學初中生40人,這40名受試者均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的,但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只有30份。
(二)測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測量工具是SPSS軟件。受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一個萊克特量表(Liken Scale),即5點量表上對每個項目的論斷表明自己的態度或對每一項陳述評價符合自己的程度。該量表分別測量7類語言教學策略,共28個項目。
四、 結果與討論
表1數據顯示基于內容教學法(CBI)總分439,交際教學法(CLT)總分最低為302,表2數據顯示CBI平均分為14.63,為最高,標準差2.059為最穩定,CLT 均分10.07為最低。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初中生對基于內容教學法更感興趣。出乎意料的是初中生不喜歡交際教學法。表3數據顯示語法翻譯法(GTM)與聽說法(ALM)相關性為.015(p<.05)。從表3可以看出翻譯--語法教學法和直接教學法成顯著相關。表4數據顯示CBI與ALM相關性為.189(p<.05),可以看出CBI與ALM不相關。從得到的數據看,中學生更加歡迎基于內容教學法,該結論說明初中英語課堂缺少有趣的課堂活動。學生想要學習語法、閱讀以及寫作之外的內容。CBI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在CBI問卷的各項選項中,學生們更加傾向于影視賞析教學,這種現象表明學生想要快樂學習而且要學習更加實際的用語。從心理學層面分析學生不喜歡交際教學法是因為他們英語初學者害怕出錯而不愿與同學或教師用英語交流。
五、結論
在初中英語課堂,解決英語學習問題的關鍵在于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與學生相互交流深入了解,也因此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有助于教師發掘學生的潛質。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基于內容教學法更加適合他們。研究存在不足,比如基于問題教學法未囊括在調查問卷中。雖然本文存在不足,研究結果能對促進中學英語教學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車繼雁,孫詠梅.模因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2 (5):153-156.
[2]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劉潤清,吳一安. 中國英語教育研究[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施良方,崔允漷. 教學理論: 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謝橋.淺談如何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方法[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