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全國多所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調查,闡述目前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的現狀,并分析我國表演專業人才就業的方向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體育院校 表演專業 畢業生 就業
大學生就業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而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是一個年輕的專業,從2004年始發展至今才過12年,怎樣才能促使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的發展,使體育表演專業畢業生具有競爭能力,這是值得我們深思探討的問題。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檢索、查閱“中國知網”,獲得與本研究相關的各類期刊、報紙、學位論文、重要會議等文獻資料,并將搜集的資料按同類專題進行歸類整理,探尋解決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選取北京體育大學、沈陽體育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武漢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等六所體育院校進行調查并發放調查問卷,此次調查針對開設該專業的六所高校畢業生共發放了600份問卷,回收了528份,回收率達到了88%,有效問卷510份,有效率達96.6%。

3.訪談法
在研究過程中,走訪表演專業有關專家、領導與教師,了解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為撰寫本論文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4.數理統計法
根據研究框架,通過Excel軟件將數據與信息歸類整理,制作成圖表等形式。
二、結果與分析
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分析。畢業生的就業率通常用已經就業的畢業生人數與需要就業的畢業生總人數的比值來計算。就業率其計算方法是:(畢業生總人數-未就業人數)/畢業生總人數。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沈陽體育學院2009屆畢業生一共為60人,畢業生的就業人數為24人,就業率為40.0%;2010屆畢業生一共為55人,畢業生的就業人數是51人,就業率92.7%;2011屆畢業生總人數為133人,就業的人數為72人,就業率為54.1%;2012屆畢業生總數140人,就業人數124人,就業率是88.6%;2013屆畢業生總人數160人,就業人數為151人,就業率是94.4%。2009屆至2013屆沈陽體育學院表演專業的畢業生總人數是548人,未就業的總人數是126人,就業總人數422人,總體就業率是77.0%。

北京體育大學表演專業2008年的畢業生人數為50人,就業人數達到49人,就業率高達98%;2009年的畢業生人數為81人,就業人數達到了80人,就業率達98.8%;2010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22人,就業人數達到了120人,就業率達98.4%;2011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32人,就業人數達到了130人,就業率達98.5%;2012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48人,就業人數達到147人,就業率達99.3%??傮w看來北京體育大學就業率逐年增高,且畢業當年直接就業率均高于98%,2008-2012年的畢業生總人數為533人,就業人數則達到了526人。五年平均就業率為98.7%。

湖南農業大學表演專業2012年的畢業生人數為21人,就業人數15人,就業率為71.4%;2013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4人,就業人數10人,就業率為71.4%;2014年的畢業生人數為26,就業人數22人,就業率為84.6%;2015年的畢業生人數為56人,就業人數達52人,就業率高達92.9%;2012-2015年的畢業生總人數為117人,就業人數為99人。四年平均就業率為84.6%。

武漢體育大學表演專業2013年的畢業生人數為67人,就業人數60人,就業率為89.6%;2014年的畢業生人數為70人,就業人數64人,就業率為91.4%;2015年的畢業生人數為72,就業人數68人,就業率為94.4%;2013-2015年的畢業生總人數為209人,就業人數為192人。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1.9%。

廣州體育大學表演專業2013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08人,就業人數103人,就業率為95.3%;2014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25人,就業人數118人,就業率為94.4%;2015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30,就業人數125人,就業率為96.1%;2013-2015年的畢業生總人數為363人,就業人數為351人。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6.6%。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表演專業2015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7人,就業人數17人,就業率為100%;2016年的畢業生人數為24人,就業人數18人,就業率為75.0%;2015-2016年的畢業生總人數為41人,就業人數為35人,兩年平均就業率為85%。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六所學校的學生數量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招生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北京體育學院開設表演專業當年直接就業率均高于98%,而開設表演專業相對較早的廣州體育學院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平均在96.6%,這說明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可觀。沈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高校的學生就業率也穩步上升,說明體育院校表演專業人才在慢慢被社會認可,且有著一定的市場。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涉外經濟學院作為剛剛開設表演專業不久的高校來說,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則需要兩所高校學習和努力。從整體就業率來看,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近幾年的就業狀態良好。
(一)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行業流向
行業流向是指畢業生在學校完成學業后選擇的就業方式。據調查得知,學校、表演性質組織以及健身俱樂部等行業在出現先遞增后減少的情況,而企業、研究生以及其他職業卻在逐年提升。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學校以及健身俱樂部等行業在學生的專業水平上要求比較高,并且要求學生需要相關的資格證書,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從事相關職業的難度。而很多表演性質組織的不正規,無發展空間的情況也使得學生逐漸減少了從事該行業的熱情。
(二)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地域分布
從圖1可以看出,選擇在一線城市就業的體育院校表演專業學生占11.4%,二線城市是34.3%,三線城市是14.3%,四線城市是11.4%,由此得知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地區主要是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縣城及農村則無人問津,這從側面反應出受計劃體制的影響,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希望留在城市,并且大部分都是選擇國家機關、高校、公辦學校和事業單位工作,期望得到好的待遇,而很少有愿意選擇西部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省內小城鎮,即使國家給予一定的優惠待遇也很少有畢業生愿意了解。
幫助畢業生認清就業形勢,鼓勵畢業生深入基層,到艱苦的地方去從事體育藝術類表演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目前眾多高校需要做的。特別是農村的迅速發展,急需補充大量的專業性人才,這既是社會所需求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也是畢業生可以考慮并且服務的新的領域。
三、結語
體育院校表演專業學生每年的就業率均在逐年增加,但未就業的學生仍然存在,學生就業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大部分體育院校表演專業學生畢業后都選擇了留在二三線城市,縣城、鄉村卻無人問津。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形勢,鼓勵畢業生深入基層去從事體育藝術類表演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目前有表演專業的體育院校需要做的,也是表演專業畢業生需要面臨的。
參考文獻:
[1] 任文菲.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沈陽:沈陽體育學院.2013.
[2] 周平.體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及對策分析[D].湖南農業大學體育藝術學院.2014(3):25.
[3] 陳壯.北京體育大學表演專業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金田.2014(2):87.
[4] 郭希.我國體育類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J].體育科學研究.2009(1):89.
[5] 李曉霞.山東省高校體育舞蹈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去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6] 焦帥.北京體育大學表演專業大學生就業狀況及發展規劃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4.
[7] 戈俊.就業形勢的隨機性決定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發展的導向性[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58.
[8]丁小紅.對我國三所體育院校表演(體育藝術方向)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
[9] Sports medicine (Auckland, N.Z.). 2012.21(4):292-312.
[10] 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2005,Vol.13(6):437-438.
[11] 王艷,唐紅兵.高校體育表演專業就業市場的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2):4.
[12] 丁小紅.對我國三所體育院校表演(體育藝術表演方向)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