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水皮股市創富錄》
作者:水皮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04-01
在水皮的辦公室里,兩張鏡框里的《華夏時報》格外奪人眼球,一張是2007年7月9日的頭版:“2007:被壓抑的牛市猜想5000點or6000點”,另一張是2009年2月7日的頭版:“紅牛行情鎖定井噴目標第一2500,第二3500”。作為一家財經類報社的總編輯,水皮很愿意預測股市的點位,也對他的成功率頗為得意。
在2015年的大行情中,他又在上證指數5000點面前勸說投資者落袋為安。市場大趨勢真的可預測嗎?《御風而行》之后,《風生水起》又來。水皮要與投資者分享的正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資本市場上,普通投資者如何通過耐心等待并利用一輪大趨勢掙到錢。
大勢,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水皮看來,市場是可以被預測的。客觀、理性、邏輯是做判斷的前提,而預測中國的股市需要一個獨特的參照系。
水皮認為,市場中人有兩個特征,一是身在其中,二是急功近利。簡單而言,一旦入市,智商為零,這是對所謂利令智昏最好的解釋。所以,要想對大勢有相對理性的預測,必須保持相對獨立,跟這個市場若即若離。對市場沒感覺不行,整天跟著市場的脈搏跳動也不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持客觀、理性、邏輯,而這三點正是預測的前提。市場上99%的參與者是非理性的、不講邏輯的,唯一的邏輯就是“我要掙錢”。你一定要選擇當那1%的人。
要預測中國的股市,你其實需要依靠一套參照系:一是宏觀經濟,二是政策導向,三是市場資金,四是市場情緒,第五才能落實到市場估值上。
“我越來越認為,影響股市真正的因素,是資金和股票的供求關系:如果股票供過于求,股價就會下跌,如果股票供不應求,股價就會上漲。這就是我為什么在股市重新回到5000點之后一反常態頻頻看空。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一個死多頭變成了死空頭?實際上,沒有絕對的死多,也沒有絕對的死空,要根據情勢變化調整。”
作者水皮,知名財經評論家。本書以“風”為線索,記錄了水皮在新一輪市場載浮載沉中的心路歷程,是沉浸中國股市20余年經驗積累的精華展現。“風”來去無蹤,卻既有摧毀一切又有催生萬物的力量。跟水皮讀懂股市之風,選時不如選勢,不再被市場駕馭,成為市場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