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領域都有萬億級市場的發展空間,大量創業者、投資者瘋狂擁入,令消費升級逐漸成為時下新“風口”。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90后、00后等群體的崛起,一個消費升級的新時代已到來。目前,大眾對餐飲、娛樂、文化、教育、體育、旅游、醫療等各個方面的消費需求在不斷攀升,每個領域都有萬億級市場的發展空間,大量創業者、投資者瘋狂擁入,令消費升級逐漸成為時下新“風口”。
君聯資本邵振興:
四大緯度驅動三大投資方向,內容從創業到變現有四大階段
未來能夠推動行業升級或者變革有四大因素:第一,社會。人均GDP漸次跨越關口,90、00后開始成為消費主力,多元文化呈現;人口結構變化,紅利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第二,技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持續滲透,數據、智能等新技術加速升級。第三,經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第四,政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知識產權環境趨好,深化改革、國企改革。
基于以上,2016年三大投資方向:文化娛樂、運動休閑、創意消費值得關注。
邵振興認為內容變現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品質化。生產出來的內容必須是大家喜歡的,微博、微信粉絲10萬+,才叫品質。第二,模式化。需要解決的是怎么去持續生產好的內容,怎么把人群劃分出來。第三,媒體社交化。把人群劃分出來之后才有媒體屬性和價值,而基于粉絲關系的社交,是黏性更高的一種交互,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影響用戶的決策和選擇。第四,平臺化。內容最終可以成為流量平臺。
最終,回到主題,基于內容和社交的創意消費形態要滿足四個特征:原創、個性、互動、體驗。
聯想控股朱擁華:
資本寒冬下的消費品投資策略,兩大投資方向可供借鑒。
投資方向上的兩大主題:一、創新的消費服務升級,比如社區化服務升級、母嬰消費類端口、水果端口、小店模式O2O化;二、品類驅動的產品品牌,比如調味品、酒+水、零食類、保健品類。
最近資本市場的變化還是很大的,尤其最近一個月整個資本市場活躍度有明顯提升,寒冬不能說過去了,但是節奏確實有放緩的趨勢。2015年年底在聯想控股內部,通過復盤以往的投資項目,分析消費升級的當下我們應該投什么?偏好和回避投資標的是什么樣的?
概括起來無非三個方面:行業、企業、團隊。
華策影視王叢:
供需失衡、付費內容導致IP爆火,內容創業有兩大市場業態
IP熱背后有兩個核心原因:第一,供給和需求失衡。目前電影、互聯網視頻的市場需求大爆發,但背后創作群體創作力和生產效率無法跟上需求快速的增長。隨著創作者原創能力提升會得到逐步改善,5~7年之后會有更多的原創內容產生給消費者來消費。第二,中國互聯網視頻消費模式從廣告模式變為付費模式。行業內對付費內容的重視,導致市面上對超級IP的盲目追逐。
關于內容創業,他特別同意KOL、網紅是IP概念、匠人之心等提法。未來業態大約有兩種:第一,頭部市場。像美國六大公司、韓國四大公司等做的面對整個大消費群體,幾個大的上市公司做的一些頭部內容。第二,粉絲支撐的市場。全世界有很多細分領域支撐的內容,對于網紅,有10~20萬粉絲,通過電商或者其他商業模式就可以維持很好的盈利狀況。
天神娛樂朱曄:
影視行業的機會剛剛開始,估值虛高的直播行業投資需謹慎
今天就是IP時代,網紅是另外一種IP的表現。其實羅輯思維、郭德綱都可以看做是一個IP,網紅只是一種極致IP的表現,把IP和人疊加在一起。影視行業今天的渠道性質更開放,所以資金更應該是往影視傾斜,一個渠道如此分散、需求快速增長的市場,肯定充斥著大量機會。
相比影視行業,游戲行業很悲摧,大部分流量都握在騰訊、360、小米等公司手里,在流量受到特別壟斷的行業里,對IP需求量特別大。所以對于特別強的IP產品,我們咬牙不管多貴也得買。
直播我過去也投,但不是特別成功。個人認為這是流量變現型的業務,就是把流量導入進來,通過網紅獲取收入。它在整個未來會是一個只要是做娛樂行業的公司,在其生態鏈下必須有的環節。我跟陌陌創始人唐巖聊,他也做直播,因為是陌生人社交,所以漲得很快。如果一個直播公司估值10億美金,那么投資就需要更慎重,要看它離天花板還有多遠。
以太資本周子敬:
下一輪互聯網創業浪潮會誕生在消費升級的哪個領域?
以太成立到現在有兩年的時間,也見證了一波又一波的機會,2014年火的是O2O,2015年爆發的是B2B。我們在經營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數據,從中可以看到創業、投資潮起潮落的趨勢,今年的主題是消費升級,其實就是吃喝玩樂,那么到底哪些領域能夠獲得投資人青睞?
第一,實物電商。人群電商(90后、00后群體細分)、品質生活、購物便捷(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從流量到渠道的變化,帶來了更多創業和投資機會,目前品牌電商、導購電商都發展得相當不錯。
第二,文化娛樂。文化娛樂增長非常快,也是一波大的浪潮,很多資本都在投入。現在出現的很多明星公司,都是在兩年前就開始投資、發展,2016年已進入資本和業務蓬勃發展的高速期。未來內容類的、渠道類的、第三方服務類還有機會。
第三,體育健身。這個題材火了很久,也出現了一些明星企業,之前很多細分領域也已被占領。電競自2015年開始出來很多品牌,競爭非常激烈。好的賽事IP潛力巨大,還有一些不缺用戶和現金流的第三方服務也發展得很好。
互聯網創業都是一波一波浪潮,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大的新浪潮出現,也希望在新浪潮中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能掘金成功。(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