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泥馬路,從郁(yù)郁蔥(cōnɡ)蔥的大樹間穿越而過,透過樹的縫隙(fènɡ xì),還能看到馬路兩邊金黃的稻田,有時還能見到幾個放牧的孩子。每次回老家,我都特別地興奮,因為這條路是我回去的必經之路,不僅能讓我欣賞到美景,還能讓我體驗“過山車”的感覺。
很難想象這么美的一條馬路以前卻是一條非常糟糕(zāo gāo)的土路。爸爸說,以前他在縣城讀書的時候,這條路可難走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好了,政府撥款讓這條路變成了水泥路,還一直延伸到我們小鎮的一個著名景點,不僅讓家鄉人得到了實惠,也方便了外來的游客。老家人稱這條道路為“幸福大道”。
老家的變化可不僅僅體現在這條路上。瞧,沿著這條“幸福大道”,過了一個三岔路口,我們快到外婆家了。以往要是夜晚去外婆家,外婆得知我們快到了,早早就把自家屋檐(wū yán)下的燈拉亮,現在街道兩旁柔和的燈光像一排排小衛士一樣,列隊歡迎著我們。每每這個時候,外婆就一邊摟著我往家走,一邊感慨道:“現在政策多好啊,希希不用害怕走晚路了。”
我對民生工程的理解還很淺薄,爸爸笑著解釋道:“簡單地講,民生工程就是國家為了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讓大家更好地生活而做的一些實事。”那么,我的鄉下小伙伴——珊珊能跟我這個城里長大的孩子一樣,上學免除了學雜費,也能在有塑膠操場、寬敞教室的學校里學習啰!
生活在當下,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