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在沈陽音樂學院工作多年的一名行政人員,本文首先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所具有的優勢和特點,并結合本人在沈陽音樂學院工作多年來的行政工作經驗,對我院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成果進行簡要分析,并對未來教育信息化管理提出展望。
[關鍵詞] 沈陽音樂學院;藝術類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30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1- 0248- 02
0 引 言
21世紀,伴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給中國教育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作為高等教育中具有獨特個性的藝術類高校,信息化管理的普及性還不是很高,作為一名沈陽音樂學院的行政管理教師,我通過對于我院優秀的信息化管理成果分析,宣傳促進信息化管理在藝術類院校的普及和發展。
1 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特點
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將高科技的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系統之中,例如教育管理軟件、教學檢查系統、教學課件系統等,使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合理有效的在院校的全套體系中最終實現的一系列過程。它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1.1 高效性
高等教育管理面對信息技術革命的影響,由辦公自動化階段向管理信息化過渡,目前正向信息網絡集成和在線決策等階段發展,從而使得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高校信息更為多角度化。通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實施,學校可以節省大量的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辦學效益;
1.2 開放性
由于網絡本身的開放性,信息管理可以使得資源得以共享。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高等院校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教育模式伴隨著信息的融通而更加開放,也使得教學的內容越發透明化。例如,學生可以借助網絡來了解學校教學和管理的全過程,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不同的教學環境來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使教育管理更為人性化,也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1.3 統一性
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就是將過去以人的手動操作為主的傳統模式轉變為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管理平臺上來,對信息進行標準化建設,做到數據收集標準統一、數據處理方法統一、數據查詢方法統一等,從而實現了管理的規范化,避免了傳統教學管理的隨意性和不準確性。管理中的各種教學數據自動處理,得出相關的結論和信息反饋,自動管理統一程度明顯提高。
1.4 全面性
傳統管理方式用人的管理總會產生一些失誤,而信息化管理就是從“面向管理”轉向“面向服務”,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考慮對象的個性需求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原則。例如學生培養管理系統,用戶輸入口令進入個性化頁面后,就能看到與自己有關的所有信息,比如考試成績、培養計劃、注冊狀態和各種表格的下載管理等信息。
2 沈陽音樂學院信息管理的優勢概述
經過十二五的工作轉型,我院全面施行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置,全部教學體系已經在教學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有較為全面的體現,各校區各部門之間全面通過網絡連通,形成了信息管理的完整體系。
(1)我院的教學信息管理是與現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教育管理理念,來自于對網絡和多媒體應用的實踐。學院領導全面研究在當代社會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高等教育正在和可能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管理過程,研究跨學科跨專業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信息網絡和交互式、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形成的新的教學環境,探討在現代信息平臺上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探討高等教育管理的新途徑、新思路、新技術,為我院創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拓寬我院的辦學視野和辦學思路。另外,從沈陽音樂學院的整體管理系統出發,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從而變革傳統的 “面向管理”這一管理理念為“面向服務”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2)十二五期間,我院加大高校軟硬件投入,加快發展多媒體、信息網絡等新興技術,構建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相適應的信息化教育環境,進一步加強校園信息網絡建設,構建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相適應的知識傳播通道和信息服務系統。使信息網絡、多媒體、計算機、通信設備成為了我院管理、科學研究和改革發展等各個環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實現了我院由物質型向信息網絡型的轉變,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環境。
(3)制定合理、規范、與信息化發展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程序化。要遵照教育部頒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的標準和規范。各項制度必須符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可流于形式,要做到用制度來規范管理,用現代化手段保證管理,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4)培養能力: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中,軟件、硬件、管理者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是關鍵,在信息化建設初期,部分高校往往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軟硬件設備,而忽略了管理人員,結果導致信息化程度不高。是否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管理者是推動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關鍵。所以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但要重視硬件和軟件,而且要加強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培訓,更應該重視各級各類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培養與信息化管理優化結合的能力,要做到管理隊伍建設和硬件、軟件建設并重,確保管理信息化深入進行。華南理工大學定期舉辦的教職工信息技術培訓及教師崗前培訓,正是順應信息時代的潮流,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通過培訓,教育管理者能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教學事務的管理。
3 影響藝術類高校管理信息化發展的因素分析
3.1 教育觀念
藝術類教育有著自身的優勢但是也有很多弊端,比如音樂藝術教學中的口傳心授,美術藝術教學中的審美不確定性等,這些都和我前面提到的信息化管理優勢以及信息化管理的標準尺度有一定的沖突。所以傳統的藝術院校管理模式和方法與當前推行素質教育所提出的重點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有一些不能適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轉變管理觀念。
3.2 建設水平
藝術類高校管理硬件配套設施的落后不僅束縛自身的發展,而且也影響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在沈陽音樂學院工作多年以來,感覺在行政辦公過程中,受到硬件條件影響就很多,經常有信息接收傳達不及時的問題出現。我們必須意識到,信息時代,藝術類高等教育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建設為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供了前提條件。并且在加強硬件配套設施的同時,也必須重視軟件的開發和利用,因為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由硬件和軟件兩方面決定的。
3.3 管理素質
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是影響藝術類高校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管理活動中,人是最關鍵、最核心的要素,沒有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即使使用最先進的電子設備,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必須加強對管理人員職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同時,由于信息化管理需要相關的高層次專業人才,還需要引進一些教育管理和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來充實管理隊伍,以全面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4 結 語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高校在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應順應時代潮流,營造信息應用環境,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教學、科研、學習、管理、后勤服務等各方面全面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信息化,實現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也日益深入,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必定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于此同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等教育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快轉變傳統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已是當務之急。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發展中心.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09.
[2]宋新江.試論地方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J] .教育與職業,2007(11).
[3]郭武軍.高校教育管理創新的思考[J] .中國成人教育,2007(3).
[4]陳金艷.論教育信息化發展中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 .電化教育研究,2006(8).
[5]宋江洪,羅艾.高等教育信息化與教育觀念創新[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9).
[6]武海平.對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