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緩慢現象十分普遍,其原因分為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外部主要是專項資金無法提前預測導致準備工作難以開展,財政部門專項資金下達時間偏遲,政府采購程序耗時長;內部主要是重申報,輕建設現象普遍存在,專項資金建設激勵機制缺乏,相關制度建設不完善等,本文主要針對上述問題,從建立專項資金內部控制制度,改進設備的采購進度,適當放寬專項資金使用限制,設置科學的專項經費使用管理體系,加強績效考核,專項資金審計等幾個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 高校;財政專項資金;支出進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18
[中圖分類號] G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1- 0039- 02
0 引 言
財政專項資金是高校辦學經費的重要來源,財政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是指上級人民政府撥付本行政區域和本級人民政府安排的用于社會管理、公共事業發展、社會保障、經濟建設以及政策補貼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資金。具有逐項申報、專款專用、限定期限、針對性強等特點。隨著國家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高校財政專項資金規模不斷擴大,但預算執行進度緩慢,造成財政資金閑置浪費,不但影響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影響高校發展目標任務完成,按照國家財政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財政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的通知》(財預[2013]372 號)的規定,對于結轉時間超過一年的地方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一律收回同級財政統籌安排;對于結轉時間超過兩年的上級專項轉移支付安排的專項資金,除有具體規定的情況外一律收回資金使用方本級財政統籌安排。為了應對緊迫的財政專項支出任務,減少由于支出緩慢所導致再次申請專項資金負面影響。各高校都在“比賽花錢”。
1 高校財政專項支出現狀和問題
1.1 財政專項資金未納入學校年初預算,支出工作無法提前安排
每年獲得的財政專項撥款大部分是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追加的,在年初下達的學校部門預算中并沒有這些專項撥款。換言之,在專項撥款實際下達前,沒有人可以預知當年將獲得哪些專項撥款以及多少專項撥款。無法提前開展專項撥款的支出準備,工作處于被動局面。
1.2 財政專項資金實際下達時間晚,支出時間短
按照財政目前關于資金下達時間“一刀切”的規定,無論專項資金具體是什么時間下達的,專項下達的當年就視為專項資金已經使用了一年的時間。比如,某專項撥款是2015年12月下撥到高校國庫系統中的,該筆資金到了2016年就屬于以前年度結余結轉資金。如果該筆資金未能在 2016 年完成支出,將難以“逃脫”被財政收回的命運。在目前的情況下,受人代會召開時間的影響,預算批復時間一般在3、4月份,每年財政專項撥款實際下達的時間相應延后,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8 月份以后,并且有相當一部分項目是在年底下達的 , 當年專項支出時間實際上都“縮水”到不足 4 個月。
1.3 設備購置程序煩瑣,進展遲緩
從專項資金使用來看,設備購置是主要支出,其進度快慢直接影響到項目建設能否按時完成,,為了順利招標成功,許多設備采購參數需要反復修改,某些采購項目耗時超過半年以上,這些都影響到專項資金支出進度。
1.4 在項目申請時的“積極主動”與項目實施時的“消極被動”形成反差
專項撥款屬于“白要白不要”的“額外撥款”,為保證項目申報成功,各個高校基本上都會動員各個院系積極進行申報,當資金到校后的使用則比較消極被動。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激勵機制的缺乏導致,從目前國家專項經費使用和人員績效管理有關規定看,絕大部分的高校財政專項資金是不能開支項目負責人和參與人的個人勞務費報酬的,所有為財政專項開展的工作理論上都是“義務勞動”,財政專項的績效考核和個人收入沒有聯系,如果項目資金被財政收回,受到損失的主要是高校的單位利益,而不是項目負責人的個人利益。所以在建設上,項目負責人對于財政專項支出進度并不十分關心。
1.5 申報專項資金科學性不夠,預算金額存在虛高
目前,我國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的獲得過程和基本撥款不同,一般是由各個高校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通知,組織人員進行申報。然后,主管部門選定專家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論證,最后,財政教育部門根據財力大小,安排項目資金。這種撥款模式不搞平均,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在申請專項資金時,高校為了多獲取專項經費,預算編制虛高現象十分普遍,此外,申報方案時對所申報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人手,場地等因素考慮不夠周全,在資金下達后,要么發覺沒有場地或者現有場地無法滿足項目建設需要,要么項目建設人手不足需要新增加人手。上述因素經常導致需要對預算方案進行修改,最終影響專項資金支出進度。
1.6 專項資金管理方式有待改進
在專項資金建設過程中,除了作為建設主體的院系外,涉及到設備購置,實驗室的改造需要資產,后勤等職能部門的協助。這些相關部門對專項項目執行進度重視不夠,推進積極性不高。專項資金管理通常由科研處,高教,財務等職能部門進行,這些部門受職權限制,部門間協調能力不足,除了定期督促項目負責人加快專項支出進度外,并無其他合適的方法,只能聽之任之。
1.7 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
(1)專項資金項目的申立、論證、審批、實施、驗收環節缺乏明確的基本規程。在項目實施過程無規可依。
(2)缺少一套完善的專項資金績效考核管理制度作為準繩來督促項目的建設。在現實考評中大多都是通過聽聽匯報、看看材料的方式考核項目,對項目的執行快慢和好壞沒有評價依據,考評流于形式。
2 建議
2.1 適當放寬專項資金使用限制,大幅度提高高校基本撥款的比例
專項資金是高校辦學經費有力補充,但其使用具有嚴格的限制,由于每個高校的辦學層次和側重點有所不同,需要“花錢”的地方都不盡相同,如果過分強調專項資金使用限制必然使資金的使用缺乏一定的彈性。建議財政部門提高高校基本撥款的比例,給高校更多的自由使用資金的權力,按實際需要安排資金。
2.2 建立科學的專項經費使用管理體系
近年來高校在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之后,學校規模迅速擴展,數額龐大的專項經費對高校的管理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科學專項經費管理機制刻不容緩。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從校領導到一般的教職員工,從思想上都要充分認識專項資金對學校發展重大意義,積極參與到項目建設中去;第二,理順項目管理組織體制,由于涉及部門較多,需要校領導直接負責專項經費的使用。專項經費主管部門負責宏觀管理,對項目申報、審批、執行、驗收全過程追蹤,督促檢查項目建設。財務部門負責協助各個項目負責人合理編制預算,保證預算執行的合規性。項目所在院系負責人負責項目組織、規劃工作,項目負責人具體牽頭執行項目。采購、后勤部門要全力配合項目建設過程中設備購置和實驗室改造等事宜。監察審計部門負責全過程監督,并對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進行不定期審查或專項審計。
2.3 及時制定專項支出實施方案,加大高校項目預算執行的自主性
財政專項建設周期一般都有二三年,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在執行過程中會發生許多不可預料的情況。比如某些進口設備由于匯率變化等原因價格可能發生了很大的差異,在執行中因會議時間地點變化及也會導致會議及差旅費預算發生變化,實驗室專項中的設備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原型號已過時或不生產等諸如此類不可預期因素。為了更有效的推進項目實施,提高項目實施績效,有關主管部門應給予高校在預算執行中的自主性,只要在專項經費管理制度范圍內,與項目有直接關系且是利于項目實施的開支,允許調整預算。當然預算的調整必須遵循規定程序,首先由項目負責人提出申請,再報所在部門黨政會議通過,最后經學校專項經費主管部門審查通過。
2.4 提高設備的采購進度
專項資金項目的實施者一般為各個專業教師,對設備購置的流程和要求并不熟悉,.資產處應針對采購,對項目負責人、參與老師做一些解釋或培訓,以便在實施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政府采購制度本身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文并不懷疑,但是這種制度的存在客觀上影響了大部分財政撥款專項的使用進度,因此,對于需求指向性強軟件等的購置項目,希望能夠采用單一來源采購,
2.5 實行專項資金項目公開制度
在校內推行專項資金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報告制度,對專項資金支出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將考評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有利于增強專項資金項目建設的透明度,充分發揮全校師生的輿論監督作用,促進專項資金項目管理工作上水平。
2.6 加強績效考核,為獎懲提供依據
績效指標、績效評價主體、績效評價方法等績效評價體系尚不科學、合理、恰當。迫切需要建立針對各個具體專項的效益考核指標,對專項的支出情況、合同進度、預決算執行情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實施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依據績效考核辦法應給予明確的獎勵和問責機制,對資金低效使用、沒有完成目標任務項目單位,學校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以促使責任人切實管理和使用好自己手中的資金。對于績效考核優秀的責任人給予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同時將考評結果作為推薦參加下一輪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的重要依據。
2.7 建立專項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能提升工作管控能力,強化執行力,強制性規范人們的行為,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漏洞的發生。專項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成立專項資金項目管理委員會,制訂項目各環節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校內專項資金項目審計辦法(或結題審簽辦法) 等,為提高制度的可執行性,要針對不同類型專項資金項目制定不同的內控制度。
2.8 加強高校專項資金審計
學校內審機構應建立面向專項資金執行的追蹤問效制度,專項資金追蹤問效制度是高校專項資金項目監督機制的一個重要方面,遵循“誰審批,誰負責”的基本原則,通過自上而下的循跡監管、督促問效的資金管理手段,促進高校專項資金合理、高效使用。專項資金審計的重點是:各項支出是否按預算嚴格執行;核查有無挪用、截留等問題。專項經費的管理使用是否做到了專項管理、專款專用;專項經費的設備采購是否按規定進行了招投標程序;專項資金建設的新建工程、修繕工程是否執行了工程管理的相應程序。
3 結 語
加快高校專項資金使用進度需要政府部門、高校等多個方面通力協作,只有通過建立科學的專項經費使用管理體系,完善資金撥款,設備購置,內部控制,績效評價等制度建設才能真正做到又快又好使用專項資金。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承波.國家教育專項資金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36):183-185.
[2]孫黎明.高等學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模式的思考[J].新會計,2013(4):7-8.
[3]劉航.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經濟視角,2013(1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