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結構的首要環節,是體育課堂常規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充分高效的準備活動,能夠有效減少體育課中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從而保證體育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而通過調查,現階段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學校體育課的準備活動組織形式與練習手段單一,嚴重影響了體育課教學的效果。因此,本區內學校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改革勢必引起廣大體育教師的重視。
關鍵詞:準備活動;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4
1.前言
根據體育教學的客觀規律,體育課堂結構可分為三個部分,準備熱身部分、基本常規部分和結束整理部分。準備熱身部分在一節體育課的最開始部分,它不但可以起到提高人體神經系統活動的興奮性,還可以讓韌帶和肌肉群得到初步活動,從而防止在劇烈運動中引起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2.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學校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現狀分析
(1)師生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準備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參加體育運動前充分地熱身,使身體參與運動的關節由相對靜止過渡到更適應于運動狀態的過程,否則會造成身體的多種損傷。但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更加傾向于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對于準備活動的投入精力不夠,他們認為準備活動會消耗他們更多的體力,從而會影響到他們對基礎內容的學習。因此,在進行準備活動的時候,他們的動作不到位,甚至變得懶散,只是完成形式意義上的準備活動,而身體并沒有完全達到基本部分運動狀態的需要。有個別教師也存在不重視準備活動的想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不重視準備活動。
(2)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過于單調與練習手段單一。中學階段學生喜歡接觸比較新鮮的事物,在體育課中也是如此,可是很多教師多年體育課經歷下來,還只是停留在跑步加一套徒手操的基礎上,學生早已厭倦。通過訪談可以看出 ,很大部分學生對準備活動的內容感到單調乏味,已經失去了對準備活動的興趣,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這一點更加明顯。新教改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窘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育課準備活動也慢慢回到了傳統的跑步加徒手操上,這種相對落后的狀況,已經成蔓延之勢,并且不同程度地制約了中學體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3)師生對準備活動的質量要求不高。高質量的準備活動對體育課的順利進行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充分有效的課堂準備活動,能夠使學生迅速集中精力,使身體進入運動狀態。在基本部分的學習中順利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術要領,使教師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更關鍵的是,在高強度和高密度的運動活動中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準備活動是一切課堂運動或者其他運動開始的基礎,但是沒有引起廣大師生的足夠重視,從而導致在準備活動的時候,準備活動的質量不能達到高強度的運動要求,對準備活動的專項性處理得不夠細致,好多的課前準備活動基本流于形式,質量無法滿足運動的需要。
3.對策研究
(1)努力提高師生對準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水平。首先加強理論學習指導和課堂常規教育,提高學生對準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學生的行為是要靠老師的引導和規范的,體育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的重要來源。教師要在課堂加強對學生進行準備活動重要性的教育,并及時指出學生在課堂準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明確準備活動的價值與作用。只有學生掌握了必要的活動知識, 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準備活動。準備活動是一切運動的基礎,所以教師應加強學生對準備活動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例如,準備活動時間的長短,活動量的大小以及根據天氣情況準備活動大小的調節等。體育課程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學生將來能夠獨立進行體育活動做好準備。學生作為準備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既是準備活動的行為者,又是活動效果的見證者。學生按照教師教授的準備活動方法,依據相關理論知識對自身的運動體驗進行分析加工, 及時調整自己的準備活動以更好地實現準備活動目標。對學生準備活動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 是準備活動價值作用的拓展和延伸,對學生的終身體育培養和提升體育品質具有積極意義。
(2)調整并豐富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與練習手段。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和練習手段應該多樣化,不同的運動項目,所采用的準備活動的組織也是不同的。有針對的準備活動,不但能夠使準備活動的效果更加事半功倍,還可以豐富課堂的內容,提高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興趣。豐富的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首先要求活動形式的新穎,既要有單人的練習,也要有分組練習的方式,還要有集體形式,同時根據活動內容、活動場地、活動器材等情況,應堅持趣味性和形式多變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其次還要豐富練習手段,可以通過培養體育骨干的形式,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使學生養成做準備活動的習慣。通過重視對骨干學生的培養, 以此帶動全班學生, 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保證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
(3)提高師生對準備活動的質量要求。運動過程中的傷害事故在我們體育課堂上時有發生,有的可能無法避免,但是有的意外事故的發生卻是和準備活動準備做得不充分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充足有效的準備活動可以盡可能地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所以在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各種練習中,體育教師應嚴把質量關,對于準備活動練習中的各種動作幅度以及規格要求等,學生都要做到位,尤其是在活動中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的身體部位,要進行反復、充分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親自為學生做示范,認真細致地講解,并且通過觀察學生的練習動作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立即給予糾正。高質量的準備活動與我們準備活動的順序也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如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順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由四肢到軀干再到全身,使準備活動的內容多樣化、個性化,層次清晰,重點突出,學生在準備活動的時候更加投入,準備活動的效果當然就會更好。
4. 結論與建議
體育訓練是學生終身體育的開始, 所以我們要將現在體育教學的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強調體育運動的習慣和運動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在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教學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而不僅僅是重視其在一節課的作用和價值, 一個身心健康向上的人,體育運動將伴其一生。 讓學生學會在體育鍛煉前科學地進行準備活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并會使其終身受益。 在中學準備活動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身體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準備活動的科學理論知識,培養成運動前自覺完成充足的準備活動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準備活動的方法和技能。顯然,這些長遠的目標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實現的,需要體育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日積月累地堅持和努力,有意識地、科學地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真正實現“健康第一”的目標。
總之,在中學體育課堂準備活動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實際需求,選擇和設計適合中學生的準備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合理運用教學評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切實提高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季 瀏,汪曉贊.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商洪林,李建章.新課程背景下學校體育課準備活動的重新定位[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7(09).
[3]蘇 濤.淺析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22).
[4]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