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以陜西省咸陽市13個區縣內O~3歲嬰幼兒的看護人為對象,用自擬“陜西省咸陽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現狀調查表”進行隨機調查發現:嬰幼兒看護人對早期教育重要性都有意識,但由于自身知識水平較低,缺乏科學教育知識和方法獲取途徑;在嬰幼兒教育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并提出探索早期教育各種模式。
關鍵詞: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現狀;對策
收稿日期:2015-09-11
基金項目: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項目“咸陽市0-3歲兒童早期教育現狀調查與研究”(2014KYB010)。
0-3歲嬰幼兒的教育不僅是學前教育的基礎,更是終身教育的開始。本研究對陜西省咸陽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對策與建議,以期為相關部門提高本地區0-3歲嬰幼兒教育水平提供借鑒和依據。
一、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2014年11-12月在陜西省咸陽市的秦都區、渭城區、興平市、武功縣、乾縣、彬縣、禮泉縣、涇陽縣、三原縣、永壽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等13個區縣,每地分別隨機選取100個0-3歲嬰幼兒家庭作為調查對象。
(2)調查方法。參考相關文獻資料,[1][2]自行編制 “陜西省咸陽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現狀調查表”,再由經過統一培訓的大學生調查員隨機調查,通過詢問交流的方法幫助看護人填寫調查表,最后獲得有效問卷。對調查的有效問卷結果進行整理,并進行數據分析。
二、結果
(1)調查結果。此調查共發放問卷1300份,收回有效問卷1239份,有效率為95.31%。調查的1239名嬰幼兒中,男孩占53.83%,女孩占46.17%。
(2)教育人基本情況。嬰幼兒主要看護人中,祖輩占52.77%,父母占47.23%,基本持平,由于樣本比較大,涉及農村、縣區、城區及城鄉結合部等。在嬰幼兒主要看護人中,女性比例高達81. 94%。嬰幼兒主要看護人中67.97%僅具有高中及以下學歷,大專及本科占28.13%,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僅占3.9%。
(3)嬰幼兒早期教育現狀。嬰幼兒看護人大多數都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有需求,但沒有科學的獲取方法和途徑。在調查中發現(見表1):33.52%的看護人通過網絡電視獲取育兒知識;22.54%的看護人通過書籍、報刊獲取育兒知識;在孕期檢查、孩子出生、生病或接種時會從醫務人員那里獲取一些育兒知識,占26.58%;其余主要來自嬰幼兒日用品的營銷人員;社區、村委會、婦聯、衛生及教育部門基本上沒有給予相關指導和信息(僅占0.3% )。
在最亟須解決育兒問題調查中發現(表2):29.11%看護人不知道該給嬰幼兒吃什么、怎么吃;20.40%對嬰幼兒日常衛生、疾病護理很關心;個性、智力、學習、安全等也是看護人比較關心的問題。
在嬰幼兒是否需要進行早期教育問題上,看護人中有68.50%認為很有幫助,18.50%認為作用不大,11.95%表示自己也不清楚,1.05%認為沒用。在調查對早期教育內容需求中(見表3):語言最高(占22.70%),然后是交往、智能、體能、自理和性格等。
在希望嬰幼兒接受早期教育指導的場所調查中(見表4):看護人反映如果有條件在家教育孩子是最好的選擇(占54.65%),其次比較信任幼兒園(占30.43%),而在醫院或專業早教機構接受早期教育要求并不高。
三、嘗試探索各種早期教育模式
(1)積極開展嬰幼兒教育的家庭指導和社區(村委會)指導。在調查中也發現,五成多看護人愿意在家實施教育,建議政府應將家庭早期教育作為政府優先考慮和發展的嬰幼兒教育模式。可以通過基層負責“計劃生育”和婦女工作的工作人員,橫向結合計生、婦女工作指導嬰幼兒早期的教育工作,宣傳優生優育,提高早期教育質量;挑選所在轄區幼兒園工作老師定期入戶宣傳指導教育工作;在社區或村委會設置育嬰專員,負責建立所在轄區嬰幼兒檔案,并進行維護管理,負責定期或不定期一對一上門指導育嬰工作;還可以在社區或村委會設置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站,育嬰工作人員可以形式靈活地開展育嬰示范和育嬰指導工作。[3]
(2) 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創辦親子園或早教班。在問到看護人比較信任的早教機構時,八成多的看護人認為幼兒園開辦早教班或親子園是看護人比較信任和認可的。根據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可以將學前兒童劃分為0-3歲和3-6 歲這兩個不可分割的階段,但個體生命的發展又具有連續性,如果對學前兒童采取一系列連續、科學、動態發展的保育、教育和管理方法,建立起托幼一體化的學前教育體系將更加科學和人性化。[4]所以,建議政府鼓勵所在轄區有能力、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辦親子園或早教班,這將是嬰幼兒早期教育模式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可以借鑒上海、廣州等地經驗,由政府為親子園或早教班提供資金支持,建立形成社區、托幼機構、家庭三位一體的早期教育體系。
(3)鼓勵婦幼醫院開展嬰幼兒教育指導。從母親受孕到孩子降生,從孕前檢查、孕期檢查、醫院生產到嬰幼兒期健康檢查,這些關鍵時刻無不在醫院醫務人員專業指導和幫助下完成。如果能在醫院完成嬰幼兒教育工作,也是連續可行的做法。在調查中也發現,看護人最相信醫護人員的教育指導和建議,所以,建議政府主導加強民政、衛生、防疫、教育等部門溝通合作,利用婦產醫院、兒童醫院以及婦幼保健醫院的優勢,建立和完善以醫院專業醫護人員(兒童育嬰保健)為依托的早期教育機構,也是嬰幼兒教育模式探索一個重要途徑。
(4)促進專業早期教育機構的良性發展。在調查中也發現:早教機構良莠不齊,監管缺失,教師缺乏早期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家長盲目跟風,教育沒有延續性和指導性,且價格昂貴等。建議政府建立從早期教機構的創立、運行、評估、反饋等一系列環節的程序標準,加大對早期教育機構監管,規范早期教育市場。
參考文獻:
[1]高向東,牟宇峰.大城市社區0~3歲嬰幼兒教養現狀及對策思考—以上海市閔行區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9,(7):8-11.
[2]張 靜,杜玉開,樊利春,等.社區0~3歲兒童家庭教育現狀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1):28-29.
[3]王海英.揚中市農村0~3歲嬰幼兒家庭早期教養現狀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4]胡國華.廊坊市托幼一體化進程中0~3歲兒童早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1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