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教學方針進行調整,這是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點。高職院校要不斷地適應當前新媒體的發展格局才能對核心教育觀念進行創新,完善核心教育價值觀,讓社會和校園資源有效整合,全面推進高職院校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收稿日期:2015-09-14
基金項目:2015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媒體語境下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途徑探究”(2015SJD369)。
作者簡介:羅志軍(1977—),男,仡佬族,貴州遵義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張衛星(1983—),男,江蘇海門人,助理研究員,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新媒體環境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在面臨全新的形勢。新媒體環境與數字化時代媒介環境相關,所以也被稱之為網絡信息生態或者網絡信息環境。在新媒體傳播語境下高職院校應當如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已經成為各大高職院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技術性較強。新媒體技術性較強,這對教育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近年來我國普遍使用的傳統媒體教學設備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新的媒體設備技術性較強,教師很難掌握,這些對新媒體傳播效率提出了挑戰。
(2)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無屏障性。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的無屏障性已經成為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新媒體介入后,校園信息化出現無屏障狀態,使信息發布與信息使用都變得更為自由,難以控制。部分比較落后和腐朽的思想文化、消極思想借助該渠道進行傳播,會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1]
(3)信任危機。因為新媒體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和互動性,部分學生沒有正確認識新媒體的使用方式,導致學生群體出現心理信任危機,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人格障礙。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會有很強的獵奇心理,并且對一些權威信息會持懷疑態度,所以容易對虛假信息或者是各種不良信息產生興趣。
2.新媒體環境影響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方式
(1)完善教育方式。在全新的媒體環境影響下,教育工作人員應當全面掌握網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并努力將各種技術和課堂教學相互融合,從各種新媒體技術中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不斷豐富新媒體技術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目標并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提升使用新媒體的工作效率。
(2)構建高職院校核心價值教育體系。一方面應當對教育陣地進行建設,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網絡。教育工作者需要以網絡為平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觀教育。通過手機短信、校內外論壇以及博客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另一方面要關注校園文化建設問題。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各個專業相互合作,整合教學資源的方式來打造最適合該校使用的教育軟件。利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等理念來影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果。
(3)強化監控。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從國家網絡管理規章制度的實際情況入手,構建較為健全的校內網絡管理規章制度,通過制度的方式強行管制學生的網絡行為。校方應當加強正面引導力度,對一些有害的信息及時處理,如果在管理過程中發現任何錯誤言論,要對相關人員進行耐心的引導,構建網絡虛擬組織,成立網絡管理委員會,加強新媒體環境下輿論引導信息傳播監督管理力度,靠學生社團來打造文明的氛圍,以社團文化感染學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領袖,起到“領頭羊”的作用,以此提升網絡安全管理質量。[2]
高職院校想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來完成,通過綜合政府、學校、社區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的方式實現資源整合,才能保證教學效率。教育工作者要對各種教育資源及教育力量進行整合,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學校教育理念,以自我提升和家庭輔導等方式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系統,最終實現全面推進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蔣曉敏,李 芳.高職院校主題班會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國市場,2015,(28).
[2]解竣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職院校德育建設中的實效性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