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中職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關鍵性要素。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大背景下,中職學校班主任應從學生的現實狀態出發,探尋富有針對性的德育路徑,觸動學生內心情感,引導學生將道德認識升華為道德行為。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途徑
收稿日期:2015-07-06
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許多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厭學情緒濃厚、自我約束力差,政治意識、集體意識、道德意識、紀律意識淡化。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必將影響學生的在校學習及今后的求職、就業。因此,中職班主任工作要以“德育為首、教育為主、育人為本”為宗旨,探索行之有效的學生德育途徑,逐步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道德認識,強化學生的人格塑造。
1.擺正德育位置,置德育于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實現中職教育的既定培養目標,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以對學生、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真正把學生德育工作擺在首位。第一,將教學式德育與活動式德育結合起來。在認真務實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輔之以行為性的活動,將德育貫徹到學生的實際行為中去,讓學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轉化為積極向上、自主自覺地學好文化和技能的內在動力,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自己的道德行為啟發學生的道德認知,影響學生的道德心態,浸染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進而引領學生的道德實踐。
2.以“學會學習”為德育切入點,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抬頭學習
毋庸諱言,中職學生大都是升學考試中的落敗者,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自卑自慚、信心不足的心理特征比較普遍。通過對學生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與其學習的狀態和能力密切相關,部分會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人格品質也很優秀。因此,我選擇“學會學習”作為學生德育的切入點,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舉辦學習方法指導講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引領學生在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的經驗積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鞏固和升華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倡導學生自由組建學習小組,互相傳授學習技巧,交流學習體會,合作解決學習困難。由于掌握了適合自己的正確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了明顯的改觀,不僅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45分鐘抬頭學習,而且課堂氛圍活躍,提問、發言主動。
3.建立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使之更具引導性和可操作性
對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結合學生現有的年齡心理特點、認知水平、行為習慣、思想現狀,建立具體的德育目標,使目標做到:分清層次,循序漸進;從我做起,有針對性;貼近生活,有可操作性。在此原則啟發下,我指導學生通過討論制訂符合自己實際的“六認識、六學會”的德育目標,即認識社會,學會生存;認識職業,學會求知;認識競爭,學會合作;認識他人,學會相處;認識交往,學會做人;認識自我,學會發展。圍繞著具體的德育目標,我們規劃了“四化三自一健全”的班級規章制度。即服裝校服化、發型學生化、用語文明化、行為規范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健全人格。倡導日常學習生活“十德”,即上課講“課德”,開會講“會德”,用餐講“食德”,走路講“行德”,穿衣講“衣德”,儀表講“儀德”,說話講“口德”,住宿講“寢德”,上網講“網德”,危險講“危德”。這種適度的、切合實際的學生德育目標和具體化德育內容,將德育轉化為養成教育,更具生活性、持續性和可操作性,學生踐行梯度小,有效促進了學生的道德養成通過外化達到內化。
4.充分發揮社會、學校、班級、家庭三點一面網絡德育功能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社會的政治、經濟形勢,社會傳媒的宣傳以及社會氛圍,都對中職生接受德育的效果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在發揮班級德育主體作用的同時,我努力動員、組織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班級的德育工作。包括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全面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不斷增強家庭的育人功能;加強與政府法制機關、公安派出所等單位的溝通和聯系,把法制與道德教育作為班級德育工作的特色來抓;重點聯系一批企業和相關社區,作為學生實訓實習和實踐活動的基地,安排好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學校、班級、家庭三點一面的德育網絡,以全方位、無盲點的育人平臺,確保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整體水平的提高,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黃輝琴.職業學校德育過程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新一代(上半月),2010,(10).
[2]周玉紅.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職業,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