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知識的匯聚地,做好圖書館工作能為廣大師生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但圖書館工作較為繁雜,需要圖書管理員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效果,筆者以同濟大學圖書館助管管理為例,介紹了助管管理的方法和經驗。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助管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10
作者簡介:陳颯颯(1984—),女,山東泰安人,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文獻學。
圖書館工作是十分繁雜的工作,但好的圖書館工作能為廣大師生提供便利。作為圖書館管理員應做好圖書館管理工作。筆者近年來的工作實踐為助管管理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羅列如下。
1.助管招募應以用人單位為主導
從助管招募流程“圖書館崗位及要求設定—學校招聘信息發布—研究生申請—院系審核—學校審核—圖書館面試—錄用”層層審核的機制來看,圖書館在助管選擇權限方面,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能從院系和學校審核通過的學生中進行挑選。這就會造成個別崗位符合條件的人數少,甚至需要進行二次招聘;而且,學生的專業、能力、動機與崗位的要求是有一定出入的。
2.助管使用盡量低年級化
助管招聘每學期進行一次,大多數助管能做滿兩個學期,甚至四個學期。研究生學制多為兩年半或者三年,學生在研二就要忙于畢業論文開題和撰寫論文。低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在時間上更具有靈活性。
3.工作任務交代明確、細致,做好交接和檢查工作
除了日常服務工作,助管對圖書館的各項延伸性服務和工作內容還是非常不了解的。因此,既要讓助管了解本部門的工作情況,又要將每一項工作任務的目標和具體工作方法告訴助管,把復雜的工作簡單化、細致化。與此同時,在方法實施過程中,要及時溝通,不斷校驗方法是否可行。在工作開始和階段性工作結束時,都要進行任務交接,方便其他助管后續工作的開展。在階段性工作結束以后,要及時進行檢查,查漏補缺,及時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整個工作結束后又需要返工等情況的發生。
4.建立合理的助管管理模式
學校規定,助管每個月的工作時間不超過40個小時。圖書館一般要求助管每周來圖書館工作兩個半天即可,每個半天工作時長3到3.5小時。
助管畢竟是學生,課業負擔重,作息也不是很有規律,有的經常睡過頭遲到或者曠工不請假。因而建立規章,規范助管的工作時間非常有必要。助管如果超過半個小時不到崗,就要打電話催促到崗。久而久之,助管會自覺按時上崗。對于連續一個月不上崗的助管,嚴格實行“一催促,二警告,三開除”的管理模式。
此外,建立助管工作群。如果助管臨時有事,可在工作群里詢問,或者請老師幫助協調換崗。
5.加強與助管的溝通、交流工作
多與助管溝通和互動,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近況。在學期初,就要知曉他們的課業安排時段,便于制作排班表和協調機動時間。學期末,提前了解助管的工作意愿,如果助管退出,就要做好提前招募新助管的準備。
每學期末,學校會讓每位助管填寫考核表,其中會涉及對崗位的建議, 這部分建議有些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眾人拾柴火焰高,變換一種思維模式,會讓工作更美好。有的助管就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要做這樣一份工作,有哪幾種方法、方法的優劣、方法的捷徑、迎難而上的做法等,要注重分享,教學相長。
6.因材施教,發布任務因人而異
助管里面,有的踏實,有的聰明,有的細心,有的喜歡做體力活,有的是技術派。根據不同人的特點,來分配不同的工作,會讓工作更快、更好地完成。
7.教育以人為本,多一些關懷
助管不僅僅是在有益地補充學校的管理工作,分擔圖書館的工作。與此同時,圖書館還要注重提升研究生助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并使學生在助管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
圖書館的書經常需要上架,有的書在書架的最下面一排,上架時助管就索性坐在了地上。這個時候,工作人員一般會建議他們坐在書上或者墊子上,以免損害身體健康。
有些舊書或古籍書需要除塵時,表面的灰塵非常多,一般也要做好防護工作,給每位助管配備口罩、手套等用品。
暴雨天,圖書館門口水位過高,有時會沒過膝蓋。在這種情形下,就會讓助管調整來館工作時間,或者叮囑他們穿合適的衣服來館工作。
每個學期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考試期間尤其是學期末,既是圖書館工作最忙的時候,同時也是助管要忙于準備考試的時間,為了讓助管們全力以赴地應考,圖書館一般會開綠燈,允許他們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