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5-09-10
盧家楣老師在《論情感教學模式》中指出:人的情感具有兩重性,在教學活動中,表現為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兩方面,情感若能發揮積極作用,將會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反之,則阻礙學生的發展。[1]地理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使學生充分發揮積極情感,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一、關注學生特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1.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2]學生的主體性在個體上是有區別的。同樣一節課,不同的學生得到的體驗可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對教材上的結論深信不疑,有的學生會對教材上的知識點提出質疑,有的學生會把學到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才會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對課程的認同感。
2.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主導作用的含義指教師用情感和人格打動學生,用言行舉止感召學生,用堅強的意志鼓舞學生,用仁愛之心關愛學生,用智慧來啟迪學生的心靈,用知識來豐富學生的頭腦,用權威來糾正學生的謬誤,用經驗來指導學生快速成長。
所以,教師應該關愛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
3.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
教師對學生積極的評價是學生保持興趣從而形成穩定情感的內在動力。當教師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給予恰當中肯的評價時,學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就會增強,學習動力也會增強。
二、提升專業素質,轉變地理教學理念
1.加強理論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是教師這個職業的直接體現。一方面,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教授的知識在不停地變化、升華;另一方面,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是思維活躍的青少年,他們的身心發展已經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如果教師不能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學生從情感上不認同你,這必將會影響你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
2.精心設計教學
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只有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才能為上好課打下基礎。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的形式不同。比如,在和學生溝通時,應當注重語言技巧。一般而言,學生比較喜歡語言詼諧幽默、聲音抑揚頓挫、講課聲情并茂的老師。
三、運用探究方式,展現多樣地理課堂
探究式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帶動學生主動思考,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當認真鉆研教學內容,創設典型的、豐富的地理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探究問題,給學生留有探究的空間,讓全體學生參與探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將問題問在學生疑難之處,給予學生階梯性鋪墊,通過各種教具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將學生探究出的結論展示出來并給予表揚和激勵,對于有疑難點的部分繼續組織二次探究。這樣,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斷端正、嚴謹起來,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斷科學化,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四、關注社會熱點,用事實激發學生探究
為了讓學生關注社會,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做一次“小老師”,即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對“本周最熱地理新聞”進行報道。全班可以分小組進行,被分配到的小組可以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渠道獲取信息,并發表本小組的觀點評論。每個小組選派代表,走上講臺。學生代表把最熱的和地理有關的新聞展示給大家,讓大家了解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大家有時會針對某一現象展開激烈的討論。這種讓學生做“小老師”的方法,給了學生語言自由,讓學生有發言的機會。這樣學生會更加認真收集熱點問題,積極探究問題,以充分的材料上課堂展示自己的能力,從而體驗到一種學習的滿足感。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提高,地理課堂也會越來越受到學生喜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這樣不但會增強我們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會使師生的身心愉悅,體會到學習和教學的幸福。
參考文獻:
[1]盧家楣.論情感教學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55-60.
[2]許 剛.中學化學教學必須重視情感因素[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4,(z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