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5-09-08
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日新月異。教師在教學中也是別出心裁,不斷創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順應新課改理念——“以人為本”,在課堂中積極采用合作教學模式,以合作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交流、探討的空間,創建共同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平臺,促使學生自我完善,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1.創設合作情境,激發合作意識
個人的思維、力量是有限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學習效果顯著。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合作學習的情境,為其提供合作學習的條件,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 "(二)”
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出示了十幾張圖片,每張圖片上都包含有多種不同的圖形,比如有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當這些圖片展示完一遍后,教師就此提問學生:“圖片放了一遍后,有誰能百分百地說出其中包含的全部圖形。”學生都紛紛說出自己記住的圖形。這時候,學生會提出疑問:“老師給的圖片太多了,而且展示速度過快,我們正在思考上一張圖片的時候,下一張已經過去了。”此時老師就可以引出合作學習:“你們有沒有想過和其他學生共同合作,一起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茅塞頓開,立即結組,和其他同學分工合作,每人觀察幾張圖片。學生要求教師再給一次機會。于是,學生在共同合作的情況下,在播放一遍的條件下,就能夠準確地說出答案。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了合作情境,以情境中的任務,推動學生相互合作,在情境中感受到合作的無窮力量,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2.師生合作學習,促進師生交流
合作學習包含著師生、生生合作。而且師生合作在合作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在學生學習時,教師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師生合作學習能夠促使教師深入學生內部,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促進師生溝通交流、相輔相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師生合作學習,以促進新型、民主師生關系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認識萬以內的數” 時,教師引導學生做游戲,在游戲中輕松鞏固所學知識內容。師:“講臺上擺有多張寫有0到9的數字卡片,我會叫幾名學生上前來,每人抽取其中一張,當然老師也會抽一張卡片,然后我們會站成一排,其他學生要讀出我們擺的這個數。”游戲開始后,教師選了3名學生和自己搭檔,教師抽到了“0”,其他三位學生分別抽到了“2、3、6”。
師:“我該站在什么位置呢?”
生:“老師,你抽的這個數字很特別,一個四位數的第一個數字不可能是零,所以,你不能站在第一個,你先站在第二個位置吧。”
于是,教師和這幾位學生站成一排,組成了一個四位數“2063”。
生2:“兩千零六十三。”
師:“真棒!你們還可以根據我們手上的數字,說出一個數字,我們為你們擺出來。”
案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一起開展游戲活動。這種師生合作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同時,在活動中,教師對學生適當地鼓勵和引導,能夠促進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思考。
3.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如今的小學生比較依賴教師,不愿意主動探索。教師應該改變學生這種狀態,根據課堂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如何激活學生的自主意識,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為學生開展小組競賽活動,以競賽的教學方式,推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在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讓學生自由結組,然后,引導學生開展競賽活動。師:“請你們回憶本節課的內容,回答出分數到底有怎樣的意義和性質?我將會給你們預留出10分鐘的時間,讓你們自由準備,10分鐘以后,每個小組都要交給我一份答卷,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好。”學生在聽到“競賽”,立即進入學習狀態,積極思考。為了整個小組的榮譽,學生都很主動地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合作、探討,都很積極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發表自己的見解。
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思考。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適時地加強合作學習,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拓寬學生的思維。因此,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促進師生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