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通過信息化操作,為企業的運行帶來低成本,實現高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本文就著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做重點分析,并提出幾點有關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企業信息化的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企業信息化;影響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3.110
1 前言
計算機技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轉變了企業的管理模式。現代企業已經實現了計算辦公化,由人工管理轉變為信息化管理方式。將信息化及時使用在企業運行以及管理方面,使得工作結構變得更加簡單,減少工作強度,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采用一定的技術對有效信息進行整合,將企業中的各項工作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優化企業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2 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影響分析
2.1 可優化企業管理模式
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規范化、流程化的特點,剛好可以解決企業存在的工作流程復雜以及人員過多等問題,從而有效減少企業的運行成本,使得資源得到合理化使用。當企業全部實行信息化管理,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某一些沒有必要的工作流程,全面實行無紙化辦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的核心價值,增加企業競爭力。
2.2 可準確并及時傳達信息
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大量的信息需要經許多人員以及部分,根據以往的企業管理模式中,信息的傳播和傳達都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這樣就會造成信息傳達速度過慢,或者是傳達失誤等情況的發生,這對于企業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但若應用計算機技術,對信息整合,通過計算機技術很快就可將信息傳達到位,對于機密文件等,還可以進行加密等措施進行保護,使得企業保持在有效運行的狀態中。經過計算機應用技術將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為工作做決策提供更多的豐富的依據,將收集到的信息為企業利用,靈活處理信息,將不合理的或者是無用的信息進行篩選,進一步優化信息總結工作,提高辦公效率,對提升企業形象有著積極的影響。
2.3 可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在企業中利用計算機應用技術進行管理,合理分配企業內部資源,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有助于提升企業員工的綜合能力。計算機應用技術明確每一位員工的責任,通過計算機平臺分配任務,討論工作進度實現資源共享,通過計算機即可實現企業與員工,還有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進行有效交流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提升,確立發展目標,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努力實現信息化建設,積極的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實現高效辦公,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員工的能力得到發揮,從而有效促進企業的綜合實力的提升。
3 計算機應用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企業信息化的應用主要是為了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幫助企業優化管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企業現代化辦公模式,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計算機應用技術的使用范疇,可以將企業信息化分成三部分內容,分別是:企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運用、內部管理信息化還有企業間的信息化鏈接,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分別從上述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分析如下所示。
3.1 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信息化
首先,生產過程中的實現企業信息化,生產是每一個企業要做的事情,沒有生產就沒有利益,沒有利益,企業就不會存在,所以,實現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化環節至關重要。企業對生產過程中對產品的把握具有一定的技術支持,重視生產技術以及生產環境等,直接關系到產品之質量,還有企業的經濟利益。生產過程的順序為:研發產品、生產流程到質量檢驗以及生產環境方面的管理。比如,服裝類企業,大型的生產企業,在服裝生產的過程中,通過ETS事實數據收集和生產管理系統,將之與ERP相比較,前者的在服裝生產過程中更具有優勢。ETS系統可以及時的將現場生產的服裝的數量、時間以及品質還有交收時間等數據等進行入錄,直接存儲在中央數據庫里;與此同時,還能對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處理,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如實反映出來,為管理員結合生產計劃和貨期對生產工作進行合理評估通過依據,保證生產進度,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智能化管理。
生產得到有效提升,使用計算機應用技術,使用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等,通過對自動化技術的使用,減少人力資本,讓計算機技術在車間操作中得到最大化使用。比如企業生產部門中常用的監控設備,不僅能有效規范工作人員的操作,同時還可以對人員進行有效管理,確保工作可以有效進行,生產更加多符合市場質量要求的產品,進一步促進產量,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而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信息化,通常我們知道的建筑工程設計中,就要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通過軟件應用,可以有效降低研發的時間,減少工作人員的研發時間,提高經濟效益。在生產中實現智能化,包裝、裝箱等一系列實現自動化。有效減少人力資源,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有效保證產品質量。利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實現企業信息化,對增強企業管理以及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時代對市場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過去傳統的經營方式存在區別,現代的企業經營方式具有開放式特點,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加快了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地的經濟取得聯系。企業經營中使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可以通過網絡對材料進行選擇,不是特殊情況下,減少去到實地勘察的時間,就可開展工作,而且信息化的發展,市場信息發生變化,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企業對憑著自身的發展實力以及經驗,采取對應措施,對市場做出評估,提高企業決策的正確性。而且網絡的一個好處就是,當產品發布時,通過網絡將產品信息發布,并進行銷售,這樣,世界各地即可查找企業產品,利于產品銷售。
3.2 在企業內部運作中實現信息化
企業內部的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運行效率,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并且信息化管理無論在哪一個行業實施,均會使得企業的工作流程實現規范化和高效率。同時企業信息化也是現代企業管理中追求的目標之一,對于優化企業的基礎業務和工作流程,整合企業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現內部科學信息化管理,提高企業決策的準確性,有助于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
在使用現代化管理軟件管理企業內部,全面實現管理信息化。比如,目前在企業內部管理中比較流行的一種管理軟件,名字是“釘釘”的
(下轉第106頁)
(上接第132頁)
企業管理軟件,將已讀消息和未讀消息顯示清晰,還可以進行多方通話、多端互動,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并且免費的通話工具,在團隊作業中的運用很廣。企業在此方式的管理下,可以對人員進行有效管理,便于整合各方資源,從而使得企業得到科學的規范的管理。同時,還有其他的管理系統,比如檢測支持系統、產品數據管理等,這些系統的支持均可以很好的實現企業信息化。由此可見,計算機應用技術可有效幫助企業實現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自動化,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
每一個企業結構均是由各個部門組成,信息量大,日常管理工作
復雜。要將日常管理工作處理好,就要進一步對日常管理工作做進一步的優化處理,全面提升企業的處理日常工作的效率。目前企業中使用到的計算機系統有事務處理系統等,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選擇系統軟件,輔助完成日常工作,發揮系統在處理事務中的優勢。企業中經常用到的文檔、報表等匯報工作的軟件,企業可以使用自動化處理的方式,對報表進行自動化分析,提高企業的處理日常事務的效率,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的行政運行效率。
3.3 在企業層中實現供應鏈信息化
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很快,企業要不斷的使用新時代下的經濟運行模式,這樣才不會與社會經濟相背離,才能創造更多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產品。所以,企業將計算機應用技術引入企業管理的每一個層面中。將采購、加工以及銷售實現信息化管理,不斷的完善供應鏈,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企業已經不再單純的處于封閉的狀態中,為促進發展企業均開展 供應鏈管理,供應鏈內容包括有原材料采購、運輸、存儲還有加工直到銷售,并將在最后服務于客戶,這一系列形成一條供應鏈,以及中間商和下游的客戶形成的鏈接。這一整個過程直接影響企業生產以及管理安排。因此,企業的供應鏈信息化管理同樣是企業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企業局域網絡還有數據庫、第三方的服務商等方面,目的在于將企業內部的供應、銷售還有服務進行有效整合,提升企業的應對能力。
4 結束語
總之,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利用,將至使用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對企業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有效幫助企業穩健向前發展。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單純使用計算機技術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要不斷的提升計算機應用技術,對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和促進企業信息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文勛,文金萍.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9(03):76+78.
[2]王增光.淺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電子制作,2014,6(06):151.
[3]蒲云.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6(10):139-140.
[4]鄭明偉.探討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中國新通信,2016,8(14):96-97.
作者簡介:趙紅洲(1969-),女,江西九江人,碩士,教授,從事計算機軟件及應用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