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部分企業逐漸意識到信息系統開發與實施的重要性,同時信息生態理論的發展也為企業信息系統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在開發及實施過程中應摒棄傳統只注重生產和技術的管理模式,引進以人為本的信息生態理論,建設具有生態平衡特性的企業信息系統建設,形成信息、信息環境與人三者之間協調相容的發展關系,最終推動企業信息系統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信息生態理論;企業信息系統;開發;實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3.107
企業信息系統作為重要環節,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提供重要保障。面對信息化浪潮,綠色生態意識隨之產生并延伸至社會各領域中,生態觀念日趨深入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改變傳統企業管理模式,更新傳統管理思想,建立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企業信息系統勢在必行。
1 運用信息生態理論開發企業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1)信息生態理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信息生態學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社會呈現信息生態系統的相應規律,其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實現對信息的優化管理[1]。 基于其自身的特點,信息生態學理論對社會信息進行系統把握,引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方向,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奠定理論基礎。
(2)有利于促進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與傳遞。隨著全球信息化格局的形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置身于整個信息環境之中,內部與外部的信息交流與傳遞效力直接影響到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2]。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融入信息生態學理論有利于形成信息重復利用與共享的優勢,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進而促進企業信息系統生態化運行。
2 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企業信息系統開發措施
(1)進行宏觀戰略規劃。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指導,企業信息系統的設計必須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信息系統的整體性與生態性,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對其進行宏觀規劃與設計[3]。例如在某大型企業信息系統設置過程中,考慮到部門及工作流程的復雜性,充分借鑒“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將宏觀規劃與設計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首先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將企業整體信息和信息人納入到企業信息生態系統之中,進行整體把握;其次進行部門規劃與設計,在各部門內部普及生態觀念,制定針對性較強的信息生態化子系統,并將各個部門的子系統進行有效連接,保證公司信息交流的暢通性;最后進行流程規劃與設計,將上述建立的子系統規劃建設成為具有較高生態性的信息層,并利用先進的技術判斷信息系統與企業所處的信息環境是否協調。
(2)優化企業內部信息交流途徑。在企業信息系統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信息處于不斷流通與更新的狀態,在這樣的運行下形成信息生態系統橫向和縱向發展的信息生態鏈,在信息交流與共享過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例如在信息生態系統開發過程中必須注重信息交流途徑的建立與優化,以橫向和縱向的生態鏈為基礎,結合企業的資金流、客戶流和生產流的運營情況,利用鏈條的循環性增強系統的調節能力。
(3)發揮信息人的作用。在企業傳統管理模式中,忽略了信息人的重要性。在信息生態理論的指導下,這樣的管理模式顯示出其固有的弊端,不適合信息生態環境下企業信息系統的建立,因此必須依據業務需要設定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著重發揮優質信息人的作用[5]。在企業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充分把握信息人的優質性,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其多樣性。
3 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企業信息系統實施措施
(1)創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信息系統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管理模式的影響,只有切實提高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使其與社會發展趨勢相適應,并能充分維護企業自身利益,才能夠為企業信息系統的實施奠定管理層面的基礎。企業在進行管理模式調整過程中可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創新管理理念,為企業管理注入新的因素。同時,企業適當地調整其組織結構形態,在保證業務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利用信息技術調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合理性,以此確保其更加靈活與有效發展。
(2)加強戰略部署。戰略部署是企業信息系統實施的有效保障,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做好全局把控,以有效的戰略部署保證整個信息系統的平穩有效運轉。例如在企業信息系統實施過程中加強反饋調節系統的有效運轉,定期對信息系統反饋的相關信息進行總結與分析,明確企業發展規律,結合外部信息環境的特點變革企業內部的不合理因素,從而形成良性的企業信息系統。
(3)確定適宜的企業生態位。在信息生態理論的影響下,企業為了自身的有效發展必須避免各生態因子或因素的不統一情況,在此基礎上為自身發展創造更好的空間條件。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生態位,促進各生態因子或因素的協調發展。例如可選擇區域大環境生態位,由于企業的發展受到區域范圍內的政治、經濟、自然等環境影響,因此在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自身特點,結合預期環境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生態位,同時要考慮到企業生態系統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必須著眼現實,在形成自身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生態位。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信息化浪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意識到企業信息化系統開發及實施中存在的相應信息生態問題,以信息生態理論為依托,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設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企業信息系統,在宏觀規劃的前提下注重信息生態環境下信息系統開發的作用,并創新管理模式,加強戰略部署,在此基礎上確定企業生態位,推動企業信息系統建設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龔花萍,龔怡.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企業生態系統復雜網絡研究[J].情報科學,2014(12):16-20.
[2]陳海濤,馬艷麗,陳博.信息生態系統演化研究回顧[J].情報科學,2014(02):157-161.
[3]劉捷萍,李斌寧.產業經濟發展與供應鏈金融信息生態系統建設研究[J].中國商論,2015(32):173-175.
[4]趙興晨,逯浩.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現代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經營者,2015(06):79-80.
[5]尹慧子.基于信息生態理論的網絡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16:13-15.
作者簡介:劉馨陽(1971-),女,本科,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軟件開發。